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鎮(zhèn)元傳地仙之道
- 西游:從茍在斬仙臺到斬圣真君
- Schierke
- 2148字
- 2025-08-23 00:00:00
鎮(zhèn)元子微微輕拂仙須,似笑非笑的看向陸抗。
陸抗聽聞,面不改色。
“回稟鎮(zhèn)元大仙,大仙慧眼如炬,此物非在下所得,乃太上老君托在下奉禮于大仙!”
鎮(zhèn)元子聞言淡然一笑,將那根桃木枝箭拿近些繼續(xù)端詳了一番,再言道。
“那可就奇了怪了,那老君也算是本尊之友,本尊倒是知其煉丹之法舉世無雙,怎不知那老君還有這番手段乎,連這種絕跡之寶都能尋到乎?”
陸抗聞言,心中一咯噔,沒想到拖大了。
好在鎮(zhèn)元大仙似乎對這桃木箭枝更感興趣,沒有繼續(xù)追問下去。
見鎮(zhèn)元大仙還算滿意,陸抗這才稍稍松一口氣。
鎮(zhèn)元子手持那桃木箭枝,良久,方才抬眼看向陸抗。
“陸抗,本尊聽座下清風(fēng)所言,汝似乎有受那凡俗香火的供奉?”
陸抗聞言不敢怠慢,連忙躬身道。
“大仙謬贊,小子愧不敢當(dāng)。先前協(xié)助村中凡人不過是循本心而行,非圖那供奉香火?!?
哪知鎮(zhèn)元大仙話鋒一轉(zhuǎn)。
“莫要緊張,此非壞事也,不過汝可知,此法亦暗合我地仙一脈駐守人間,福澤一方的根基之義?!?
陸抗頓時一激靈,趕忙答復(fù)。
“地仙之道博大精深,小子雖心向往之,卻始終不得其門而入,今日得見大仙,已是天大的緣法。”
鎮(zhèn)元子微微一笑,將那桃木箭枝遞給清風(fēng)小心收好,復(fù)又踱步回到殿中主位,卻不就坐,只是負手而立。
他目光掃過陸抗與呂洞賓,緩緩開口。
“呂洞賓,你師承都天大法主,劍訣通玄,逍遙物外。然可知天地之大,道法萬千,并非唯有飛升九天、超脫五行方是正果?”
呂洞賓聞言也是一個激靈,思來想去,終究還是并未回答,只是模棱兩可回復(fù)道。
“回稟大仙,小仙修為淺薄,不敢妄自揣測大仙之意。”
鎮(zhèn)元子聞言微微失望,轉(zhuǎn)而問道陸抗。
“陸抗,汝雖舉得動那神珍鐵,卻并未與老君有師徒之福,令本尊百思不得其解?!?
“故而本尊倒是想問問汝,汝既性子頑劣,那可對這地仙之法有何見解?”
呂洞賓聞言,神色一肅,知道鎮(zhèn)元子此問非同小可,亦凝神靜聽。
陸抗則也凝神思索片刻,恭聲答道:
“回大仙,小子淺見,曾在古籍中覽得,地仙者,居于名山洞府,福地洞天,避世清修,得長生不死,然未悟大道全功,未能了生死,劫至或需避讓,或需外丹相助,乃仙道之中乘?;蛴钟性?,地仙乃神仙之基,駐世積功,待功行圓滿,亦可飛升上界?!?
鎮(zhèn)元子聽罷,不置可否,目光似乎穿透了虛空,轉(zhuǎn)向不遠處庭院之中那株若隱若現(xiàn),散發(fā)著氤氳靈氣的人參果樹,悠然道。
“此說亦對,亦不全對。世人乃至許多天上仙真,皆視我地仙一脈為駐世長生之法,或為飛升之階梯,或為避劫之權(quán)宜。殊不知,地仙之道,其根不在長生,而在厚德,其果不在飛升,而在承載?!?
“承載?”
陸抗與呂洞賓同時露出思索之色。
“然也?!?
鎮(zhèn)元子頷首,繼續(xù)娓娓道來。
“天地人三才,人居其中,承上啟下。”
“天仙者,感悟天道,超脫而行,逍遙自在;鬼仙者,陰中超脫,神象不明;神仙者,煉形成氣,陽神出眾;人仙者,修真之士,不悟大道,止于小成。而我地仙一脈,乃是以大地為基,以山川為脈,以眾生為念,行承載之功?!?
他聲音平和,卻字字如黃鐘嗡鳴,敲擊在陸抗心間:
“大地厚德載物,生養(yǎng)萬物而不居功,孕育萬靈而不矜德。地仙之道,便是效法大地之德。居于洞天福地,非為避世,乃為鎮(zhèn)守地脈,調(diào)理靈機;避世清修,非為獨善其身,乃為減少因果纏擾,更好履行守護之責(zé);積功累德,非僅為己身劫數(shù)或飛升資糧,更是為了反饋天地,滋養(yǎng)萬物生靈......”
聞言,陸抗心中忽然涌現(xiàn)一股明悟,抬頭看向鎮(zhèn)元子。
鎮(zhèn)元子見此,則是眼中一亮,似乎期待著什么,示意陸抗出言。
陸抗也是心中一喜,抱拳一禮,恭恭敬敬,聲音敞亮。
“故而,地仙之長生,源于與大地共生,與一方水土氣運相連。地脈靈機不竭,則地仙生機不絕。然,此長生亦有責(zé),地脈若有損,眾生若有劫,地仙亦受其累,需挺身而出,平劫消厄。此為得之地母,還之蒼生?!?
“小子不才,卻聽聞太上老君所撰《道德經(jīng)》云‘多言數(shù)窮,不如守中’。地仙者,不升九天,不墮九幽,居三界之中,承天地之厚德。吾道以‘守中’為根:不慕飛升之速成,不溺凡塵之濁欲,持中和之氣,養(yǎng)先天之本?!?
陸抗言罷,頓時一副惶恐之樣。
“小子淺見,斷不敢妄言地仙大道,所言不過是井中窺天之語,大仙莫要責(zé)怪”
“而先前偶得老君垂憐,實屬僥幸,如今又借此關(guān)系在大仙面前論道,小子真乃三生有幸乎?!?
鎮(zhèn)元子聞言,正欲開口夸贊,卻又聽聞后半句,則更是目光湛湛,微微頷首地看著陸抗,
“不錯,不錯,老君這老眼,倒是和先前一般?!?
“汝在人間行善,受百姓香火,可知那香火并非僅是愿力,更是一份托付與因果?你享其香火,便需承其福祉安寧之責(zé)。此意,與地仙之道,已有幾分暗合。”
陸抗聽得心神震動,如醍醐灌頂。
他先前解困那村中之禍,乃出于本心憐憫,雖知有香火愿力加持,卻從未深思其背后所蘊含的沉重責(zé)任。
此刻經(jīng)鎮(zhèn)元子點破,頓覺以往認知淺薄,乃井中觀天。
一條更為宏大的大道畫卷似乎在眼前緩緩展開。
呂洞賓亦是聽得目眩神迷,他師承之道,講究超脫逍遙,雖也積功累德,但核心在于自身超脫。
而鎮(zhèn)元子所闡述的地仙之道,卻將自身與一方天地,萬千生靈緊密聯(lián)系,一損俱損,一榮俱榮,這種厚重的承載與責(zé)任,令他感到一種別樣的震撼與敬佩。
“大仙之言,真是振聾發(fā)聵!”
陸抗由衷贊嘆,深深一揖,
“小子受教了!以往只知追尋神通法力,或羨慕仙道逍遙,卻不知仙道之中,尚有如此厚重磅礴,與蒼生共呼吸之大道!”
鎮(zhèn)元子見陸抗眼中光彩熠熠,知其確有所悟,心中喜愛之意更甚。
他沉吟片刻,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