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辯經,大乘佛法還是小乘佛法
- 從娶妻開始橫推萬古!
- 阿樂有可樂
- 2104字
- 2025-08-19 06:00:00
叫著陳無敵帶他過來,顧安并不是意氣用事,穿越前還在地球的時候,他大學讀的就是哲學系,還輔修過宗教課程,對佛教尤其是漢傳大乘佛法都略有涉獵。
穿越過來后,機緣巧合下更是修行了九游凝神決,記憶力大幅提升,前世的一些經典像《壇經》《心經》《金剛經》等,他都有印象,想來地球好幾千年的佛教文化,應付一場辯經應該不成問題。
顧安站定在中央空地,先朝著左側的兇巴巴和尚拱了拱手。
“大師,我是鎮妖司的人,來意我相信前頭陳無敵應該替我和您也說過,當時您不答應,只說能辯贏再說,所以我來了,若我替您應辯,贏了這場,您能否為鮑小飛施展一次‘紫氣東來’?”
那和尚冷冷盯著面前的少年,又瞥了一眼自己那不省心的師弟陳無敵,哼了一聲。
“贏了再說。”
這話聽著冷淡,可出家之人不講妄語,這話說出口就代表了默許。
顧安點點頭,轉身面向另一側的白衣和尚。
“剛才你們辯的是什么?”
此言一出,全場嘩然。
“哪來的家伙?連辯題都不知道就來辯經?”
“莫非是來搗亂的?”
伴隨著場中的竊竊私語,被顧安問話的白衣和尚也愣住了,上下打量顧安一眼,抬手止住了場下諸位和尚的低語。
金山寺素來都想證明自家才是大離佛學正統,可惜寒山寺那邊總是不接茬,這次辯經本是他金山寺證明自己佛學正統的一個機會,運用十年一次的佛學辯論大會的輿論壓迫,逼迫的寒山寺那邊實在沒有辦法了,只能答應下來。
為了這場辯經,他金山寺準備了許久,他慧明和尚,自從被方丈撿到后,更是潛心修佛數十年,只為了今日一朝功成。
可寒山寺那頭,先是派了個武僧來辯經,眼瞅著辯不過,又用招式打賭,尋了個連和尚都不是的少年來辯,這也未免太不尊重了些
他壓下了心頭不滿,緩緩開口說道。
“我們正論‘空有之辯’,依大離律宗所傳,萬法皆空,唯識所現。我問對面的智通大師,既知諸法性空,為何仍執著于救度眾生?若救度亦是虛妄,豈非自相矛盾?”
顧安聽完,朝著面前的和尚微微頷首,這道題他前世在佛經論壇里見過,老擰巴人了,隨著顧安清了清嗓子。
大離的光頭們,該讓你們見識見識,什么是地球的佛學文化的碾壓了。
“大師所問,其實是個偽命題。”
在場的眾人一怔,又是一陣竊竊私語。
慧明瞇起了眼。
“哦?愿聞其詳。”
顧安那頭不慌不忙的解釋。
“您說‘萬法皆空’,這是對的。但您又說‘救度眾生是執著’,這就錯了。因為‘空’不是‘無’,‘有’也不是‘實’。空有本是一體兩面,就像手心手背,分開來看皆不完整。”
慧明眉頭一皺,卻沒有打斷。
“《金剛經》有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什么叫‘無所住’?就是不執著于空,也不執著于有。什么叫‘生其心’?就是明明知道一切皆幻,仍愿拔苦與樂。這才是真正的慈悲。”
他頓了頓,看向慧明。
“所以,釋迦牟尼說法四十九年,不是因為他認為眾生真實存在,而是因為他看到眾生‘以為自己真實存在’,因而受苦。他說法,是為了破這個‘以為’。這不是矛盾,而是智慧。”
這番話一出,場中頓時安靜下來。
不少年長僧人面露思索之色,有幾個甚至輕輕點頭。
慧明臉色微變,這年輕人說的金剛經也好,釋迦牟尼也罷,他沒聽過,莫非是寒山寺非傳之秘,但這少年邏輯清晰,說出的理論卻直擊了他提的問題的薄弱之處。
但數十年的苦修佛法,他豈會輕易認輸?
“那你如何解釋‘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若無眾生,何來救度?”
聽到這個問題,顧安那頭又笑了,這玩意他在前世論壇里也有人提過,被一眾大師從各個角度批判的體無完膚。
“大師,您又落入文字障了。‘無眾生相’,不是說沒有眾生,而是說不應以固定形象去定義眾生。就像火,你能說它是什么形狀嗎?它隨緣而起,隨緣而滅。眾生也是如此。佛說度盡眾生,實無一眾生得滅度者,是因為佛不執著于‘我度了誰’。但不妨礙他日日講經,夜夜參禪,為的就是那一念慈悲。”
聽到這個回答,慧明又沉默了,禮佛數十年,他從沒這么想過。
“那你可知‘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這是禪宗六祖的著名偈語,常被用來強調“空”的極致,巧合的是,地球那頭也有。
其實顧安穿越過來以后發現,大離這邊不光佛學,道教的經典也都和地球那邊十分相似,這或許并不是巧合,可現在還是需要以辯經為主。
“這首偈固然高妙,但后來神秀回應的那句‘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也并非低等。一個講頓悟,一個講漸修。頓悟者如利劍斷絲,一斬即斷;漸修者如滴水穿石,久久為功。二者皆可成佛,何必分高下?”
這話一出,不只是慧明,連旁邊坐著的幾位老僧都動容了。
坐在最中間的白須老僧緩緩開口。
“年輕人,你這話說的......頗有見地。”
顧安轉向他,恭敬行禮。
“晚輩以為,佛法如藥,對癥則靈。有人需猛藥頓治,有人需溫補緩調。大小乘之分,本為方便說法,若執著于‘大乘為尊’或‘小乘為劣’,反倒背離了佛法本意。”
此言如石投湖,激起層層漣漪。
慧明的臉色徹底變了。他本以為顧安只是背了幾句經文來裝點門面,沒想到對方竟有如此見識。
更讓他震驚的是,這些觀點雖出自他沒聽說過的古籍,但顧安卻研習的融合貫通,解釋得更是通俗易懂,連在場一些文化不高的武僧都能聽明白。
他深吸一口氣,決定最后一搏。
“既然你說空有不二,那我再問你——若一切皆幻,你今日站在這里辯論,又有何意義?”
這是終極之問,直指存在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