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Chapter058竹韻匠心
書名: 她的子彈吻過他的喉結作者名: 奈淋淅雨本章字數: 2621字更新時間: 2025-08-27 17:20:00
“這次沒有復雜的規則和對抗,”導演目光掃過眾人,特意在徐珠晗臉上停頓了一下。
“考驗的是你們的耐心、專注力和對傳統手藝的尊重。希望你們能靜下心來,真正感受指尖上的傳承之美。”
任務性質的轉變讓氣氛為之一變。
林宇帆看著展示板上精美的竹編,眼中流露出興趣:“竹編?聽起來很有挑戰性,但也很有意思。”
鄒茵夢點頭:“嗯,能安靜地學點手藝真好。”
高海摩拳擦掌:“哈哈哈,這個好!我可以編個竹籠子把自己關起來!”
黃梓菱對這種需要動手和專注的事情并不排斥。
陳駿依舊沉默,但目光也投向了展示板。
楊堯拿出了他的小本子,似乎準備開始記錄。
連徐珠晗都暫時閉上了嘴,小眼睛滴溜溜地轉著,不知道又在打什么主意——是覺得這任務無聊,還是想到了什么新的搗亂方法?
分組很快確定,依舊是上次探案任務的分組,導演似乎有意維持這種微妙的平衡。
江簡和高海一組。
鄒茵夢和林宇帆一組。
黃梓菱和楊堯一組。
徐珠晗和陳駿一組。
節目組為每組都請來了一位村里的竹編老師傅。
江簡和高海的師傅是一位姓李的阿婆,年紀很大,背有些佝僂,但雙手異常靈巧,眼神溫和而充滿智慧。
她的院子里堆滿了削好的竹篾,空氣中彌漫著竹子的清香。
李阿婆話不多,只是笑瞇瞇地看著他們,用帶著濃重鄉音的普通話慢慢說:“細伢子,細妹子,莫急,慢慢來。竹子有靈性,你用心待它,它就會聽話。”
高海一開始還嘻嘻哈哈,試圖逗樂阿婆:“阿婆,您看我這手,是打籃球的,編竹子會不會太粗笨了?哈哈哈!”
李阿婆只是笑,遞給他一把已經削好的、柔軟勻稱的竹篾:“試試看,先編個最簡單的底。”
高海手忙腳亂地開始,但很快就笑不出來了。
竹篾在他手里變得異常頑劣,不是滑走就是折斷,編出來的底歪歪扭扭,松松垮垮。
他急得額頭冒汗:“哎喲喂,這比打球難多了!它不聽我使喚啊!”
相比之下,江簡的表現讓李阿婆和高海都暗自驚訝。
她并沒有立刻動手,而是先安靜地觀察李阿婆的動作,看她是如何手指翻飛,挑、壓、穿、插,一道道竹篾就聽話地交織成緊密而美觀的圖案。
然后,她才拿起竹篾,學著阿婆的樣子,指尖輕輕捻動,試探著竹篾的韌性和紋理。
她的動作起初有些生澀,但極其專注和穩定。
眼神凝在指尖,呼吸都似乎放輕了。她不像高海那樣用蠻力去對抗,而是順著竹子的特性,輕柔地引導。
很快,她編出的底雖然速度不快,卻平整、緊密,已經有了些模樣。
李阿婆看著江簡,渾濁的眼睛里閃過一絲贊賞:“妹子,心靜,手就穩。你是個有耐心的。”
江簡抬頭,對阿婆淺淺一笑:“是阿婆教得好。”她感受到一種久違的寧靜。
這種完全專注于手中簡單重復動作的過程,仿佛能滌蕩掉連日來的紛擾和算計。
竹篾的清香,指尖輕微的摩擦感,都讓她感到踏實。
高海看著江簡的成果,再看看自己那一團糟的“作品”,哀嚎一聲:“江簡,你還有什么不會的?給條活路吧!”
雖然抱怨,但他也收斂了玩笑,開始認真模仿江簡的動作,雖然依舊笨拙。
另一邊,鄒茵夢和林宇帆組氛圍和諧。
教他們的是一位中年師傅。
林宇帆學習能力強,上手很快,負責難度較大的骨架部分。
鄒茵夢心思細膩,負責更精細的編織和收尾。
兩人不時低聲交流,配合默契,進度頗快。
黃梓菱和楊堯組則是效率至上。
黃梓菱上手極快,仿佛天生就該干這種精細活,她甚至能舉一反三,提出一些改進效率的小方法。
楊堯默默配合,幫她處理材料,遞送工具,兩人幾乎零交流,但效率驚人。他們的師傅在一旁看著,頻頻點頭。
而徐珠晗和陳駿組……則再次陷入了災難片場。
教他們的是一位脾氣略顯急躁的老伯。徐珠晗根本靜不下心來,才學了五分鐘就嚷嚷著無聊、手疼、竹子割手。
她要么胡亂編織,把竹篾弄得亂七八糟然后一扔了事;要么就試圖偷懶,讓陳駿幫她做。
“陳駿哥哥,你幫我編這個嘛~你手那么好看,肯定編得也好看!”她幾乎要把身子貼到陳駿身上。
陳駿從頭到尾冷著臉,無視她的騷擾,只專注于自己手中的活計。他的動作雖然也生疏,但極其認真,一絲不茍,仿佛在完成一項精密工程。
對于徐珠晗的搗亂和抱怨,他唯一的回應就是更冷的側臉和偶爾忍耐地閉一下眼睛。
老伯被徐珠晗氣得吹胡子瞪眼,又不好對女孩子發作,只能憋得臉紅脖子粗。
第一天就在各自的竹編學習中過去了。
夕陽西下,江簡和高海向李阿婆道別,帶著半成品和滿身的竹香回到住處。
高海累得癱在椅子上:“我的老天,我這手都快不是自己的了!江簡,你怎么做到的?那么有耐心?”
江簡正在整理今天的學習筆記——她甚至簡單畫了下編織的步驟圖。
聞言,她頭也不抬地說:“只是覺得有意思。”
這種將無形想法通過雙手變為有形實物的過程,這種需要極致耐心和專注的挑戰,莫名地契合她的心性。
這甚至讓她想起了以前學習復雜舞蹈動作時,那種身體與意念高度合一的感覺。
夜里,其他人都休息后,江簡獨自一人坐在小院的燈下,就著昏黃的燈光,繼續練習白天學的編織技巧。
月光灑在她專注的側臉上,指尖翻飛,竹篾發出細微的沙沙聲,仿佛在與夜風低語。
她回想著李阿婆手上的老繭和那雙充滿歲月沉淀卻依舊靈巧的手,心中對“匠心”二字有了更深的體會。
這并非多么高深的技藝,卻需要時間的打磨和心血的灌注。
第二天,任務繼續。
江簡進步神速,已經能夠獨立完成一個中等難度的小花籃。
李阿婆甚至開始教她一些簡單的花樣變化。
高海雖然依舊笨拙,但至少能編出個像樣的杯墊了,他苦中作樂地稱之為抽象藝術。
徐珠晗依舊在作妖和抱怨中度過,幾乎什么都沒學會,還把師傅給的竹篾浪費了大半。
陳駿默默完成了一個雖然簡單但非常工整扎實的小簸箕。
林宇帆和鄒茵夢合作完成了一個精美的水果籃。
黃梓菱和楊堯則出人意料地選擇挑戰一個更復雜的竹制燈罩,并且接近完成。
鄉野竹藝展在村口的古樹下舉辦。
村民們好奇地圍攏過來,看著這些明星嘉賓的作品,發出善意的笑聲和贊嘆。
每個人的作品都擺了出來,旁邊貼著作者的名字。
江簡的花籃造型別致,編織緊密,甚至還巧妙地融入了一點李阿婆教的花樣,顯得既古樸又靈巧。
高海的抽象杯墊引來了最多的笑聲,但他自己樂呵呵的,毫不介意。
鄒茵夢和林宇帆的水果籃獲得了“最美觀”的評價。
黃梓菱和楊堯的燈罩復雜度最高,令人驚嘆。
陳駿的小簸箕被評為“最實用”。
徐珠晗的作品……那是一團勉強能看出是個圓形、但四處散著毛刺、松垮得隨時會散架的東西,她自己也嫌丟人,遠遠地躲在后面。
投票環節由村民和幾位老師傅共同進行。
最終,出乎一些人意料,又似乎在情理之中——“最具匠心獎”頒給了江簡。
李阿婆作為代表,將獎品——一套用上好楠竹制作、打磨得極其光滑精美的竹編工具——遞給江簡。
“妹子,手藝好,心更好。耐得住性子,守得住傳統,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