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四藥栽種
- 從仙門落選開始打造萬古長青宗
- 古木道長
- 2150字
- 2025-08-07 20:52:21
秀清山莊,密室內。
楚江收起紙條,將兩封信放入牛皮袋,眸光閃爍:“趙家!師父竟然還有這段故事!”
院外傳來呼聲打斷思緒:“楚師兄!”
“楚師兄!”*2
楚江收束心神踏入客廳,姜飛羽與李大牛已抱拳而立。
二人經數月歷練,氣息沉穩不少——姜飛羽腰間佩劍隱透銳意,李大牛筋肉虬結愈顯精悍。
楚江頷首,微微打量二人:“嗯!坐下吧!”
入座后。
姜飛羽迫不及待問道:“楚師兄!橫嶺有一口寒潭,可以幫助后天突破武道先天,對修仙有幫助嗎?”
最近兩天在門內長老中,流傳著橫嶺寒潭,可以幫助突破武道先天,一時之間眾人蠢蠢欲動,爭相排隊申請。
李大牛目光也投了過來,面露好奇之色。
“沒錯!”
“你們二人有靈根,本門現在已經有修仙功法,屆時可直接引起入體,踏入煉氣,不必再苦熬到百年內力!”
“你們準備一下,過陣子隨我前往橫嶺!”
楚江頷首,向二人解釋道。
后天內力轉先天真氣,練到后天巔峰,也就是是熬到百年內力,突破成功率更高。
帶二人前往橫嶺,一是傳授功法、引氣入體,二是在橫嶺歷練,積累貢獻。
“是!”
姜飛羽、李大牛聞言,思緒紛飛,不由得一喜。
靈潭就在橫嶺,楚師兄掌握功法,距離修仙,僅有一步之遙。
距離三人當初下山的目標,更進一步。
“去吧!”
楚江頷首,擺了擺手。
二人只有踏入練氣,才能幫到他。
后續的幾日,楚江在門內的煉器坊等堂口都摸排了一遍,了解了各個堂口的水平。
煉器坊也只能打造世俗凡兵寶器,藥堂這些堂口也是中規中矩,符合世俗先天勢力的普遍情況。
不過七玄門也有其它勢力沒有的優勢,便是安瀾郡內,有黑水河、橫嶺兩大獨特地理環境,開發的好,還能榨出更多的資源。
不到五天,七玄門龐大的機構運轉,很快便將楚江所需的人力物力全部搜集完成。
為首一支浩浩蕩蕩的人馬,隨后離開了秀水湖。
隊伍中除了藥農外,還有木匠、瓦匠等一批工匠,以及相關的材料。
..........
花費了四天的時間,楚江帶著浩蕩人馬,回到了橫嶺小青山。
“到了!”
風塵仆仆的姜飛羽、李大牛,望著眼前的小青山,神采飛揚。
這段時間負責看守的黑袍長老,匆忙來到隊伍中,向楚江匯報了寒潭的動靜。
“楚門主,自打您離開橫嶺后,第二座寒潭地下果真鉆出了一頭金蟾!老朽與它打了一場,發現沒能打過此精怪!”
“老朽退出了山洞,觀察了數日,發現此蟾倒也沒有傷人,在瀑布、山谷等地覓食......”
黑袍老者匯報道。
楚江點了點頭:“嗯!金蟾出現,派人盯緊了!”
這頭金蟾倒是聰明,若是傷人食人的情況,留不得!
隨后他指著隨隊抵達的木匠、瓦匠領隊和魁長老,明確下達指令:“魁長老,你即刻帶人在小青山山腳近水、避風且便于防守之處,選一塊平整開闊的地基。”
魁長老領命后,抱拳應道:“是,門主!定督促工匠盡快完成主屋和倉房?!?
轉身便招呼著工匠們去選址清理、丈量土地。
工匠們卸下車上的工具材料,一時間斧鑿之聲、吆喝指揮聲便響了起來。
姜飛羽和李大牛見狀,也擼起袖子對楚江道:“楚師兄,我們幫著魁長老伐木搭把手去!”
二人年輕力壯,也跟著工匠隊伍參與伐木砍樹、平整地基等力氣活。
一時間山腳伐木聲叮當作響,熱火朝天。
楚江則帶著六位經驗豐富的藥農和老農,來到小青山腳下他此前圈定的位置。
是一片較為平緩、土壤濕潤的土地。
他指著規劃的區域,詳細布置道:
“諸位先合力清理這片區域的雜草灌木、樹根石塊,務必清除干凈,免得日后爭奪肥力?!?
“依我畫下的界線,將地分成四塊均等藥田。每塊田壟邊緣需用粗壯樹枝或壘石加固邊界,防止水土流失?!?
“開墾深度至少要深入一尺以上,讓土層足夠松軟,并翻出下面略濕潤的生土。翻土時將枯枝敗葉盡量清理或集中一側做堆肥。”
“第一塊藥田:搭建穩固的木架框架,為日后種植藤蔓類藥材準備攀爬空間?!?
“第二塊藥田:均勻鋪上一層從山林里收集來的、已經半腐爛的櫟木、桑木等硬木段或厚樹皮?!?
“第三塊藥田:土壤需要最深厚疏松,需起較高的壟,并準備細竹、篾片,后續用以搭建遮陰棚架。”
“第四塊藥田:無需特殊設施,但土壤翻掘得務必更深、更細碎些,需挑凈碎石?!?
藥農們得令后,不敢怠慢,紛紛揮舞鋤頭鐵鍬,開始清除野草、刨挖樹根、翻掘土地、搬運石塊和腐木。
楚江則在旁時不時指點翻土的技巧深度、腐木鋪設的厚薄均勻度,以及如何判斷土壤的板結程度等細節。
開墾進行的同時,幾名隨行雜役在藥田附近清理出一條通往半山腰寒潭洞口的便道,方便日常取水。
數日之后,四塊輪廓分明、土壤翻新、各具特色的藥田便在小青山腳下整齊呈現。
這時,魁長老帶著工匠們也已經完成了第一階段的修建:數棟結構結實的木屋,和一座稍大的儲藏倉庫初具規模。
雖然外墻和內部尚未精加工,但已能遮風擋雨,供人居住存放物資。
與此同時,那幾位藥農輪流從半山腰的山洞內,用沉重的木桶將寒潭水一桶桶提下來,小心翼翼地均勻澆灌在剛開墾好的各塊藥田上。
潭水蘊含的微弱靈氣迅速滲入新翻的泥土之中。
待藥田徹底澆灌浸潤后,楚江親自動手,指揮藥農們小心翼翼地將帶來的靈芝、何首烏、人參、黃精種子。
按照各自對生長環境的需求,分別播撒、栽種在對應的藥田之上。
靈芝孢子和菌棒,謹慎地點撒、埋設在第二塊鋪滿腐木的藥田上。
何首烏的藤蔓種莖,則栽在第一塊已經搭好木架的田壟邊。
人參和較為喜陰的黃精種子,均勻地撒播在第三塊準備搭遮陰棚的藥田細土中。
另外的黃精種子,則種在相對常規的第四塊藥田里。
播種完成后,藥農們再次取水,進行了細致的點澆,確保種子與土壤充分接觸濕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