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嬋玉和嬋一在性格上天差地別。
嬋玉更像是夏天,熱烈;而嬋一更像是冬天,凜冽。
爸爸媽媽對于嬋玉的出生有著復雜的情緒,這在前面也提到過。
爸爸媽媽很愛自己的孩子,但是在重男輕女的大環(huán)境的裹挾下,爸爸媽媽在見到小嬋玉時第一反應是喜悅,因為是一個小生命的誕生,但是第二反應是有些遺憾,因為是個女孩子。
嬋一曾經(jīng)跟我說過,媽媽轉(zhuǎn)述過一些奶奶對媽媽講過的一些話,她聽后心情很復雜,但是沒有傷心。
因為嬋一的生日是在農(nóng)歷的十月十八號,所以奶奶對媽媽說:十月十八,不是傷就是疤。
媽媽吐槽完又添了一句:我不覺得女孩有什么不好,我很討厭你奶奶這樣說,小嬋一你一定要好好讀書,爭氣一點給她們看看。
小嬋一現(xiàn)在在讀研。
小嬋一一直覺得自己有病,一種叫做情感淡漠的病,她總是會從情境中抽離出去,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分析事情發(fā)展到此境地的原因。
能感受到父母的愛,但是又無法做出愛的反饋,因為總是會覺得這是表象不值得信任,同時又覺得愧疚,因為覺得自己辜負了父母的愛。至于這種病的問診,估計要等到嬋一有時間去自學心理學才能揭曉答案了。
關(guān)于嬋玉,爸爸媽媽曾經(jīng)差點做出離經(jīng)叛道的一個決定,那就是,想要把嬋玉換掉,換成男孩子。
嬋一和嬋玉相差六歲,嬋一出生后奶奶看媽媽愈發(fā)不順眼,爸爸工作的上升期認識了一個比較好的領(lǐng)導,二人私交也不錯,彼時領(lǐng)導的妻子也在生產(chǎn),而且領(lǐng)導家和嬋一家情況恰恰相反,但需求又偏偏契合,領(lǐng)導家的頭胎是兒子想要二胎生個女兒湊個好字,而偏偏不巧,領(lǐng)導二胎是個兒子,于是在一次吃飯時,領(lǐng)導跟爸爸提出--不如我們把兩個小的換一下?
此后,這個想法盤踞在爸爸的腦海,但是最后,爸爸媽媽還是拒絕了。
但是,小嬋一知道這件事,小嬋玉后來也知道了,她們同時知道的,是媽媽說漏嘴了,小嬋一對六歲之前的事情沒有任何記憶。
嬋一覺得知道這件事可能也是嬋玉討厭爸爸的主要原因之一。
媽媽是個話癆,經(jīng)常會說漏嘴一些事情。
媽媽偶爾會憶往昔,聊起來嬋一小時候的故事,會提起一段有關(guān)嬋一的沒有爸爸的童年故事,嬋一表示沒有任何印象,因為都是在六歲之前。
媽媽說,之前借錢急用,沒有及時還上,爸爸出海去大連賺錢,基本不回來,有一次債主來要債,把家里一切都給砸了,推搡間,用酒瓶子把小嬋一的頭給砸出血了,然后債主嚇跑了,最后小嬋一去醫(yī)院縫了幾針。
媽媽表示:沒想到現(xiàn)在一點也看不出來。
嬋一表示:沒有任何相關(guān)記憶。
嬋一一度懷疑就是這一瓶子給她砸失憶了。
我聽后也覺得是這樣。
后面的事情嬋一至今沒有捋明白,只記得爸爸是突然出現(xiàn)的,爸爸工作是突然轉(zhuǎn)變的,家也是突然搬進小區(qū)的,一切都沒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關(guān)于嬋玉,嬋一一直在嘲笑嬋玉的事情就是嬋玉玩過粑粑。
那時候媽媽出門,把還在學步車里的小嬋玉交給小嬋一,但是小嬋玉從小脾氣火爆,做任何事情都不讓人管著,于是當小嬋一意識到小嬋玉在學步車里拉完粑粑想要給小嬋玉換尿不濕的時候,小嬋玉死活不想離開學步車,并伴隨著大哭,嬋一一撒手就停止的那種。于是嬋一就懶得管她了,樂得清閑。
但是,萬萬沒想到,安靜了片刻的嬋玉,在學步車里,挖起了自己的粑粑,等小嬋一發(fā)現(xiàn)的時候,小嬋玉已經(jīng)在學步車里把三面墻涂上了她金燦燦的粑粑......
嬋一說那時的她已經(jīng)震驚到說不出話了,只希望媽媽快點回來。
現(xiàn)在想想,媽媽那時候好牛,看到滿屋狼藉外加一個吃粑粑的小娃娃,竟然能淡定收場,只是問了我一句,怎么沒制止妹妹,嬋玉回憶說。
你咋說的?我有點好奇。
我看到的時候懵了一會兒,想要制止的時候她已經(jīng)把手塞嘴里了,嬋一回憶。
哈哈哈哈哈哈然后呢?
我媽媽爆笑。
好吧,我也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