宣傳周的負面輿情還在發酵時,林薇帶著周明直奔檔案室。貼著封條的鐵柜子里,張濤的懺悔信被鎖在“初代案例”的盒子里,信紙已經泛黃,信紙邊緣因多次翻閱微微皺起。這封信是反霸凌部成立的重要契機-----十年前張濤因為長期霸凌新人被處理,在看守所寫下的懺悔信,曾經被當作“霸凌者覺醒”的典型案例。
“匿名郵件說他們現在拿著這封信做文章,肯定有問題。”林薇帶上手套,小心翼翼地展開信紙。周明打開隨身攜帶的便攜式檢測儀,藍光掃過信紙表變,在信的結尾處浮現出幾行淡到幾乎看不見的字跡,像是被人用特殊墨水寫上有刻意擦掉過。
“用光譜分析試試。”周明調整儀器參數,淡字逐漸清晰:“.......不是我一個人,檔案室的記錄被動過,他讓我頂罪.......“字跡戛然而止,最后一個字模糊成墨團,但“檔案室”“頂罪”幾個詞語像針扎進林薇心里。
十年前處理張濤案的老HR早已經退休,林薇費了好大的勁兒才聯系上他。老人在電話里沉默了很久,才嘆了口氣說到:“其實當年我就覺得不太對勁,張濤雖然霸凌新人,但是他膽子很小,沒能力篡改那么多考勤記錄和報銷憑證。可是當時的副總裁壓下了這件事,說抓個典型就好了,別查的太深入,我也就沒敢多問。”他頓了頓:“那個副總裁,后來跳槽去了歐洲的一家很大的科技公司,就是現在和你們合作的那家歐洲巨頭企業的子公司。”
這么多線索瞬間在林薇的腦海里串聯起來“當年的副總裁為了掩蓋自己挪用公司公款的事情,栽贓嫁禍給張濤,篡改檔案讓他頂罪;如今這家歐洲合作方,正是想利用張濤的懺悔信和被掩蓋的真相,抹黑反霸凌部竊取技術。之前的匿名舉報、AI偽造郵件、宣傳周上鬧事,都是連環計。“
周明連夜回復了檔案室的早期電子備份。果然在被刪除的日志里找到了關鍵的記錄:十年前有多次非授權訪問,操作人員權限指向那位已經離職的副總裁。更驚人的事情是,記錄顯示他不僅篡改了張濤的檔案,還刪除了另外三起可能牽扯到自己的霸凌投訴。
“他們想拿著掩蓋真相反咬我們一口,我們就用真相打回去。“林薇看著電腦里已經被恢復的數據,眼神堅定。團隊立刻整理證據:“張濤懺悔信的隱藏字跡鑒定報告,檔案室的原始訪問日志、老HR的證詞錄音、歐洲合作方與前副總裁的關聯證明.....周明還開發了證據可視化系統,”把復雜的證據線索做成了時間軸,讓公眾一目了然。
就在證據即將公布之時,林薇接到老鄭的電話,聲音急促:“王老板帶人堵在社區門口,說我們誣陷他父親,還威脅要砸了志愿隊的辦公室!”電話那頭傳來了爭吵聲,還夾雜這玻璃破碎的脆響。林薇握著手機,看著屏幕上即將發布的證據,突然意識到這場硬仗還沒有結束---暗處的人不會輕易認輸,他們正在從線上線下同事發難,而且下一次攻擊,可能來得更加猛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