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進了福州城,在一個年輕小伙子的帶領下,直接住進了福威鏢局,這人正是拜入華山的林平之。
看到又回來的王示,還有一起的華山弟子,林震南夫婦自是歡喜。
自從將辟邪劍譜散布江湖后,覬覦林家的人少了,剩下的一些小魚小蝦,林震南還是能應付的。
對于這段時間的遭遇,林震南也沒告訴林平之,只說遇到些麻煩,已經解決,讓林平之跟老岳好好習武。
看著和岳靈珊有說有笑的林平之,再看看一旁悶悶不樂的令狐沖,不用說就知道發生了什么。
之前岳靈珊和令狐沖從小長大,令狐沖對岳靈珊是有求必應,對其好的不得了,岳靈珊也因此對令狐沖十分親切,但兩人并不清楚這是親情還是愛情,如今有了林平之,也是長得英俊有風度,對岳靈珊也很好,岳靈珊自是可以區分出情感的不同,自己只是將令狐沖當哥哥,但令狐沖顯然還沒走出來,除非遇到他中意的女子才行。
劉娘跟在寧中則身后,看著王示眼中神色復雜,卻沒了之前的親切,雖然關系還是很好,但總有種疏離感,王示只是笑笑,也沒在意。
在福威鏢局休整了兩天,華山一行人繼續向南,向著衡山城而去。
離衡山城還有十里時,已能見到沿途趕來的武林人士。
有青城派的弟子趾高氣揚地走著,有恒山派的尼姑們結伴而行,還有不少江湖散人三五成群,都在議論劉正風金盆洗手的事,也有談論《辟邪劍法》的。
“聽說劉師叔是厭倦了江湖紛爭,才決定退隱的。”
“未必如此簡單。”
進入衡山城,更是人山人海,客棧都已住滿,兩人只得尋了家僻靜的小院住下。
衡山城的客棧里擠滿了武林人士,空氣中彌漫著酒氣與暗藏的火藥味。
王示跟著岳不群走進劉府時,正見劉正風穿著嶄新的錦袍,滿面紅光地招呼賓客,只是眼角的疲憊藏不住,身邊站著幾位樂師打扮的人,正調試著琴弦,與周圍殺氣騰騰的武林人士格格不入。
“劉兄,別來無恙。”岳不群拱手行禮,語氣平和。
劉正風連忙回禮:“岳掌門大駕光臨,劉某蓬蓽生輝。”目光落在王示身上,“師侄也來了。”
王示躬身行禮,目光掃過客廳里的賓客,嵩山派也來人了,但很少,只有一個太保帶著七八名弟子,而且坐的位置也很偏僻。
據說自從嵩山派發生大變后,近兩年來就很低調,六個太保一番爭斗后,也達成了一致,實力最強的一個成了掌門,魄力卻不如左冷禪,更是沒有支撐野心的實力,好在是個識時務的,不但交出了五岳劍派盟主的位子,還收縮了大部分勢。
“這好好的,劉兄為何要金盆洗手呢?”
劉正風臉上的笑容淡了幾分,嘆了口氣:“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但我醉心于音律,實在不想再理會江湖中事。”引著兩人到內堂喝茶,言語間滿是對音律的癡迷。
“師叔生于世俗,終究難脫世俗所累。”王示忍不住開口,“金盆洗手不過形式,人生在世,處處都是江湖,豈會因一盆清水就能躲開。”
劉正風卻搖頭:“王師侄有所不知,江湖規矩不能破,我既已昭告天下,便要按儀式行事。”
岳不群捻須點頭,“劉賢弟心意已決,我等多說無益。只是凡事留一線,需防小人暗算。”
劉正風點頭稱是,卻依舊忙著安排明日的儀式細節,話題總繞回樂理音律,對未來的際遇絲毫不提。
王示看著他固執的模樣,心中了然,劉正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既想堅守與曲洋的情誼,又放不下衡山派的聲名,終究被世俗的枷鎖困住。
金盆洗手的儀式在衡山城的廣場如期舉行。
劉正風身著盛裝,面對滿城武林人士,將雙手浸入銅盆的清水里,動作莊重得如同完成一場神圣的祭祀。
這次卻沒人來攪局,一切都很順利,但看劉正風的弟子們卻滿臉沮喪,身在江湖,哪是說退就能退的,一日身為江湖人,一輩子都是江湖人。
離開衡山城后,王示和華山眾人一路向北,路過南陽渡,想起前幾世的經歷,王示就想去武當山看看,遂向老岳等人告別,劉娘看著王示,嘴角動了動,終究沒有開口,跟著華山眾人回了華山。
一路向西,武當山的輪廓在云霧中若隱若現,山路蜿蜒而上,古柏蒼勁,石階上的青苔記錄著歲月的痕跡,恍惚間竟與記憶中武當山重合。
武當山門依舊氣派,白玉牌坊上書“武當”二字,筆力渾厚。
王示遞上華山派的拜帖,迎客的道童卻眼神閃爍,盤問許久才引他入山。沿途的武當真武廟、紫霄宮雖依舊宏偉,卻少了幾分仙氣,多了幾分刻意雕琢的規整。
“故景依舊,人事已非。”王示望著紫霄宮前的銅鶴,心中生出莫名的失落。
曾經的武當弟子采藥濟世、月下練劍的景象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香客們的喧囂和道士們應付差事的笑臉。
武當自從被東方不敗搶走《太極拳經》和真武劍后就一蹶不振,實力最強的沖虛道長也是先天境中最弱的一個。
王示只覺一陣失望涌上心頭,離開紫霄宮時,夕陽正斜照在宮墻上,將那些精致的雕紋染成金色,卻暖不了王示冰冷的心。
下山的路上,王示路過一處僻靜的觀景臺,見一位須發皆白的老道士正在石桌上畫太極圖。
老道士的道袍補丁摞補丁,卻眼神清澈,見王示路過,笑著遞來一杯清茶:“后生,看你眉間郁色,可是遇著煩心事了?”
王示接過茶盞,將心中的失望娓娓道來。老道士聽完哈哈大笑:“武當是武當,道是道,豈能混為一談?”他指著石桌上的太極圖,“你看這陰陽魚,有清便有濁,有真便有假,何必執著于表象?”
王示望著圖中流轉的陰陽,正如老道士所言,真正的道自在心中,不在廟宇的宏偉,不在掌教的言辭。
看來武當還是有底蘊的,就如少林也有隱藏的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