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年歷335年(心語三年),余縣在經過短短三年的不斷發展中,從一個縣升為了一個郡--余郡。而這則得歸功于林安的合理政策與正確的統治。
現在的余郡,有幾千戶人家,錢,糧更不用說了,那是成千上萬啊,林安表示,如果在正常情況下(指沒有戰亂,劫糧等意外),用上幾年毫無問題,甚至用不完根本用不完。林安知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所以林安對錢糧特別重視,以錢糧為本,著重錢糧的發展。
其次便是兵馬了,目前已經有兩萬五千人了,林安分為了五個兵種:炮兵,輕騎,重騎,醫療兵,步兵。每個兵種差不多都有五千兵馬。其中林安著重發展的就是輕騎兵。輕騎兵基本上可以達到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成就了。可能有些夸張,但絕對不會比這個成就弱多少。并且林安還有一個秘密軍隊,他稱其為“八卦八門軍團”。其中一共有十六支部隊,分別為:乾字軍,坤字軍,艮字軍,兌字軍,坎字軍,離字軍,震字軍,巽字軍,這是“八卦八門軍團”中的“八卦軍團”;休字軍,生字軍,傷字軍,死字軍,景字軍,杜字軍,驚字軍,開字軍,這是“八卦八門軍團”中的“八門軍團”。這些軍隊也很厲害,擅長布陣,術法等。
林安又開始招賢納士,共得一下幾名賢士:許平,褚安,呂尤,尹里,辛錄(將軍);龐正,周諦,諸葛游,顧迪聽(謀士)。林安還招募到一個人,那是他最滿意,最重用的韓俊。韓俊可以算是“馬上能殺人,馬下能治國”的人物了。林安甚至與韓俊拜了把子,稱兄道弟。林安為兄,韓俊為弟。
此時,林安覺得自己已經有起義的實力了,雖然兵馬可能會少點,但可都是精兵啊,正所謂“兵不在多,而在于精”。就等著一個合適的時機了。就是在等華朝再次失去人心,朝政腐敗了。
華年歷340年(心語八年),林安等待的時機……到了。華朝內部混亂不堪,皇帝更是多日不上朝,而奸臣當道,為皇帝送去很多美女。使皇帝終日沉迷于在后宮尋歡作樂,不理朝政。
林安在余郡郡長府把玩著一個精美的瓷瓶。這時,一個隨從走了過來:“報~韓俊先生求見。”林安點了點頭:“嗯,進。”不多時,一名玉樹臨風,氣質高雅的男子走了進來,微微躬身:“主公,依在下看來,時機已經到了。”林安嘴角微揚:“要不說韓弟聰慧呢,吾也是這么想的。看來是‘英雄所見略同’啊。通知下去,準備準備,獨立。”韓俊點了點頭:“是,屬下領命。”
第二日,一則消息傳開:余郡獨立了!
林安率一萬兵馬,直取新州最重要的地方珞郡,珞郡盛產鹽,鐵等重要物資,如果把珞郡拿下,那么整個新州都不會好過。
也就是打著這個算盤,林安才會選擇攻打珞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