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推敲劍訣意 真人解困惑
- 西游:從茍在斬仙臺到斬圣真君
- Schierke
- 2035字
- 2025-08-24 00:28:44
陸抗則是微微一笑,風度翩翩的連忙見禮:
“呵呵,呂真人,不知還有何指教乎?”
呂洞賓聞言則是連忙擺擺手,賠笑道:
“陸真君,先前多有失禮,還請陸真君大人不計小人過乎。”
陸抗聞言毫不在意,反而調(diào)侃道。
“哪里,在下怎么敢,倒是還沒給呂真人賠罪呢,話說回來,先前在下侍奉老君身旁,不知從哪摸索出一本劍訣,如今回想起來,或許便是呂真人的呂祖純陽劍了。”
“在下真是不小心,唉,沒有料到老君連呂真人的劍訣都有收納....”
呂洞賓聞言頓時慌得語無倫次,趕忙打圓場,話里卻有一絲對于太上老君能收納到自己的呂祖純陽劍的自豪。
當然,不論是陸抗還是呂洞賓,都不愿意點破此事罷了,堂堂太上老君,怎會收入如此小輩之法?
不過是陸抗借這關(guān)系掩蓋寶符箓,而這呂洞賓又渴望聽到這般略有工委他的解釋。
“哈哈哈哈哈哈,原來是一場誤會!”
“老君高徒得這劍訣,也是我呂洞賓的福分啊!”
“在下方才離了五莊觀,忽覺與陸真君頗為投緣,左右無事,便想隨真君前行一番,順便也可一路論道,相互印證一番,不知真君可愿與貧道同行?”
“在下那劍訣雖不入老君之眼,但是陸真君若是不嫌在下之法拙劣,在下便完整的注解一番,好令陸真君更得體會。”
陸抗聞言,心中微動。
呂洞賓乃八仙之首,成名已久的劍仙,其實力高深莫測,見識廣博,若能得他同行,自是求之不得的助力與向?qū)А?
那呂祖純陽劍,自己也沒有系統(tǒng)修煉過,但是多一番手段也是極好。
而且方才論道,雙方皆有所得,正好可繼續(xù)深入交流。
于是陸抗欣然應(yīng)允:
“真人愿屈尊同行,晚輩求之不得!一路上正好可向真人請教!”
“哈哈,甚好!陸真君何必如此客氣,你我道友相稱即可!那你我便同行一程!”
呂洞賓朗聲一笑,顯得頗為暢快,對于老君高徒不擺架子這一點很是受用。
兩人遂駕起云頭,離了萬壽山境地,一路朝著祭賽國方向而去。
云路之上,清風拂面。
兩人談及方才鎮(zhèn)元子所述地仙之道,又論及劍修之法、人間善惡、三界奇聞,倒是越聊越是投機,陸抗深感獲益匪淺,呂洞賓也對陸抗的見解和悟性頻頻頷首。
呂洞賓見陸抗目光中仍存有對地仙之道的思索回味,便微微一笑,主動將話題引開,以期讓其開闊視野:
“陸真君,觀你方才論道,見解非凡,于修行之理已初窺堂奧。可知這天地間,萬法皆通,地仙之道重‘承載’,而吾所修之純陽劍道,則重在斬斷。”
陸抗聞言,果然被吸引了注意,本就想好好研習一番那呂祖純陽劍,不由得好奇問道:
“真人所言斬斷,可是指斬妖除魔,無堅不摧?”
在他想來,這位呂真人劍仙之名震動三界,其劍法必是凌厲無匹,攻伐第一。
呂洞賓卻搖了搖頭,朗聲一笑,其聲清越如劍鳴:
“非也,非也。真君只知其一,未知其二。吾之純陽劍法,首重并非斬外魔,而是斬內(nèi)魔。其精要,在于‘道劍’與‘法劍’雙修并舉,缺一不可。”
“道劍?法劍?”
陸抗喃喃重復(fù),這兩個詞他似在某些道藏中見過,卻從未深究。
“正是。”
呂洞賓神色稍斂,顯出幾分鄭重,
“所謂‘道劍’,乃無形之劍,是慧劍,是心劍。”
“其鋒所向,非血肉之軀,而斬修者內(nèi)心之貪、嗔、癡三毒,斷諸妄念執(zhí)著、無明煩惱。”
“此劍鋒芒內(nèi)斂,常鎮(zhèn)靈臺方寸之地,當時時拂拭,不使染塵。若能修得此劍澄明,則道心堅固,邪念難犯,心境澄澈若琉璃,方可映照大道真諦,不惑于外物,不擾于內(nèi)魔。”
“斯乃純陽劍道之根基,失此根基,縱“法劍”再利,亦如無根之萍,終難臻化境,甚或墮入魔道,反為力所驅(qū)。”
言至此,呂洞賓略作停頓,容陸抗稍加思忖,繼而并指成劍,凌空虛劃。
雖未運半分法力,卻自有一股凜然劍意已彌漫四野開來。
呂洞賓這才緩緩復(fù)言道:
“至于‘法劍’,乃有形之劍,是謂術(shù)劍,亦為殺伐之劍。”
“以無上玄功煉劍成炁,煉炁化神,御劍飛行,變幻無方,出入青冥。”
“此劍既出,煌煌如日,純陽正氣沛然奔涌,無可抵御;能斬世間邪魔,破諸陰穢法術(shù),護道衛(wèi)善,滌蕩乾坤。真君所想之斬妖除魔、無堅不摧,實乃‘法劍’之功。”
“然其威能之強弱,變化之精粗,全然根植于‘道劍’修為之深淺。心性愈是澄明純粹,‘法劍’所御天地正氣便愈顯磅礴,運用亦愈加圓融無礙。”
陸抗聞之,心神激蕩,恍若推窗見月。
往日只知求神通威能,卻從未如此分明了悟:內(nèi)修心性與外顯神通,竟如此緊密相連,又主次昭然。
“故而。”
呂洞賓慨然總結(jié),目光如電,直照陸抗,
“純陽劍道,實為性命雙修之功。”
“以‘道劍’養(yǎng)性,以‘法劍’護命。性功成,則元神純陽,超脫生死;命功就,則神通廣大,濟度眾生。二者猶如車之雙輪、鳥之兩翼,相輔相成。”
“若只重修‘法劍’而輕‘道劍’,便是舍本逐末,易入歧途,法力愈強,心魔愈盛,終遭反噬;若只空談‘道劍’而不修‘法劍’,則猶紙上談兵,臨陣無措,何以護道?何以積功?”
言至此處,語氣中不由帶得幾分傲然與期許:
“吾師顓頊帝駕前禮部尚書,都天大法主曾言。”
“慧劍成名,斬盡煩惱;法劍成用,斬盡妖魔。正是此理。”
“陸真君,在下唐突一言,日后無論修行何法,,亦須至純至靜之心,方能駕馭自如,切不可忘‘內(nèi)外兼修,道法并舉’八字。謹記,謹記。”
陸抗聞言,如同醍醐灌頂,不由得停下身形,對著這位呂真人深深一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