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報》編輯部空調開得太足,林小諾搓了搓冰涼的手指,盯著電腦屏幕上又一次被標滿紅色批注的文檔。入職三周,她的每篇稿件都被李主編改得面目全非,今天這篇關于社區老年活動的報道已經是第五次返工。
“小林,“李主編的聲音從背后傳來,嚇得她差點從椅子上跳起來,“你寫的這是新聞報道還是小學生作文?誰關心這些老人跳廣場舞時穿什么顏色的衣服?“
林小諾低頭盯著自己嶄新的筆記本:“我只是想寫得生動一些...“
“新聞要的是事實和數據,不是你的文學創作。“李主編把一疊資料扔在她桌上,“重寫,下班前交。“
辦公桌對面的實習生王蕊投來同情的目光,等李主編走遠后,悄悄推過來一杯熱咖啡:“別往心里去,她對誰都這樣。“
林小諾勉強笑了笑,啜了一口過甜的速溶咖啡。實習生活和她想象的完全不同——沒有激動人心的采訪,沒有深入社會的調查,只有無窮無盡的社區瑣事和永遠不滿意的主編。她打開手機,屏幕上還留著早上周予發來的消息:“今天順利嗎?晚上給你帶夜宵?“
她猶豫了一下,回復:“可能要加班,別等了。“發完又覺得太過冷淡,補了個哭臉表情。
周予很快回復:“那我晚點去接你,別太累。“后面跟著一個擁抱的表情。
這簡單的回復讓林小諾眼眶發熱。自從上次雨中和好后,周予變得格外體貼,每天都會詢問她的實習情況,盡管他自己也正忙于準備全國大學生文學比賽。
“小諾!“王蕊突然用氣聲喊道,指了指門口。
林小諾抬頭,看見周予站在編輯部玻璃門外,手里拎著兩個塑料袋,正沖她眨眼。他穿著簡單的白T恤和牛仔褲,在一群西裝革履的記者中顯得格格不入卻又莫名耀眼。
“你怎么來了?“林小諾小跑出去,又驚又喜。
“猜你今天又沒吃午飯。“周予晃了晃手中的袋子,“你最愛的那家牛肉面,還有冰鎮酸梅湯。“
他們找了個小會議室坐下。周予熟練地拆開一次性筷子,磨掉上面的木刺才遞給林小諾:“主編又為難你了?“
“嗯。“林小諾埋頭吃面,突然覺得委屈得想哭,“她把我寫的東西全改了,說像小學生作文。“
周予的手頓了一下:“給我看看原稿?“
林小諾調出文檔遞給他。周予認真讀完后,眉頭漸漸皺起:“我覺得寫得很好啊,那些細節讓報道有溫度。現在報紙上全是干巴巴的數據和官方發言,誰愛看啊?“
“李主編說新聞不需要文學性...“
“胡扯。“周予難得地嚴肅起來,“最好的新聞從來都是故事。你看《冷血》和《廣島》,不都是文學作品嗎?“
林小諾怔怔地看著他。在陽光的照射下,周予的側臉線條分明,眼睛里閃爍著一種她很少見到的堅定光芒。這一刻的他,與平日里那個散漫隨性的文學院學生判若兩人。
“怎么了?“周予注意到她的目光,表情又恢復了平時的溫和。
“沒什么。“林小諾搖搖頭,心里卻有什么東西輕輕動了一下,“就是...你剛才說話的樣子很帥。“
周予耳根泛紅,低頭猛吃了幾口面:“快吃吧,面要涼了。“
送走周予后,林小諾回到工位,發現王蕊一臉八卦地湊過來:“那是你男朋友?好帥啊!“
“嗯。“林小諾不自覺微笑起來,突然有了重新面對那篇稿子的勇氣。
那天晚上,她沒有完全按照李主編的要求修改,而是保留了一部分自己認為重要的細節。交稿時,李主編掃了一眼,意外地沒有大發雷霆,只是淡淡說了句:“比之前強點。“
這個小小的勝利讓林小諾走出報社大樓時腳步輕快。周予果然等在路邊,看見她便迎了上來:“怎么樣?“
“過關了!“林小諾忍不住撲進他懷里,“謝謝你今天的午餐和鼓勵。“
周予緊緊抱住她,下巴抵在她發頂:“我就知道你能行。“
夏夜的風帶著白天的余溫,他們牽著手慢慢走向地鐵站。林小諾突然想起什么:“對了,你的比賽作品交了嗎?“
“昨天寄出去了。“周予的語氣輕松,但林小諾感覺到他的手微微收緊,“不過別抱太大希望,參賽的都是各校的尖子。“
“你也是尖子啊。“林小諾捏了捏他的手指,“我看過你寫的東西,真的很棒。“
周予沒有回答,只是把她的手握得更緊了些。路燈下,他的側臉忽明忽暗,林小諾隱約察覺到他平靜表面下的不安,卻不知該如何安慰。
這種不安在三周后得到了解釋。那天林小諾正在整理采訪錄音,手機突然瘋狂震動起來。屏幕上連續跳出十幾條消息,全部來自大學同學群,內容出奇地一致:
“小諾!!!你男朋友得獎了!!!“
“全國大學生文學獎一等獎!!“
“天啊周予太牛了!!“
“學校官網都發公告了!!“
林小諾的手指顫抖著點開同學發來的鏈接。L大官網首頁赫然掛著大紅橫幅:“熱烈祝賀我校文學院周予同學榮獲第十二屆全國大學生文學創作大賽一等獎“。
她立刻撥通周予的電話,卻聽到對方已關機的提示。整個下午,林小諾坐立不安,工作頻頻出錯,連李主編的訓斥都左耳進右耳出。下班時間一到,她就沖出了辦公室。
周予不在宿舍,不在圖書館,也不在他們常去的任何地方。直到天色完全暗下來,林小諾才在文學院頂樓的露臺找到他。周予獨自坐在陰影里,腳邊放著幾個空啤酒罐。
“你在這啊。“林小諾松了口氣,走過去坐到他身邊,“怎么不接電話?大家都在找你。“
周予抬起頭,眼睛亮得異常:“我也剛知道消息,手機沒電了。“他舉起一個罐子,“喝嗎?“
林小諾接過啤酒,小心地抿了一口:“你不高興嗎?這是天大的好消息啊。“
“高興,當然高興。“周予的聲音有些飄,“只是...有點不真實。“他轉向林小諾,眼神復雜,“我爸打電話來了。“
林小諾屏住呼吸。周予很少提起家人,她只知道他父親一直希望他學法律,對他選擇文學專業極為不滿。
“他說什么了?“
“說...為我驕傲。“周予苦笑一聲,“三年了,這是第一次。“
林小諾輕輕握住他的手。夜色中,周予的輪廓顯得格外清晰又格外脆弱,像一尊隨時會碎裂的石膏像。
“他讓我考慮畢業后去作協工作,或者留校任教。“周予繼續道,“說這些才是'正經出路'。“
“那...你想做什么?“
周予沉默了很久,久到林小諾以為他不會回答。最終他輕聲說:“我想寫東西,寫真實的東西。但我也害怕...怕養不活自己,更怕辜負了這次機會。“
林小諾從未見過這樣的周予——不確定、恐懼、充滿自我懷疑。一直以來,他在她眼中都是那個自信滿滿、隨性灑脫的男孩,仿佛世界上沒有什么能難倒他。此刻看著他緊蹙的眉頭和顫抖的手指,她突然明白,或許那只是他精心維持的表象。
“周予,“她捧起他的臉,強迫他看著自己,“記得你對我說過什么嗎?關于新聞和文學的話。你說最好的新聞是故事,最好的故事是真實的。我相信你能寫出震撼人心的作品,不是因為這次獲獎,而是因為我讀過你寫的東西,它們讓我哭,讓我笑,讓我思考。“
周予的眼睛在月光下閃爍著,他低頭抵住林小諾的額頭:“謝謝你。“
這三個字重若千鈞。林小諾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親密感,仿佛第一次真正走進了周予的內心世界。
兩天后,林小諾的父親再次打來電話。她做好了迎接另一場關于“文學沒有前途“的說教的準備,卻聽到父親不自然地問:“那個...周予,他是不是得了什么文學獎?“
林小諾驚訝地挑眉:“您怎么知道的?“
“李教授又打電話了,說這是學校多年來的最好成績。“父親清了清嗓子,“嗯...有機會的話,帶他回家吃個飯吧。“
掛斷電話,林小諾呆坐在床邊,一時無法消化這個轉變。她立刻給周予發了消息,約他晚上見面。
然而那天晚上,周予沒有出現。直到深夜,他才發來一條簡短的短信:“抱歉,家里有點事。明天再說。“
第二天一早,林小諾在報社門口見到了等待的周予。他臉色蒼白,眼下掛著濃重的陰影,襯衫皺巴巴的,像是穿了一整夜。
“發生什么事了?“林小諾拉住他的手,發現冰涼得不正常。
周予勉強扯出一個笑容:“和我爸大吵一架。“他深吸一口氣,“他收到哥倫比亞大學的訪學邀請,想帶我一起去,讓我轉學比較文學。“
林小諾的心猛地沉了下去:“你...怎么想?“
“我拒絕了。“周予的聲音很輕,但很堅定,“我說我想留在國內,寫我們自己的故事。“他看向林小諾,“而且...我不想離開你。“
這個告白來得突然又自然。林小諾感到一陣暖流涌過全身,但隨即又被現實問題沖散:“你父親...很生氣吧?“
“暴怒。“周予苦笑,“說我浪費天賦,說我被感情沖昏頭腦。“他頓了頓,“他還說...你會成為我的負擔。“
林小諾如遭雷擊,所有溫暖瞬間凍結。周予急忙抓住她的肩膀:“我不那么想!我只是...需要時間和他溝通。“
“不,他說得有道理。“林小諾掙開他的手,聲音出奇地冷靜,“如果這是個難得的機會,你不該因為我放棄。“
“小諾...“
“我是認真的。“她強迫自己看著周予的眼睛,“我們都該為自己的未來考慮。如果...如果分開一段時間是必要的...“
“你要分手?“周予的臉色變得慘白。
“不是!“林小諾急忙否認,“我只是說...不要因為我做決定。“
周予深深地看著她,仿佛要看進她靈魂深處:“你知道我為什么能寫出獲獎的那篇小說嗎?“
林小諾搖搖頭。
“因為寫的是你。“周予輕聲說,“寫的是那個在圖書館踮腳夠書的女孩,那個明明很委屈卻還要強撐的女孩,那個在雨中跑向我的女孩。“他捧起林小諾的臉,“你從來不是我的負擔,你是我的靈感,我的錨點。“
林小諾再也忍不住,眼淚奪眶而出。周予緊緊抱住她,在她耳邊低語:“我們一起想辦法,好嗎?也許有折中的方案...“
就在這時,林小諾的手機響了。是李主編,語氣比平時更加嚴厲:“小林,你負責的那個社區養老中心著火了,立刻去現場!“
周予松開懷抱,擦掉她臉上的淚水:“去吧,工作要緊。我們晚上再談。“
火災現場一片混亂。林小諾一邊采訪受災老人和工作人員,一邊記錄消防員的救援過程。在濃煙和哭喊聲中,她突然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新聞工作——不是華麗辭藻,不是個人表達,而是真實記錄那些被忽視的角落和聲音。
她工作到深夜,寫出了實習以來最完整的一篇報道。交稿時,李主編難得地點了點頭:“這次不錯。“
走出報社大樓已是凌晨一點。林小諾疲憊地打開手機,發現周予發來十幾條消息和未接來電。最后一條是一小時前:“我在你宿舍樓下等。“
她立刻撥通電話,周予秒接:“小諾?你還好嗎?“
“嗯,剛忙完。“林小諾揉了揉酸痛的肩膀,“你怎么還沒睡?“
“想見你。“周予的聲音里帶著疲憊和決心,“我有個想法...關于我們的事。“
二十分鐘后,林小諾在宿舍樓下見到了周予。他看起來疲憊不堪,但眼睛亮得驚人。
“我查過了,“他一見面就說,“哥大那個項目只有一年。我可以去,然后回來完成學業。期間我們保持聯系,我可以把見聞寫成系列文章...“他的語速很快,像是怕被打斷,“當然,前提是你愿意等我。“
林小諾望著眼前這個為她規劃未來的男孩,突然看清了自己的心。她不想他放棄機會,但更不想失去他。也許愛情不一定要犧牲,而是可以共同成長。
“我愿意。“她輕聲說,然后更加堅定地重復,“我愿意等你。“
周予如釋重負地笑了,緊緊抱住她。夜空中有星星閃爍,像無數個可能的未來在向他們眨眼。
在這個擁抱中,林小諾明白了一件事:愛情不是非此即彼的選擇題,而是兩個人共同書寫的開放式答案。無論相隔多遠,只要心向同一個方向,就總能找到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