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爹財神,兒文曲星!
- 重生96,望父成龍
- 絕望從小很絕望
- 4038字
- 2025-08-13 23:05:47
時間飛逝,一眨眼日歷就已經跨過了九六年來到了九七年的一月。
林凡在縣城開的老干爹牌蘿卜干小店,已經穩穩當當地經營了三個多月。
當初那間略顯簡陋的鋪面,如今成了附近居民和往來路人必提的土特產店。
畢竟……肉丸本來就是土特產家家戶戶每天必吃的,然后小料是非常重要的,吃肉丸哪有不拌蘿卜干的?
林凡抓住市場空白,異軍突起自然是第一時間搶占住的市場。
哪怕啊后面有人跟著一起,想要撈口湯喝,但是大家現在就認老干爹牌。
其他的牌在他們看來都是盜版,買盜版貨可是要丟臉的。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林凡這邊已經優先注冊了商標和完整的包裝。
根本就不是那些散裝劣質包裝能夠比的。
在這三個月完成了原始資本的積累,房間后面的產房直接大變樣。
原先只能靠炭火和幾個陶缸小打小鬧,現在卻添置了好幾樣機械設備。
電動切菜機,這可是花了四千塊錢大價錢買來的,可這個大價錢讓林凡沒覺得買虧。
這東西原價是真的不低,不過因為有些國企倒閉,像這些大型器材全都降價處理,所以這才討了個便宜。
但是有這電動切菜機,每天能夠處理的蘿卜干直接上升了好幾個等級,變得非常的輕松。
這就是兒子所說的機械化的好處,果然完美的體驗到了。
除此之外,又租下了隔壁房,弄了一個烘房,加快蘿卜干脫水效率。
別到時候切了那么多蘿卜,結果全都浪費了這才比較尷尬。
除此外,還有個角壓式的封口機。
蘿卜干本身的保質期就比較長,有了封口機袋裝蘿卜干已經可以保存六個月之久了。
袋裝的蘿卜干一開始看的還是很廉價的,有了商標包裝,以及這個封口檔次那可不是上升了一級,越來越多的早餐店專門找上門,指定要買這一款蘿卜干。
有了這些設備的加持,蘿卜干由原本最初三百斤的產量已經來到了一千三斤!
這一千三百斤的蘿卜干,保留五百斤用作罐裝,剩下的八百斤全都做成袋裝。
根本就不愁賣不出去,有非常多的小賣部會專門過來進貨,直接開個三毛五的價錢,讓小賣部一包也能賺個五毛。
一袋一斤四塊錢的定價,就是屬于現階段最高端的蘿卜干產品。
如果把價格降下來,就按照林守所說的,這是自尋死路。
所以也沒有制作更便宜的蘿卜干的想法,就按照兒子心聲堅定的去執行。
即便每天能夠生產出一千多斤,但對于人口有八十多萬的陽都縣來說,那是根本就沒有到達飽和,或者應該說是差的遠呢!
不過現在的基本盤已經非常的扎實。
林凡的這間蘿卜干小廠,現在也是獲得了政策的一些小支持,可以低價在工業園租一個小廠。
但是現在就算租了場,擺在明面上的一個問題就是設備,這就需要不斷攢錢然后擴大這個規模。
林凡沒有猶豫,大手一揮就簽署了工業園租賃合同,以一年七萬直接租下了一間一千平的廠房。
這個價格其實是低于平均標準的,哪怕是貧困縣一千平的廠房,每一平都需要三毛到四毛,按照這么算一年下來最少都要十二萬。
畢竟現在這個階段,縣城是樂于見到更多的實體產業出現。
這就代表著更多的稅以及就業崗位,全都是政績。
到后世同樣也是這樣,會給不少政策上的支持,但是卻沒有現在這么大力度和這么夸張
林凡靠著這一千多斤的蘿卜干,店鋪收入一天能夠穩定在八百,袋裝制作出來基本上都是被定沒的。
一天的營收能夠接近四千塊。
當然規模擴大也是多招了兩個工人。
支出其實就是材料成本,房租水電,這個才是比較大的大頭。
而兩個工人的工資,趙洪和李博的提成,算是灑灑水,畢竟他們賣的越多自己賺的就越多,所以這個工資發的越多林凡也是可以接受的。
但即便這樣,一天穩定的凈收益都是在三千以上!
對于如今的林凡來說,那可相當的意氣風發,一個月能賺八九萬!
對于普通人來說,這是想都不敢想碰瓷都不敢碰的存在,畢竟縣城里的工人一個月才賺三百塊,農民就一百多這個差距簡直大到難以想象。
說句真不夸張的話,哪怕你去搶銀行你一次也搶不到八萬,至于第二次第三次那你就不用問為什么沒有機會了。
不過林凡并沒有因為現在賺的錢多就亂花錢,他可是知道后續要用錢的地方可就太多。
必須得攢錢,然后建筑政策資源在工業園開一個專門生產蘿卜干的小廠,而不是現在小打小鬧。
林凡可是非常的有野心,陽東縣可滿足不了他,尤其是兒子給他畫的一片宏偉藍圖。
如果真把蘿卜干賣到全國各地……
那可真的相當的有成就感。
但一千多斤肯定是不夠的,所以需要更多的設備和更大的地方。
以現在的盈利能力,四五天就可以買一套設備,再加上工業園已經開廠,就以這個補充設備的速度,算是徹底把雪球給滾起來了。
錢就是這樣,當滾起雪球來收益會非常的恐怖。
一個月之后,林凡的廠房已經初具規模。
整整有三臺切片機,以及高壓噴淋清洗線,這一套設備可是花了兩萬多拿下的,搭配上脫水設備杠桿式液壓機,原材料的清理速度已經來到一個超乎想象的程度。
腌制容器則是專門制造了水泥腌制池。
然后專門做了一個房間,是用來建風干設備的。
簡單的說就是有,簡易熱風爐以及風機風道組成,搭配上多層晾曬架,效果非常不錯,原本自然風干要三五天,而現在就只需要四五個小時就可以了。
這一套弄下來可是要四萬多,錢不夠林凡還去找銀行代了二十萬。
以現在的賺錢速度,二十萬其實也就是四五個月,更別說還有政策支持,所以銀行這邊放款的速度非常快。
然后針對兩個版本的蘿卜干同樣是買了封口器。
這種機械自動化,每天都可以產出三千多斤的蘿卜干,這需要一萬斤的原材料,畢竟蘿卜水分非常充足,這就需要更加穩定的蘿卜干貨源,市場已經完全滿足不了了。
……
高壓噴淋清洗線水流激蕩,沖刷著成筐的蘿卜,在三臺切割機的嗡嗡工作之下,干凈雪白的蘿卜全都被切成了小條碎塊。
巨大的水泥腌制池里,已經鋪上了一層厚厚的蘿卜條,而隔壁的烘房里,風機和炭火熱浪翻滾,將脫水效率提升到了極致。
林凡站在廠房中央,看著眼前這初具規模的生產線,臉上既有自豪,也有一絲揮之不去的焦慮。
現在產量上不去,主要還是原材料不夠,這是非常頭疼的一件事情。
林守看著這么大規模的一間廠,也不由感慨老爹真給自己一個大驚喜。
這三個月沒怎么見,連這東西都建起來,未免也太厲害了!
按照現在的情況,一天應該能賺個七八千了吧?
一個月輕輕松松二十多萬……
九七年中旬網吧在一線城市就已經比較火了。
如果能夠囤到足夠的資金,就可以去帝都魔都開網吧。
這個來錢速度,可比現在的蘿卜干來錢快的多。
不過現在一臺電腦都要兩萬多,性價比還是不高,最好的進場時間還是明年……最好九八年就去魔都開網吧,那這個錢可真的是大把大把的開始撈。
因為在那個時候游戲也越來越多,同樣經濟比較平穩,通貨膨脹也結束了,工資開始區域穩定。
“林老板,今天送過來只有六千斤的蘿卜……如果還不能維持穩定的話,一個星期之后就要停產了。”王春生從倉庫那邊跑過來,皺著眉頭說道。
王春生是負責倉庫那邊的管理員,記賬,點貨管理的井井有條,還是非常有能力的。
讓林凡很的省心,同樣也給了一筆現階段很高的工資,六百塊一個月,哪怕精英行業比如一般的金融工作人員的工資都沒有他高。
【這個簡單,原材料不夠現在找政府,讓他們幫忙通知一下工業園這邊收蘿卜,縣城的農民肯定很樂意把蘿卜賣給我們。】
【我們去收集散戶的蘿卜是非常困難的,但是政府就很簡單。】
林凡聽到兒子的心聲不由眼前一亮。
這確實是一個辦法。
畢竟政府的能量可比自己大的多。
要是自己一家一戶去收,效率低下就算了還吃力不討好。
“嗯,原材料這個事情可以解決,通過政府的路子去收散戶的蘿卜,通知李博去處理。”
林守愣了。
【老爹變化也太大了……居然這么快能夠想到解決的辦法。】
林凡在心里暗爽著。
“以后有的是你驚訝的,現在才哪到哪。”
然后朝林守揮了揮手。
“小守,這個學期直接去上五年級沒有問題嗎?要不上完三年級,下個學期跳去五年級吧?畢竟你現在才六歲……”
林守此刻露出天真無邪的模樣:“爸你放心肯定沒問題的,三四年級的東西實在是太簡單了,在課堂里做感覺有點浪費時間,五年級上學期的書我也翻了,也沒什么問題,下學期就可以直接上五年級了,反正我還小,如果不行的話再調回來。”
看著林守這副模樣,林凡不由得覺得好笑,他現在滿腦子都想著跳級跳級,看樣子是真被小孩弄煩。
仔細想想要是換成自己……似乎也是接受不了。
林守現在在東龍村可是非常有名氣,就跟林凡把蘿卜干工廠做大有一定的關系,村里的人都會給予一些關注。
然后林凡在班上展現出來的學習能力更是讓他們驚訝。
去年九月,六歲的林守上一年級。
結果開學不到一個月,他就把一年級的課程“學”了個通透,李老師驚為天人。
然后說二年級的內容也是完全會的,經過測試,直接跳到了二年級。
這還沒完,剛過完元旦,也就是上學期末,他又以滿分的成績通過了三年級的摸底考,硬是在這學期開學,插班進了三年級教室,成了班里年紀最小個子最矮的學生。
在這個情況下,已經讓村里的人驚訝到話都說不出來。
村頭時不時都有人開始談論。
說林守是文曲星下凡,林凡就是財神爺。
一家人都是天才,賺錢賺的瘋一個讀書讀的厲害,真是讓人羨慕的話都說不出來。
林凡現在出去談什么東西也不少人會專門提到林守。
說生了一個好兒子……
李博當天就去了農業局以及扶貧辦,回來的時候滿臉笑容。
確實一路綠燈政策開道。
主要是這個三方得利,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林凡的老干爹蘿卜干廠發展勢頭很猛,潛力無限,只要得到原料的生產,會繼續快速發展。
農民的蘿卜在地里有了穩定的收入,至于種蘿卜多的更是有奔頭。
縣里得了一個穩定發展的企業,帶動一部分人脫貧。
在這種情況下是真沒有理由可以拒絕。
在扶貧辦和農業局的強力推動下,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迅速飛遍陽都縣的田間地頭。
“聽說了嗎?縣里搞了個蘿卜工程,老干爹廠子按兩毛一斤收蘿卜。”
“兩毛?!真的假的?往年堆成山也就幾分錢……”
“當然真的!扶貧辦黃主任親自說的,在鎮上設點收。”
“那敢情好,我家還有半畝冬閑地,趕緊種上蘿卜。”
“我家也是,種蘿卜比閑著強多了。”
各個鄉鎮的農技站熱鬧起來,領取蘿卜種子的農民排起了長隊。
縣農業局的技術員下到田間地頭,指導選種、育苗、田間管理。
原本在冬天閑置的農田都紛紛種起來了。
幾天后,第一批由縣里協調組織的、滿載著新鮮蘿卜的卡車就開進了工業園老干爹廠區的原料倉庫。
接下來可以說是沒有任何后顧之憂,直接開啟了全力生產模式。
終于……日銷破了一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