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幽靈靠港”的第七種說法
- 星海遠征的循環回家之路
- 蠱殤鳶
- 1294字
- 2025-07-20 21:44:16
【檔案編號:EXO-RETURN-07】
【保密等級:絕密,僅限“燈塔—龍骨”聯合委員會查閱】
【記錄人:林鯨,舊港博物館第 4任守夜人,2050.08.03】
一、零點檔案
2050年 8月 2日 00:00,舊港燈塔主控電腦在例行自檢時,從廢棄 13年的“遠星-Ω”頻段里,收到 1幀 12字數據:7E 4C 4F 4F 50 5F 42 41 43 4B 7E
ASCII譯碼:LOOP_BACK
發送時間戳:2035-06-2123:59:59.999
比地球本地時間整整慢了 15年 37天。
信號來源:比鄰星 b半根帆骨上的微型應答機,出廠序列號 YX-13-β。
理論上,該應答機 2032年就已耗盡電量。
二、林鯨的 6次“幽靈靠港”記錄
2035年:濕軍靴、照片、“我欠宇宙的,今晚歸還。”
2039年:碼頭出現 3.7米長、完全干燥的光帆碎片,邊緣燒蝕呈 0.17°弧角,對應比鄰星 b大氣再入角度。
2042年:漁民拖網撈到一枚 2029年生產的舊款潛水表,表盤停格 00:07:11——龍骨藍光首循環時長。
2044年:燈塔基座無端發出一次“中微子握手”回波,能量恰好等于“返航號”理論剩余電池 37%。
2046年:博物館屋頂的航標燈突然轉向 311.7°,持續 14秒,對準比鄰星。
2048年:羅盤(已 23歲)在閉館后獨自跑上燈塔,對著空氣搖尾巴,地面留下一串濕腳印,尺碼 42,左腳略跛——阿舟舊傷。
三、第 7次,也是最后一次
2050年 8月 3日 03:17,林鯨在龍骨下發現第 7件物品:一只鋁鎂合金箱,尺寸 30 cm×10 cm×4 cm,表面有微隕石撞擊痕。
箱內分層上層:
一張全新 128 G量子存儲卡,編號 YX-15。
下層:
一粒 5 mm藍色晶體,光譜與比鄰星 b地表“藍柱”完全一致。
卡片根目錄只有 1個文件:《Return.exe》——運行后,屏幕黑底白字,出現倒計時:15年 00天 00時 00分 00秒
倒計時每秒減 1,但數字并非遞減,而是“閃爍”:15 14 13…… 0 15,循環往復。
四、林鯨的抉擇
博物館董事會要求立即封存箱體,上交聯合委員會。林鯨卻在 03:21把箱體抱進燈塔主控室,插入龍骨光纖接口。
倒計時暫停在“07”。
一行新字符緩緩浮現:“7次靠港,7次拒絕簽收。第 8次,請替我簽收。”
署名:A.Z.(阿舟·舟)
五、簽收協議
屏幕彈出一份只有一行字的協議:“同意者,將在下一次夏至 00:00成為新的‘返航號’龍骨。”
林鯨 32歲,未婚,體檢記錄:右膝金屬釘(17歲車禍),血型 AB-,腦機接口適配度 99.7%。
她在觸摸屏上簽下:Lin Jing指紋+虹膜+心跳波形
倒計時歸零,燈塔所有燈光熄滅。
六、0.17光年的回聲·修正版
同一時刻,比鄰星 b的帆骨應答機重新上電,發出最后 12字節:7E 4C 49 4E 4B 5F 4E 45 58 54 7E
譯碼:LINK_NEXT
信號功率 0.0004 W,僅夠抵達地月系,卻在 4.22光年外被“遠星-Ω”捕獲。
AI日志記錄:“鏈路已建立,下一跳:舊港燈塔,地球坐標 31.2°N 121.5°E,高度 7 m。”
七、附錄:燈塔熄燈后的第 1分鐘
2050年 8月 3日 03:22,舊港全域停電 17秒。17秒后,電力恢復,但燈塔未再亮起。
監控顯示:龍骨藍光最后一次閃爍,拼出摩爾斯:T H A N K S隨后,整座燈塔像被抽走地基,垂直下沉 3.7 cm——恰好是光帆碎片當年的再入角度。
次日清晨,工人在塔基裂縫里找到一張濕照片:林鯨、阿舟、羅盤,一起舉著寫有“NEXT”字樣的風箏。
照片背面,是林鯨的筆跡“簽收完畢。宇宙欠我的,是下一次出發。”
——檔案封存——
2050.08.04,聯合委員會決議:“舊港燈塔永久熄燈,原址改建為‘第 0號星門’。任何收到 LINK_NEXT信號者,均可在此申請成為下一任返航龍骨。”
據說,星門落成那天,羅盤在空地上對著夜空搖尾巴,尾巴的影子落在地面,像一條指向比鄰星的航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