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章 大興安嶺的夏天:在原始森林的呼吸中入睡

大興安嶺是中國最后的原始寒溫帶針葉林,面積相當于整個韓國。這里冬季可達-50℃,夏季蚊蟲如云,熊、狼、猞猁等猛獸活躍,且部分區域仍保留著鄂溫克族獵民的古老禁忌。

在這里露營,不是野餐,而是與荒野簽訂臨時契約。現在,如果你執意挑戰地獄難度……簡單的攻略必不可少。

1、如何合法進入?

(1)官方開放區域

莫爾道嘎國家森林公園:設施完善,適合新手,但需提前預約。

北極村周邊:可體驗極晝現象,夏季需防蜱蟲。

(2)保護區科研許可

向林業局申請,需提交詳細路線、裝備清單,并雇傭當地向導。

(3)絕對禁區

鄂溫克族“烏力楞”(傳統獵區):擅自進入可能觸發獸夾或古老陷阱。

?2、必帶裝備(少一樣=危險)

(1)防寒系統(即使是夏季)

羽絨睡袋(舒適溫標-15℃以下)

防潮鋁箔墊(地面永凍層寒氣刺骨)

(2)防獸裝備

熊鈴+防熊噴霧(比鞭炮有效)

密封食物罐(普通背包會被棕熊撕碎)

(3)生存工具

衛星電話(移動信號覆蓋率<30%)

鄂溫克獵刀(當地鐵匠打造,刀刃刻有驅獸紋樣)

?3、致命威脅清單

(1)失溫癥

夏季夜晚溫度仍可能驟降至0℃,2021年,就有游客因穿短褲露營而導致凍傷截肢。

(2)蜱蟲大軍

每平方米可達300只,攜帶森林腦炎病毒,人員需每2小時全面互檢一次。

(3)熊的拜訪

棕熊會跟蹤食物氣味,2022年,某營地冰箱被拖行800米。

4、緊急應對

(1)遇熊:緩慢后退,避免對視,防熊噴霧對準鼻吻部。

(2)迷路:尋找河流(鄂溫克人沿河而居),用樺樹皮做求救標志。

(3)凍傷:用雪搓發熱(勿直接烤火),嚴重時學猞猁用肚皮保暖。

?5、替代體驗

(1)敖魯古雅馴鹿營地:與鄂溫克獵民同住,安全體驗森林文化。

(2)《額爾古納河右岸》重讀:書中描述的荒野堪比親臨現場。

警告:

鄂溫克諺語:“森林能給你一切,也能收回一切——就看你的呼吸是否與她同步。”

某探險隊留下的木刻警告牌:“記住:你只是苔蘚上的一粒塵埃,別妄想成為這里的主人。”

以下,就是我的世界探險筆記之大興安嶺的夏天。時間:2023年7月。

Day1:踏入綠色禁域

我來到大興安嶺的時候是夏天,積了半年多的雪已經融化。當吉普車在莫爾道嘎的碎石路上拋錨時,鄂溫克向導阿廖沙正用獵刀削著一根白樺枝。

“車不喜歡這里,”他把樹枝插在引擎蓋上,“但馴鹿會帶我們進去。”傍晚扎營時,我發現他說的“帳篷”是就地取材的——用樺樹皮搭成的斜仁柱,縫隙里塞著曬干的苔蘚,聞起來像沉睡千年的圖書館。

Day2:蚊蟲的盛宴

正午的陽光下,防蟲網外黑壓壓的蜱蟲像沙塵暴般撞擊。阿廖沙點燃某種草藥,煙霧中蜱蟲雨點般墜落。

“鄂溫克人說這是森林的考驗,”他指著我的手臂,那里已經腫起十幾個包,“通過了,你才算活物。”夜里被奇癢驚醒,發現三只蜱蟲正排著隊鉆進我的睡袋接縫處,像一支微型鉆探隊。

Day3:熊的到訪

凌晨被沉重的腳步聲驚醒。透過樺樹皮的縫隙,我看見一頭棕熊正在翻弄我們的背包。

阿廖沙突然吹響骨哨,熊愣了幾秒,竟像犯錯的孩子般慢慢后退。“它認識這個,”他晃著刻有獸紋的哨子,“我祖父的祖父用它召喚過熊族。”天亮后檢查一番,發現熊只帶走了密封罐里的蜂蜜,卻把魚干整齊地碼在石頭上。

Day4:告別之禮

拔營時,我驚奇的發現帳篷底的苔蘚復活了,嫩綠的新芽穿透防潮墊。

阿廖沙跪下來用指尖輕觸地面:“大森林在收租金。”回程路過一條小溪,水底沉著半塊生銹的汽油罐,那是上世紀伐木隊留下的。阿廖沙突然把它撈起來裝進背包:“該帶些東西回去,讓族人記住文明令人生厭的形狀。”

后記:現在每次開冰箱,那股混合著苔蘚、樺樹皮和獸脂的氣息就會撲面而來。阿廖沙寄來的包裹里有一塊琥珀色的樹脂,里面封著一只正在產卵的蜱蟲。包裹里面還有一張紙條:“下次來帶著它,森林會以為你是回家的小蟲。”

而我此行得到的紀念品則是左手腕上一圈淡綠色的印痕——那是大森林苔蘚在我皮膚上生長過的證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吐鲁番市| 黎川县| 开原市| 会同县| 南通市| 宿州市| 南宁市| 临桂县| 台前县| 金塔县| 东兰县| 大邑县| 比如县| 甘孜县| 汪清县| 新竹市| 海林市| 黑水县| 许昌县| 瑞昌市| 尚志市| 吴堡县| 汤阴县| 伊宁县| 德兴市| 曲松县| 修武县| 丹阳市| 靖宇县| 长兴县| 伊川县| 德安县| 广丰县| 靖安县| 沾化县| 井陉县| 凤山市| 同德县| 长兴县| 奉化市| 桦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