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慶國國師
- 慶余年修到凡人妙音門
- 法斗不碼字
- 2146字
- 2025-08-15 00:02:00
見殿下無人回應,
慶帝看向了太子,抬手一指:“李承乾,你是儲君,用你儲君的眼光來分析分析此事。”
“是,陛下!”太子拱手,心中卻在罵娘。
倒是旁邊二皇子,看到太子接手這個燙手山芋,忍不住竊喜。
太子道:“兒臣以為,此事不妥,顧大宗師開道收徒,京都必定成為慶國的武者圣地,而武夫向來行事魯莽,到時候武者齊聚京都,怕是會擾了京都治安。”
等李承乾說完,旁邊李承澤露出個不屑的眼神。
太子就是太子,避重就輕的本事爐火純青,大家心知肚明的事只字不提,扯什么武夫治安。
慶帝對李承乾的回答算是意料之中,但并不滿意,道:“那按你的意思,朕應該駁了顧大宗師,為慶國培養武道力量的忠義之舉?”
“兒臣并非此意,顧大宗師為國之心自當贊頌,武者雖大都魯莽不理,但其強勁的能力卻是世人皆知,若我慶國能培養出大批武者,國力勢必再上新高。兒臣認為,這道要開,只是不適合在京都開,可擇四境邊軍其一開道,以武練軍,不失為優選。”
李承乾說完,朝下不少朝臣微微點頭。
在邊軍開道確實是個上策,既允了大宗師的開道請求,又能以邊軍限制限制大宗師。
對于李承乾的回答,慶帝沒有表達意見,而是將目光看向了二皇子李承澤。
李承澤都準備抬手行禮了,卻看到慶帝目光從他身上一掃而過,最終看向了林若甫。
慶帝道:“顧大宗師的請奏是林卿送來的,想必林卿與顧大宗師私交匪淺,作為慶國多年的百官之首,以及顧大宗師親近之人,林卿對于此事,怎么看?”
面對慶帝的問題,
林若甫先是拱手行了一禮,回到:“稟陛下,草民一介布衣,只是轉遞請奏,不敢妄論國之要事。”
幾乎是林若甫提到布衣二字之時,慶帝就已經不耐煩的轉走了目光,他看向了坐著輪椅的陳萍萍,等林若甫說完,無縫銜接到:“陳院長,你怎么看?”
陳萍萍笑了笑:“既然顧大宗師有心為慶國培養武道力量,老臣覺得,應當支持。”
他沒有說理由,只是表達了態度。
又或者,在給慶帝鋪一個臺階。
果然,
他說完,慶帝即道:“朕與陳院長看法一致,大宗師者,大都閑云野鶴無心國家政事,難得顧大宗師有為國之心,朕應該支持,朝廷應該支持。”
慶帝說完,朝下眾人神色再變。
聽到慶帝的話,太子心中有種被坑了的感覺。
虧他還兩頭不得罪,提出了個折中的提議。
朝上,慶帝說完,突然震聲又道:“擬旨,冊封顧青銘為國師,享一品待遇,籌建國師塔為傳道之所,另,即刻恢復林若甫相位,任國師塔籌建督辦。”
..............
..............
午時,一隊宣旨太監來到顧府,
顧青銘沒有露面,而是讓洪竹代領。
等旨意宣讀完,府中藝伎激動地相擁歡舞,更是有好幾個喜極而泣。
顧府變國師府,一品府邸,他們這些曾經被人嘲辱的藝伎,今后誰還敢低看?
“顧哥,宣旨的人走了,又有好些官員遞來了拜帖。”
等宣旨太監離去,洪竹來到了顧青銘屋中。
“不見!”顧青銘道。
此前他做的事,慶帝雖沒有追究,但也沒有明確態度,所以這些人哪怕有攀附之意,也不敢實施。
自昨日朝會賴名成因他的木牌死里逃生,慶帝的態度算是明晰了起來,那就是在慶帝眼中,顧青銘比皇宮、洪公公,比上千訓練有素的禁衛還重要。
不光是重要,甚至慶帝還有些忌憚。
不少朝廷官員意識到這一點,昨日散朝后就遞了拜帖。
現在慶帝又封他為國師,無疑算是徹底擺明了態度,原本還有猶豫的人,也在今天有所行動。
他倒不是反感這些人的功利,相反,趨利避害是人的本性,他也認同這種做法。
但他沒有迎合這種接觸的必要,慶國官場,要么是太子的人,要么是老二的,要么是慶帝是李云睿是陳萍萍的人,他能使喚動的,見不見,都能使喚。
..............
此后幾日,京都中兩件事在民間頗為熱鬧。
第一件,是顧青銘出任慶國國師,朝廷大力修建國師塔,顧大宗師將開道收徒,且收徒只問天賦不看出身的消息傳遍四方,天下武者,無不興奮。
另一件,則是春闈臨近,無數學子從各地匯聚京都,大街上隨處可見研讀學子,文學之氣,盛況空前。
兩件事的摻雜下,京都城人心高漲,沸騰之景久久不見停歇。
不同于京都城的熱鬧,顧府倒是難得平靜。
這幾日顧青銘幾乎就沒出過屋,全在修煉和修人中渡過。
效果也很明顯,他現在修煉到了煉氣一層圓滿,距離二層只差臨門一腳。
又過幾日,
李承澤來了顧府。
自那日謝必安送來百美圖鑒,李承澤便沒來過顧府,甚至顧青銘出任國師都沒來道喜,今日突然登門,應該是關于那個天生自帶蘭香的女子有信了。
“讓他在前廳等我吧!”
聽到桑文稟告,顧青銘吩咐一聲,推開了身上紅鸞,伸腿下榻,雙臂一張,榻上紅鸞與其他藝伎趕忙為他更衣。
來到前樓,剛踏入大廳,李承澤前迎而來。
“顧先生,總算是見著你了,近一旬未見,我這心里......”
“殿下不必客套,說正事吧!”顧青銘看向了李承澤身后的謝必安。
“是!”
李承澤側身,給謝必安騰了個身位。
謝必安會意,說到:“顧先生,我去了一趟南詔,那人確有蘭香,為防是用了熏香之類外物,我暗中查訪了下,確為天生。”
謝必安說完,李承澤接話道:“顧哥,此人在南詔頗具盛名,強擄不妥,我覺得,若有朝廷交涉.......”
“沒這么麻煩!”顧青銘打斷:“以我的名義去信南詔皇室,就說我有意收此女為徒。”
“好!”李承澤一拍手:“如此一來,名正言順。”
南詔雖然是慶國的附屬國,但畢竟天高皇帝遠,就算朝堂交涉,難免南詔不會陽奉陰違搞小動作,但若是以顧先生的名義,那就完全不一樣了。
有親近大宗師的機會,南詔是求之不得,定化被動為主動。
“那個……顧先生......”
南詔那個道元體的事敲定,一旁,謝必安出言,有些欲言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