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5章 冰封的坐標

  • 醫心系統
  • 作家MTnDQc
  • 3962字
  • 2025-08-06 15:30:00

加密信息彈出時,林薇正在給那名視網膜康復的女孩做術后五年復查。眼底鏡的光斑精準地落在女孩澄澈的黃斑區,她正晃著兩條麻花辮,雀躍地描述新發現:“醫生阿姨,我昨天用爸爸送的天文望遠鏡看清了月亮上的環形山,那些坑坑洼洼的地方,像撒了把碎銀子!”林薇剛要揚起嘴角回應,電腦屏幕右下角突然飄出片刺眼的“雪花”——白色彈窗里只有一行加粗的黑體字:“北極圈 78°15'N,15°33'E,發現可跨代遺傳編輯痕跡,速查。”她握著眼底鏡的手指猛地收緊,金屬邊框硌得掌心生疼,指尖在手機屏幕上快速敲出“收到”二字,指甲蓋因用力掐進掌心泛出青白。這個坐標像根突然刺入記憶的針,三年前國際基因倫理會議的隱秘資料里分明提過,屬于挪威斯瓦爾巴群島上的 78號科研站,官方記錄早在 2027年就標注“因資金鏈斷裂永久關閉”,可這行文字卻像塊投入冰湖的石頭,在她心頭漾開層層寒意。

“張莉,立刻調取斯瓦爾巴群島近三個月的航運記錄,重點查挪威和俄羅斯籍船只。”林薇的電話撥出去時,聽筒里傳來離心機高速旋轉的嗡鳴,背景音里還混著試劑瓶碰撞的輕響。“伊麗莎白那邊我已經同步消息了,她正在挪威極地研究所核實科考許可,說是那邊的檔案系統最近在升級,調閱資料要多等兩小時。”張莉的聲音裹著電流聲傳來,鍵盤敲擊聲急促得像密集的鼓點,“剛從衛星云圖數據庫扒下來的圖像顯示,那片區域的冰蓋有塊直徑約兩百米的不規則融化區,邊緣還有明顯的機械碾壓痕跡——絕對有人為活動,而且規模不小。”林薇點開電腦里的科研站存檔照片,屏幕上的白色建筑在綠色極光中泛著冷光,屋頂的衛星接收器固執地指向北斗七星的方位,仿佛在向遙遠的地球另一端傳遞著什么。“告訴伊麗莎白,不惜一切代價協調最快航線,必須避開俄羅斯的巴倫支海禁航區,我們得在 72小時內抵達那里。”她對著話筒說完,伸手按滅了眼底鏡的電源,女孩眼底的光斑消失瞬間,她仿佛看到了北極冰原上同樣閃爍的未知光源。

三日后的摩爾曼斯克港,破冰船“極光號”的甲板結著層青黑色的堅冰,踩上去能聽到細碎的開裂聲。林薇把防風服的拉鏈一路拉到頂,口罩的松緊帶深深勒進臉頰,呼出的白氣在護目鏡內側凝成霜花,又被體溫慢慢烘成模糊的水霧。張莉正蹲在集裝箱旁校準恒溫箱,四套基因測序儀被固定在防震泡沫里,旁邊碼著整齊的應急藥品箱,溫度計的紅色液柱穩穩停在 18℃——這是儀器最適宜的儲存溫度。“俄羅斯海關剛傳來消息,允許我們經弗朗茨約瑟夫地群島進入挪威海域,但附加條件是必須配備兩名科考隊員全程陪同,說是‘為了應對極地突發狀況’。”伊麗莎白搓著凍得通紅的耳朵,指節在寒風里泛出青紫色,手里的衛星電話還緊緊貼在耳邊,“斯瓦爾巴條約規定這片區域是永久非軍事化區,但上周有挪威漁民跟海岸警衛隊報備,說看到過掛著‘北歐基因’標志的破冰船,船身編號和三年前突然注銷的那家生物科技公司完全一致,那家公司當年就是因為非法進行生殖細胞編輯被查處的。”林薇順著她的目光望向港口,幾艘捕鯨船正冒著黑煙駛離,桅桿上的挪威國旗在寒風里獵獵作響,像片不祥的陰影。

開航第三日,特強暴風雪如期而至。風速計的指針死死卡在 58節的刻度上,船體在巨浪里像片被狂風揉皺的錫紙,實驗室的玻璃器皿在操作臺上來回滑動,發出刺耳的碰撞聲。林薇弓著身子死死按住離心機的頂蓋,里面正分離著從漢斯教授那里輾轉得到的凍土樣本——這位德國同行在郵件里只說“樣本來自 78號站外圍,小心低溫保存的東西”,卻沒提過樣本里可能藏著什么。張莉的眼鏡片上濺了幾滴揮發的液氮,在鏡片上凝成白色的霜花,她哈氣擦鏡片時突然僵住,手里的移液槍“當啷”掉在托盤里:“初步測序結果出來了,凍土樣本里有 PacBio Sequel II的殘留試劑,這種型號 2029年就徹底停產了,說明最近三個月絕對有人在這里做高精度基因測序,而且規模不小。”伊麗莎白猛地推開實驗室的艙門,防風服上的冰碴子隨著她的動作砸在地板上,發出叮叮當當的脆響:“挪威海岸警衛隊剛才通過衛星電話發來警告,前方 20海里有座移動冰山群,最大的那塊有足球場那么大,他們建議我們繞行,至少要多花 30小時。”林薇盯著電腦屏幕上的基因圖譜,異常序列的峰值像座突然隆起的冰丘,在正常序列里顯得格外刺眼。“告訴船長,按原航線全速前進。”她的聲音在狂風的呼嘯中異常清晰,“我們帶的破冰鉆頭能應付三米厚的冰層,耽誤的 30小時,可能足夠讓那些樣本消失在北冰洋里。”

第七天清晨,肆虐了整整四天的暴風雪驟然停歇。林薇被甲板傳來的劇烈震動驚醒,沖到舷窗邊時,只見外面的冰原像塊被巨力敲碎的藍寶石,縱橫交錯的裂縫里滲出幽藍的光,那是冰層反射的天光,卻帶著種令人心悸的寒意。科考隊員安德烈舉著望遠鏡,指給他們看地平線上的黑色輪廓:“那就是 78號站,去年夏天有科考隊看到北極熊在附近捕獵,我們帶了麻醉槍和信號彈,必要時可以驅散它們,但更要小心的是……”他頓了頓,喉結上下滾動,“我們的向導說,去年冬天有漁民在這附近失蹤,搜救隊只找到艘被冰棱刺穿的沖鋒舟。”科研站的白色屋頂在陽光下泛著冷光,像塊嵌在冰原上的墓碑。林薇舉起高倍望遠鏡,鏡頭里赫然出現主樓門口的積雪上有串新鮮腳印——44碼左右的登山靴印記,邊緣的冰粒還沒完全凍結,鞋跟處的防滑紋路清晰可辨,顯然是 24小時內留下的,而且不止一個人。

登島的雪地車在凍得發硬的凍土上軋出兩道深痕,車轍里很快又積起細碎的雪沫。當車輪碾過某塊看似堅實的冰層時,車身突然猛地一沉,張莉驚呼著抓住前排座椅的扶手,林薇迅速踩下剎車,探頭看到右前輪陷進了道隱蔽的冰縫,裂縫里露出段橙色的電纜,絕緣層上印著的“2029年產”字樣在陽光下格外醒目。“這里從沒斷過電。”伊麗莎白從后備廂翻出工兵鏟,小心翼翼地撥開電纜周圍的積雪,電纜另一端深深埋在凍土下,金屬接頭處還帶著微弱的余溫,仿佛剛有電流通過。林薇突然按住腰間的輻射檢測儀,儀器瞬間發出短促的“嘀嘀”聲,數值在 0.12微西弗/小時處穩定跳動——雖在安全閾值內,卻足以證明這里長期有放射性同位素使用過,絕不是座廢棄的科研站。

科研站的鐵門虛掩著,門軸上的冰棱在晨光中折射出彩虹色的光,像串掛在門楣上的危險警示。林薇推開門的瞬間,濃烈的消毒水氣味混著凍土特有的腥氣撲面而來,嗆得她忍不住后退半步。地上的應急燈亮著柔和的綠光,將走廊照得影影綽綽,備用電源的嗡鳴從墻體內傳來,證明這里的電力系統仍在穩定運轉。張莉率先沖進標著“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的房間,玻璃柜里的液氮罐正冒著細密的白霧,液位計顯示還剩三分之二的容量,足夠維持數月低溫儲存。培養箱的顯示屏上跳動著 37℃的字樣,里面整齊排列著六個 Petri皿,其中三個貼著“F3代小鼠,第 45天”的標簽,皿底的菌落泛著詭異的紫黑色,邊緣還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緩慢擴散。

“這是德國利勃海爾的超低溫冰箱,型號是 LDF 5509,”張莉的手指撫過控制面板上的冰霜,“最低制冷溫度能到- 86℃,保存人類胚胎樣本綽綽有余,而且自帶應急供電系統,就算主電源中斷也能維持 72小時低溫。”林薇深吸一口氣拉開最底層抽屜,二十七個凍存管被整齊地排列在藍色冰盒里,標簽上的字跡被人用刀片刻意刮掉,只殘留著“G”“3”“編輯”等零碎字母,像是某種匆忙間的銷毀。她用無菌鑷子夾起一支凍存管,管身的條形碼在紫外線下顯形,掃描槍連接的電腦屏幕上跳出“北極基因研究所”的字樣——這個機構根本不在斯瓦爾巴群島的注冊名單上,就像個幽靈般的存在。

安德烈的聲音突然從通訊器里炸開,帶著明顯的電流雜音:“林醫生,快來倉庫!這里有發現!”主樓走廊盡頭的倉庫里,三十多個空燃料桶東倒西歪地散落一地,桶身標簽顯示是航空煤油,總量加起來足夠支撐科研站的發電機運轉半年。墻角的柴油發電機還在微微震動,機身的溫度比環境溫度高出許多,林薇彎腰查看排氣管,積灰里混著未燒盡的柴油顆粒,在指尖捻開時能聞到淡淡的油味:“他們不是倉促撤離的,燃料至少還能維持三個月,更像是……有計劃地暫時離開。”張莉抱著臺筆記本電腦沖進來,屏幕上破解出的監控錄像正在播放,2029年 12月 17日的畫面清晰顯示:三個穿白色防護服的人抬著銀色保溫箱走出主樓,雪地上的車轍印一直延伸到港口方向,保溫箱的尺寸恰好能裝下十份標準凍存管。

深夜的科研站只有發電機的嗡鳴在凍土下震顫,像頭潛伏的巨獸在低吟。林薇在標本室整理資料時,指尖突然觸到鐵皮柜夾縫里的半張紙,紙張邊緣已經發脆,上面用德語寫著幾行潦草的字跡:“三代遺傳驗證完成,17號樣本出現染色體異常,風險評估未通過,樣本移交編號 734,接收方代號‘渡鴉’。”窗外突然傳來冰層斷裂的巨響,像是什么重物墜入冰海,她撲到結滿冰花的窗邊,只見一公里外的冰原上,兩道車燈像手術刀般劃破黑暗,正朝著科研站的方向全速駛來,車轍在雪地上留下兩道猙獰的痕跡。

“立即收拾樣本撤離。”林薇的聲音在對講機里異常冷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命令口吻。張莉已經將凍存管小心翼翼地裝進便攜式保溫箱,鎖扣“咔噠”一聲扣緊的瞬間,伊麗莎白正用特制軟件銷毀電腦里的原始數據,屏幕上的文件像被撕碎的紙張般逐行消失。雪地車駛離科研站時,林薇回頭望了眼那座白色建筑,屋頂的衛星接收器不知何時轉向了他們離開的方向,巨大的拋物面像只沉默的眼睛,死死盯著他們的背影。車窗外,北極光在墨藍色天幕上流動,綠色的光帶纏繞著北斗七星,她突然想起漢斯教授在郵件末尾的警告——“那些不該蘇醒的東西,或許早已順著冰縫蔓延開來,你們要面對的可能不只是技術,還有人性的深淵”。

保溫箱在腿上微微發燙,內置溫度計顯示溫度正以每分鐘 0.5℃的速度緩慢升溫。林薇迅速按下應急制冷按鈕,冰冷的制冷劑開始循環,指尖觸到箱壁的金屬鎖扣時,突然驚覺他們帶走的不僅是 27份樣本,還有道即將在人類基因庫上裂開的冰縫。遠處的車燈越來越近,強光穿透風雪刺得人睜不開眼,雪地上的車轍印像條無法回頭的軌跡,而北冰洋的冰層之下,某種被編輯過的基因正在等待解凍——這趟北極之旅,才剛剛翻開第一頁。

作者努力碼字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芮城县| 哈巴河县| 五大连池市| 东乌| 溆浦县| 德惠市| 灵山县| 平和县| 福海县| 闽清县| 延安市| 麻城市| 女性| 绥阳县| 康平县| 常德市| 夏河县| 河北区| 交城县| 松滋市| 仁寿县| 桦南县| 宁国市| 得荣县| 陆川县| 万安县| 河津市| 东城区| 长顺县| 武鸣县| 佛山市| 江陵县| 苗栗县| 信宜市| 石台县| 长治县| 麻城市| 罗城| 泽普县| 增城市| 隆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