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序:對原生家庭的迂腐觀念要敢于說不,只有這樣才會有內心真正的力量!
在很長的時間里,陳觀宇一直都不認可他媽。他感覺他的兒童少年時期像布滿烏云的天空,不知道什么時侯隨時會下傾盆大雨。不只是因為小時候他媽經常打他,拿扁擔藤條皮帶亂抽亂打,陳觀宇身上傷痕累累。這在陳觀宇后來感覺算是小事。畢竟很多80后小時候也經常挨打。只是有時也會想為啥打得挺狠。和發小同學去玩彈珠衣服弄臟了被打,晚回家了被打,偶爾去游戲店玩一玩三國志、魂斗羅之類的被打,上山里烤地瓜了被打,考試成績掉分了也被打…
后來陳觀宇被打出經驗懂得總結了。記得有一次,陳觀宇媽拿著皮帶抽打陳觀宇時,陳觀宇痛得躲進了樓梯角落里,繼續被打。后來陳觀宇發現了一個減輕疼痛感的方法。那就是在被打的時候,他就身體蜷縮雙手緊握成拳,雙眼閉上,嘴里默念:不痛不痛…不痛不痛…果然感覺疼痛感在減輕,在減輕。
這跟他后來去上海學的NLP心理學當中的一個核心理念有相通之處,叫做:抽離。
陳觀宇六七歲從外婆家回到他爸媽家時,開始幫家里干家務活還有農活。
那時陳觀宇家里是用煤爐燒水用土灶做飯的。陳觀宇媽每次出門會交待他不能讓煤爐熄火記得換煤球。陳觀宇那時六七歲個子很小,他用媒球夾子去夾比他當時身高矮不了多少的煤爐里的煤球出來的時候,火熱的煤球渣掉到了他腳上,立馬燙起了很大的水泡,陳觀宇瞬間痛得哭了起來,還是得忍痛把底部那顆已經燒熄了的煤球換掉,重新把上面幾顆裝進去,最上面再裝一顆新的。
陳觀宇媽很喜歡看電視,八九十年代那時整個村里有電視的還不多。周末不用上學陳觀宇在家的下午時,他媽就會把陳觀宇和他弟弟妹妹鎖在家里,去七八十米外的鄰居家看電視。像《射雕英雄傳》、《霍元甲》、《西游記》等片子那時在全國非常的火。
到了晚上六七點陳觀宇媽還沒回家,天已經完全黑下來了。陳觀宇弟弟妹妹嚇得哭了,陳觀宇一邊哄著弟弟妹妹一邊自己也抹著眼淚。這種場景在他小時候經常出現。
七八歲時陳觀宇跟著他媽去山上幫忙干農活,插秧田種地瓜種甘蔗種花生給田里幫忙踩水車引水澆灌,中間休息時配著溫開水吃個花生餡的糖包子或者白饅頭就會讓陳觀宇覺得很滿足。
陳觀宇爸在外地上班一個月回不了兩趟家。這可能也是他媽經常對他不滿意的一個點。尤其當時她從百里外嫁到陳觀宇爸這邊。她可能是覺得她家里條件比陳觀宇爸這邊的好一些。
其實陳觀宇爸書讀得多一些,上到了初二。陳觀宇媽只有小學文化。后來她說了好幾次,她家里兄弟姐妹5個,她爸媽也就是陳觀宇的外公外婆為了讓陳觀宇大舅多讀書,只能讓她上到小學。她認為她讀書時成績不錯,犧牲了自己上學的機會成就了幾個弟弟妹妹。
陳觀宇對外公外婆印象很好。他外公在當時算是一個公務員,在當地水產部門上班,管帳的進出。外婆在家操持家務。陳觀宇印象中他兩歲到六七歲在外公外婆家的那幾年里他們幾乎沒打過他。即使因為他調皮會爬上樹抓知了。陳觀宇外婆總會做些他感覺很好吃的小吃點心,像那種面粉里面包花生餡的元寶形的放到油鍋里炸熟的牛角包,還有甜粿和麻花酥。在陳觀宇讀小學和初中時,他記得外婆好多次用扁擔挑著米面糧油還有他喜歡吃的小吃坐兩個多小時的長途車后再走個兩三里地到他家。可能也是對遠嫁女兒的一種補償方式吧。
陳觀宇沒見過他爺爺,奶奶在他六七歲時也去世了,印象已經有點模糊。有一個大伯,有堂哥堂姐堂弟妹。
陳觀宇這么多年來沒問過他父母是自己認識結婚的還是什么媒人介紹的,反正就是覺得他倆不適合在一起過日子。
經常被打后來陳觀宇慢慢釋懷了。他最接受不了的,是他媽對他爸的態度。
在十二三歲時,陳觀宇就經常跟他父母講:你倆離了吧!我跟我爸!每當他這么一講的時候,他媽就對他爸罵得更兇。但陳觀宇真不想他父母經常吵架,尤其是很不平衡的吵架。他爸總是逆來順受,回應方式就是說幾句就不再講了,他媽則是不依不饒氣勢凌人,甚至摔東西。
陳觀宇有時甚至會覺得他爸活得有點窩囊。怎么讓一個女人欺負成那樣。又不是沒賺錢養家。家里的各種開支費用都是他爸辛苦賺回來的。后來他在村里鎮上做門窗生意時,大家也很認可他。那時但凡誰家不方便錢緊張時,他便讓別人先欠著等方便了再付錢。手藝也做得比同行細致,價錢也很公道。這么一個在村里別人都很認可的人,沒想到在陳觀宇媽眼里竟然被當成出氣筒受氣包。
更沒想到的是,這么多年過去了他父母還在一起,而陳觀宇他,反而離了婚。
陳觀宇爸年輕時長相帥氣,人厚道實在,當了八年兵退伍返鄉后跑船做了一段時間捕魚,后來在隔十幾里的鄰鎮上班了七八年,再后來自己做電焊門窗生意,客戶以鄉親鄰里和鎮上的為主。
在陳觀宇看來,他爸一點不輸給當時他那些同學們的爸,家里費用開支的錢都是他爸在賺,工作完回到家還幫忙干農活忙這忙那。性格脾氣也好,也不抽煙不喝酒不打牌。為啥他媽一直會看不上他經常責罵他!逢年過節因為個小事都會責罵他爸,這是陳觀宇很多年里沒法理解的。
所以后來,陳觀宇對很強勢的女人總是會保持距離,尤其是強勢過于自我卻又沒什么能力的女人。而對認可欣賞他的比較柔和的女人,他總覺得要多加回報。只是這么多年,陳觀宇沒能遇到一個能真正走進他內心世界的女人。
小時候缺少什么,大的時候總會記念著。就像他后來上心理學課程時,那些他和同學們和老師擁抱的場景他就會感覺很溫暖。印象中他不記得被他媽抱過。
讀四年級的時候,有一天陳觀宇和堂弟到村后面那片榕樹區去掏島窩。陳觀宇爬上直徑好幾米的一棵大榕樹上,在差不多四米高的位置去夠鳥窩,有一支腳踩住的是一根不到小手臂粗的樹枝,沒想到那樹枝受不住力斷了,陳觀宇一下子直接重重的摔到了黃土的地面上,一動不動,鼻子耳朵嘴里流血不止。
陳觀宇堂弟嚇呆了,愣了好一會趕緊跑去叫人。沒多久帶著家里人和兩三個鄰居趕了過來,把陳觀宇背到家里,叫了醫生來檢查和治療。陳觀宇身上多處骨折,纏了很多繃帶和夾板,在家休養了兩三個月才慢慢恢復。
從那以后,陳觀宇便得了恐高癥。只要是在比較高的沒有什么保護措施的地方,他便心里發怵。后來有一次他特意去體驗了一把大游樂場里的跳樓機,那種機子一下子蹦到七八層樓高,蹦上蹦下好幾次,陳觀宇心跳快得不行,差點嚇出了心臟病。后來再也不敢去體驗了。
陳觀宇記憶更深刻的一次是他上初一的某一天晚上,大半夜的十一二點,一家人被急促的敲門聲吵醒了。陳觀宇媽隔著大門問了聲:是誰?陳觀宇爸虛弱的應了一聲。陳觀宇和他媽趕緊打開大門,一看驚呆了,陳觀宇的弟弟妹妹當時就嚇哭了,陳觀宇也哭腔的叫道:“爸,你怎么了?”家里人把陳觀宇爸扶進了屋里,關上了大門。
只見陳觀宇爸滿臉是鮮血,衣服上也都是血,他很虛弱的說:回來路上在一座大長橋那里被三個人攔道搶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