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燕王開科舉,天下寒士盡北望
- 詞條三國:從邊郡屯田開始
- 流珠承影
- 3076字
- 2025-08-24 12:08:53
赤壁之戰的硝煙散盡,但其帶來的余波,卻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著整個天下的格局。
鄴城,這座昔日袁氏的都城,如今已然成為了整個北方的心臟。陳朔并未急于返回幽州故地,而是選擇坐鎮于此,以一種君臨天下的姿態,消化著這場戰爭帶來的巨大紅利。
黃河以北的疆土,荊州水師的工匠與圖紙,還有從曹操那里“慰問”來的海量錢糧物資,如同一股股新鮮的血液,源源不斷地注入這個正在崛起的龐大勢力之中。
相國府內,陳朔看著雪片般從各地飛來的奏報,心中卻在思索著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
疆土、軍隊、錢糧,這些都是立國之本,但真正能讓一個勢力長盛不衰的,是人才。
尤其是那些能夠治理地方、安撫百姓的文臣。
自古以來,人才的選拔權,便牢牢掌握在那些盤根錯節的世家門閥手中。他們通過舉孝廉、征辟等方式,將官場變成了一個封閉的圈子,寒門士子想要出頭,難如登天。
這種制度,不僅埋沒了無數的英才,更讓世家大族的力量如同毒瘤般不斷膨脹,最終侵蝕了整個大漢的根基。
“必須打破它。”
陳朔看著窗外那片欣欣向榮的城池,一個念頭在他心中變得無比清晰。
“傳令下去。”他召來田豫與簡雍,“以我大漢相國之名,布告天下。三月之后,于鄴城,舉辦我大漢有史以來第一次‘科舉取士’!”
“凡我大漢子民,無論出身,不問過往,只要胸有才學,皆可前來應考。一經錄用,量才授官,絕不徇私!”
此令一出,如同一顆巨石砸入了平靜的湖面,在整個天下掀起了軒然大波。
北方的世家大族們,對此嗤之以鼻,認為這不過是陳朔嘩眾取寵的手段,是那些泥腿子們不切實際的幻想。
可天下的寒門士子,卻瘋了。
科舉!
一個他們只在夢中幻想過的詞匯,如今竟真的要變成了現實。
一時間,整個天下都為之沸騰。
無數在亂世中苦苦掙扎,懷才不遇的讀書人,背起了簡陋的行囊,辭別了家人,從四面八方,潮水般地涌向了鄴城。
他們有的來自剛剛歸附的青州,有的來自飽受戰亂之苦的中原,甚至有許多人,是冒著被當地官府抓捕的風險,從曹操治下的兗州、豫州,乃至劉備所在的荊州,千里迢迢,跋涉而來。
他們只有一個目的,一個信念。
去鄴城!去見那位肯為天下寒士打開一扇門的燕王!
三個月后,科舉大典正式開始。
鄴城之外,臨時搭建起的巨大考場,延綿數里,黑壓壓的一片,竟聚集了近萬名來自天南地北的士子。他們席地而坐,神情肅穆而激動,等待著發卷的那一刻。
那場面,空前絕后,蔚為壯觀。
就連陳朔親自登上高臺,俯瞰著下方那片由無數求知若渴的眼睛匯聚成的海洋時,心中也感到了一股前所未有的震撼。
他知道,自己做對了。
這一刻,他在天下士林中的聲望,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頂峰。
考試結束,經過數日的緊張批閱,放榜之日終于到來。
整個鄴城萬人空巷,所有人都聚集在張貼著巨大紅榜的廣場之上,翹首以盼。
當主考官念出新科狀元、榜眼、探花三人的名字時,人群中爆發出震天的歡呼。
陳朔在相國府中,看著這份新鮮出爐的名單,臉上也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他決定,明日便在朝堂之上,親自為這三位新科進士授官,將這場科舉盛事,推向最高潮。
然而,就在這個夜晚,一個不速之客,打斷了他所有的好心情。
貂蟬一身黑色勁裝,悄無聲息地出現在書房內,她的臉色,帶著一絲罕見的凝重。
“主公。”她將一卷用火漆封口的密報,輕輕放在了陳朔的案頭。
“‘鳳巢’剛剛傳回的絕密情報。”
陳朔展開密報,只看了一眼,他臉上的笑容便瞬間凝固。
密報上的內容,簡短,卻觸目驚心。
“新科三甲,狀元‘李信’,探花‘王朗’,皆為‘鳳凰’組織核心死士,潛伏多年,其心可誅。”
“砰!”
陳朔一拳砸在案上,堅硬的木案發出一聲悶響。
一股冰冷的怒火,從他心底升起。
好一個“鳳凰”!好一招釜底抽薪!
他們竟想利用自己開創的科舉,將他們的釘子,直接安插到自己的心臟里來!
“主公,是否立刻將他們拿下?”貂蟬的聲音冰冷,帶著殺意。
“不。”陳朔緩緩搖頭,他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打草,只會驚蛇。
他將那份密報壓在鎮紙之下,眼中閃過一絲冷酷的光芒。
“傳令下去,明日授官儀式照舊。但改為朝堂策問,由我親自出題,考察三甲的臨機應變之能,再定最終官職。”
他需要時間,需要三天的時間,來布下一個局,一個能將這些藏在暗處的毒蛇,一網打盡的局。
夜深,賈詡被秘密請入府中。
聽完陳朔的敘述,這位毒士的臉上,非但沒有驚慌,反而露出了一絲殘忍的笑意。
“主公,強行審問,是問不出人心的。”賈詡沙啞地開口,“既然他們想玩,我等何不將計就計,陪他們唱一出更大的戲?”
“設一場陽謀,一場他們明知是陷阱,卻又不得不往下跳的陽謀,逼他們自己,露出馬腳。”
陳朔采納了賈詡的建議。
可一個新的問題,卻讓他感到了深深的憂慮。
他嘗試著用【帝王心術(金)】去窺探那份名單上幾個名字的氣運,卻發現,這些“鳳凰”死士的詞條,竟被一層淡淡的粉色迷霧所籠罩,他的能力,竟無法完全看透,只能模糊地感覺到一絲與常人不同的違和感。
這個“鳳凰”組織,對氣運的研究與應用,已經達到了一個極其高深的地步。
常規的手段,恐怕已經無法應對。
當夜,陳朔再次走進了那座巨大的【國運熔爐】。
他沒有絲毫猶豫,將自己那枚金色的【帝王心術】詞條,投入了熊熊燃燒的國運之火中。
“強化!”
他消耗了部分剛剛從赤壁之戰中攫取來的金色氣運。
爐火轟然暴漲,金光之中,【帝王心術】的符文不斷碎裂、重組。最終,在那枚金色詞條之下,衍生出了一行全新的小字。
【子能力:策問辨心。在特定的問對情境下,可大幅放大對方回答時的情緒波動與氣運變化,洞察其言語之下的真實意圖。】
三日后,鄴城朝堂。
文武百官齊聚,氣氛莊嚴肅穆。新科三甲,身披紅袍,意氣風發地立于殿中,接受著眾人羨慕的目光。
陳朔高坐于主位之上,目光掃過三人。
他沒有問那些之乎者也的經義,反而提出了一個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極其刁鉆的民生問題。
“今,荊州大亂,有十萬流民涌入我北方。三位皆是當世俊才,朕且問你們,如何能用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將這十萬流民安置妥當,并讓他們在三年之內,為我大燕,創造出最大的價值?”
問題一出,滿堂皆靜。
新科榜眼,那個并未被標記的年輕人,沉思片刻,對答如流,提出的方案雖然有些稚嫩,卻頗為務實可行,引得堂上不少老臣連連點頭。
而那位被懷疑的探花王朗,其對策卻處處透著一股“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理想主義色彩,言必稱“天下大同”,看似仁德無比,實則空洞虛浮,完全脫離了眼下的實際,與“太平天國”的教義,竟有幾分如出一轍。
最后,輪到了那位新科狀元,李信。
他上前一步,侃侃而談,其方案之詳盡,邏輯之嚴密,竟比榜眼的更加完善,引得滿堂喝彩。
陳朔卻只是靜靜地聽著,他發動了【策問辨心】。
他敏銳地捕捉到,這狀元在提到如何“約束”流民,如何建立“互保”制度時,其平穩的氣運之中,驟然閃過了一絲極其隱晦,卻又冰冷刺骨的殺機!
就是現在!
“說得好。”陳朔緩緩鼓掌,打斷了狀元的滔滔不絕。
他臉上的笑容,讓那狀元心中莫名一突。
“只可惜,你的方案,全是紙上談兵的謬論!”陳朔的聲音陡然轉冷。
他當場指出了其方案中數個致命的漏洞,每一句都如同重錘,狠狠砸在那狀元的心上。
“你,不是來為國效力的。”陳朔站起身,居高臨下地看著他,眼中再無半分溫度。
“你是來,殺我的!”
“拿下!”
一聲令下,早已埋伏在屏風之后的呂布與典韋,如同兩尊殺神,驟然閃出。
那狀元李信眼見身份徹底敗露,臉上竟露出一抹瘋狂的獰笑。
“陳賊休想!”
他竟猛地一張口,從嘴里吐出一枚早已藏好的,淬著烏黑劇毒的銀針,快如閃電,直射陳朔的面門!
與此同時,他發出一聲尖利的嘶吼。
“圣凰降世,偽龍當誅!”
隨著他的吼聲,朝堂之上,數名看似尋常,正在隨眾附和的文官,竟同時從官袍之下拔出鋒利的匕首,毫不猶豫地,刺向了自己身邊那些毫無防備的同僚!
金殿之上,圖窮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