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移民動員
- 明末:我崇禎開點掛怎么了!?
- 青史何人書
- 2037字
- 2025-08-14 20:30:26
“俊飛你來負責冊封臺的督造。”
“九州你不用參與督造,眼下咱們終于有了一塊完全屬于自己的土地,終于可以毫無顧忌的放開手來發展武裝,這幾天你主要負責從先遣隊之中挑選出除了水手之外的種子,正式開始組建脫產的陸戰隊。”
“現在整個東番的生番總人口不到二十萬,臺東縱谷平原這塊的阿美族等三族加起來也只有不到一萬人。”
“前期我們能有五百脫產戰兵就已經可以穩定局勢。”
“同時還要把軍工坊的攤子支起來,不求能開始批量制造鳥銃,前期先以冷兵器過渡為主,盡快完成對陸戰隊配裝。”
“我和王承恩來負責京師那邊的王莊,做好移民和物資的供應工作。”
“我來負責東南農莊的移民和物資傳送。”
“是,本尊!”
敲定主意之后,朱由檢立即安排好分工。
有了擁有自主意識的分身,朱由檢便輕松許多,許多工作都可以放心的分配出去,他自己把握大局即可。
京師。
東南王莊。
繼續扮演王掌柜身份的朱由檢帶著王承恩來到王莊之中,將匠戶、災民全部召集起來。
東南王莊的一千戶人是最早一批收容進來的,不僅加入時間最久,對信王府也最為服從。
朱由檢召集所有人之后直接進入主題。
“諸位這月余在王莊吃住可還好?”
“王管事,瞧您說的,這全京師誰不知道信王的仁厚,咱們自從受了災就開始轉運了,在王莊吃得好,睡得香,每月做些力所能及的活計還有月薪,這種好日子別處打著燈籠也難尋呀!”
災民聞言各個喜笑顏開,顯然大部分人災后這一個月的日子比他們災前更好。
一天三頓飯,兩頓干飯不說,每天還有肉食下肚,即便是在大明京師也算是中上之家的待遇了。
“好!”
“諸位滿意就好!”
朱由檢聞言不由笑意更甚。
“不過,諸位對信王殿下倒是滿意。”
“可是也不能不讓信王殿下滿意。”
“如今第一波先遣隊已經出海為陛下尋仙祈福。”
“據先遣隊派人回報,已經在我大明東南發現一座仙島。”
“只是這茫茫仙島仙蹤縹緲,絕非二百名先遣隊員可以完全探索的。”
“信王準備趁熱打鐵,再派遣新的先遣隊繼續出海,沿著第一波先遣隊員的道路前往仙島。”
“什么?”
“又招募新的先遣隊員?”
“上次沒招募上,給我悔的腸子都青了,這次無論如何也要應募上先遣隊員。”
聽聞信王府又招募第二波的先遣隊員,災民們反響熱烈不已。
不過,朱由檢卻壓住眾人的聲音。
“雖然都是先遣隊員,但是第一波先遣隊員那是拋家舍妻探索海外的壯士,就如同軍中的敢死隊。”
“隨時都會遇到危險,因此待遇高一些也是正常。”
“如今第二波先遣隊員卻是踏著前人走出的道路出海,基本上沒有任何危險。”
“因此待遇也不能和第一波先遣隊員持平。”
“原本的十倍基礎月薪待遇自然也要取消。”
聽聞朱由檢此言,眾人氣氛為之一窒,許多人高舉的雙手緩緩放了下來。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若是一般賞賜大多數人都勇不起來。
“不過,若是有傷亡的話,撫恤待遇依舊。”
朱由檢也不愿意過度打壓眾人的熱情,又接著宣布道,可是即便如此災民也并不太領情,比起為止的海外,他們更希望在大明生活,哪怕只當個窮人。
況且,如今在王莊的日子,也遠比窮人好的多,自然更沒有人愿意出海。
“王管事,若是普通薪酬,咱們還是愿意留在王莊做活,哪怕當個學徒,每月領取半兩銀子咱們也知足了。”
“哼!”
“你們就是這么報答信王殿下恩德的嗎?”
“信王殿下給你們這么好的待遇,每天三餐,天天有肉,還有月薪領取可不是讓你們在農莊逍遙自在的。”
“這本身就是提前發放給你們的先遣隊的待遇。”
“好哇!”
“這點忠心都沒有,我看你們是不想在信王府待著了!”
不等朱由檢說話,一直乖乖站在朱由檢身后的王承恩不由怒了,連忙上前一步指責起眾人來。
信王府大總管的威風不是這些連家都沒有的災民可以承擔的,紛紛滿面羞紅的低下頭不敢言語。
他們都是簽了契約的工匠、佃戶,說是雇傭契約,其實就是賣身契。
只要信王府一句話,他們不僅都要拍屁股走人,還要將這一個月來在信王府的花銷補上,這就等于直接要了他們的命,因此也讓眾人膽戰心驚起來。
不過,朱由檢卻不喜歡這種壓迫民眾的手段,與其逼迫,反不如循循善誘。
因此,朱由檢推開王承恩,依舊面帶笑容對眾人說道。
“咱們老少爺們都是知恩圖報的忠義之士,我相信方才王總管口中的那種人,咱們信王府肯定是一個沒有的。”
“雖然此次出海,沒有十倍月薪的補助,但是可以分田地。”
“這段時間,信王統共招募了五千戶災民,雖然說是救人無數,但是一下子卻也變得地少人多了。”
“實不相瞞,咱們信王府在京師本身也就兩千傾土地,其中一千五百傾都是有佃戶耕種的。”
“五千戶災民分五百頃土地,也就最多分到一千五百戶,其余三千多戶都輪不到分地。”
“因此,信王這才借著為陛下尋仙祈福的由頭,準備在海外為諸位分地,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咱們在海外發現的那處仙島,地廣人稀不說,土地還十分肥沃,都是一把能掐出油的黑土地,而且氣候溫暖,遠比京師暖和的多,也從不缺雨水,莊家種下去了一年至少可以兩熟。”
“這種田地,地力、水利、氣候都是上上之選,若是贖買,十兩銀子也買不到!”
“信王可是每戶都分三十畝,將來子子孫孫都可以世代耕種的。”
聽到朱由檢如此說,方才有些冷場下來的氣氛又立即開始熱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