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新朝第一旨
- 貶為賤籍?我轉身帶百萬兵臨城下
- 悟能君
- 2024字
- 2025-08-12 12:36:28
開元元年,秋。
距離那場驚天動地的登基大典,已經過去了整整一月。
京城的血腥味早已被秋風吹散,但那一日,新帝楚瀾立于天壇之上,向天下宣告“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鐵血誓言,卻如烙印般,深深地刻在了每一個人的心中。
舊的權貴階層,在那場由女王親自操刀的清洗中,被連根拔起,灰飛煙滅。
取而代之的,是一批由新任丞相沈牧云,從翰林院、六部、乃至地方州府中,破格提拔上來的新銳官員。
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是家世清貧、懷才不遇的寒門子弟,對給予他們施展抱負機會的女帝陛下,充滿了狂熱的崇拜與絕對的忠誠。
一個嶄新的、充滿了勃勃生機的權力核心,已然形成。
然而,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風暴,還未降臨。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著這位以鐵腕著稱的女帝,為這個剛剛誕生的“華”朝,點燃第一把火。
這把火,終于在開元元年的第一次大朝會上,被點燃了。
太和殿內,文武百官分列兩側。
與前朝那死氣沉沉、暮氣昭昭的氛圍不同,此刻的朝堂之上,洋溢著一種銳意進取的激昂。
楚瀾一襲玄色龍鳳帝袍,端坐于高臺的御座之上。
她沒有戴那沉重繁瑣的帝冠,僅用一支簡單的鳳釵將長發束起,整個人顯得威嚴而又干練。
她的目光,平靜地掃過階下百官,那眼神,讓每一個人都下意識地挺直了脊梁。
“眾卿,平身。”
清冷的聲音響起,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謝陛下!”
百官起身,大殿之內,鴉雀無聲,靜待著女帝的訓示。
“朕自登基以來,日夜思慮,何為國之根本。”
“思來想去,無外乎八個字——民為邦本,本固邦寧。”
“然,縱觀前朝,土地兼并,豪強橫行。富者田連阡陌,窮者無立錐之地。百姓終年勞作,卻食不果腹,衣不蔽體,最終流離失所,淪為盜匪。此,乃取亂之道,亡國之兆!”
她的話,擲地有聲,讓那些出身寒門的官員們,感同身受,眼中燃起了激動的火焰。
而幾位前朝留下來的、在新一輪清洗中僥幸保住官位的老臣,則是眼觀鼻,鼻觀心,額頭上,已經開始滲出細密的冷汗。
他們預感到,女帝的刀,要出鞘了。
“丞相,沈牧云。”
楚瀾的目光,落在了百官之首的沈牧云身上。
“臣在。”
沈牧云立刻出列,躬身行禮。
他今日身著一品麒麟官袍,身姿挺拔,面容俊朗,眉宇間滿是沉穩干練。
與幾年前那個在靖安侯府退婚的狀元郎相比,早已判若兩人。
“朕命你,即刻頒布新朝第一道國策——《開元均田令》!”
楚瀾的聲音,陡然變得凌厲!
“凡前朝查抄之田畝,凡無主之荒地,盡數收歸國有!”
“而后,以戶為單位,按人頭重新分配于天下萬民!男丁一人五十畝,女子二十畝!凡我華朝子民,皆有其田!”
“為鼓勵開荒,凡新墾之田,五年之內,免除一切賦稅!”
“為確保國策推行,朕決定,成立‘均田司’,由你親自督管。凡地方之上,有世家豪族、鄉紳地主,膽敢陽奉陰違,阻撓均田者……”
楚瀾的眼中,殺機畢露!
“——以叛國論處,殺無赦!”
轟!
這道旨意,如同一道九天驚雷,在太和殿內轟然炸響!
那些新晉的官員們,一個個激動得滿臉通紅,身體都在顫抖。
均田!
這是自古以來,多少仁人志士夢寐以求,卻又從未真正實現的千秋偉業!
一旦此策功成,女帝陛下的功績,將超越三皇五帝,成為萬古第一圣君!
然而,那幾位前朝老臣,卻是如遭雷擊,臉色瞬間慘白如紙。
一名須發皆白的老臣,官拜禮部尚書,顫顫巍巍地走了出來,跪倒在地,老淚縱橫。
“陛下,萬萬不可啊!”
他以頭搶地,聲淚俱下,“自古以來,祖宗田產,神圣不可侵犯!此乃人倫之綱常,立國之基石!陛下今日強行均田,雖能得一時之民心,卻動搖了國本,亂了天下之秩序啊!”
“此舉,無異于從天下士紳身上,剜肉割血!他們是國之棟梁,是朝廷的根基,一旦他們心生怨懟,天下,必將大亂啊!請陛下三思,收回成命!”
“請陛下三思!”
立刻,又有幾名與地方士族有著千絲萬縷聯系的官員,跪倒在地,齊聲附和。
沈牧云見狀,冷哼一聲,上前一步,朗聲道:“王尚書此言差矣!”
他的目光掃過那幾名跪地的老臣。
“敢問王尚書,何為國本?是那些囤積居奇、魚肉鄉里的鄉紳豪強,還是那千千萬萬食不果腹、甚至易子而食的黎民百姓?”
“你口中的‘國之棟梁’,在前朝北境淪陷、國難當頭之際,不思為國分憂,反而大發國難財,侵占流民之田,可曾想過‘天下秩序’?”
“你口中的‘朝廷根基’,在前朝國庫空虛,連軍餉都發不出之時,家中金銀堆積如山,卻不愿捐出一分一毫,可曾想過‘天下大亂’?”
沈牧云字字誅心,如同刀劍,將那幾名老臣駁斥得體無完膚,面紅耳赤,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夠了。”
御座之上,傳來楚瀾冰冷的聲音。
她緩緩站起身,居高臨下地俯視著那幾名跪地的老臣。
“朕的華朝,根基,是天下萬民,不是你們這些腦滿腸肥的士族門閥。”
“朕再說一遍,《開元均田令》,即刻推行。”
她頓了頓,聲音殺氣四溢。
“誰敢阻撓,朕,就先滅了他滿門!”
“另外,朕還有第二道旨意,要一并宣布。”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如果說,《開元均田令》是一道劈向士族門閥經濟根基的驚雷,那么楚瀾接下來的第二道旨意,便是要將他們賴以為生的精神支柱和權力來源,徹底砸得粉碎!
“傳朕旨意!”
楚瀾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中回響,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