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鳳姐丟了神
- 紅樓之青玉案
- 驚鴻弄玉
- 2044字
- 2025-08-23 16:00:00
林寅問道:“我好不容易回來一趟,鳳姐不如坐坐再走?”
王熙鳳嫵媚笑道:“那就依你,我再小坐一會。”
林寅帶著眾人去了師爺小院,與金釵們圍坐一圈。
“好探春,書局這里的事兒如何了?”
探春笑道:“已經開張了,只是才剛開業,生意尚不算興旺。
招募寫手的帖子,我已叫丫鬟們貼出去了,眼下已說定十幾個寫手,內中倒有一個,還算有些真本事”
林寅愛才心切,趕忙問道:“怎么個本事,叫什么名?”
探春說道:“是個山東的落魄秀才,科甲不順,屢試不第,叫蒲耐恩。
來京城說是找個門路,想當幕僚,但干了一段時間便干不下去了。
后來見了咱貼的告示,便應下了書局的活計,替咱們著書。”
林寅聞言,這倒是個奇特的名字,似曾相識,能讓探春覺得有才,那此人想來有些能耐。
“他都寫的什么書?”
探春說道:“他原先在山東,收集了許多民間的神鬼故事,寫了一個小合集,我也瞧了瞧。
雖然只是匯編,也沒有潤色,但著實寫的好,我自作主張,便把他的書買下來了。”
林寅聞言,這豈不是《聊齋》的前身?只是沒有潤色,還只是民間故事匯編的版本。
“好探春,你做得對,買的好!快取來我瞧瞧。”
探春閃爍著俊俏眼眸,笑道:“是老爺教得好,老爺說,人才比書更金貴,我就記下了。
我開了尋常文人三倍的價錢,跟他簽了契書,沒讓他去寫噱頭文,只因他的神鬼故事真真是極好的。”
探春說罷,讓丫鬟侍書去把蒲耐恩的書取來。
林寅看了看,文筆不如《聊齋》,思路也有所不同,不過也好理解。
畢竟聊齋也是民間神鬼故事匯編,想干這個事情的古人并不在少數。
只是從留存和質量上來說,蒲松齡的《聊齋》保存下來了,并不代表只有他一個人有過類似的思路。
實際上,《水滸》、《三國》、《西游》這些題材,在元明清三朝,都不乏其他人的創作和改編。
只是施耐庵、羅貫中、吳承恩他們寫得最好,保存的也最好。
林寅贊嘆道:“寫的很好,當真是好書,好探春,你可知道他住哪里?”
探春熟知林寅心意,因此早已安排妥當,笑道:
“他是走水路從山東到天津衛,然后進的京,如今住在京郊。”
林寅想到,這不就與我那四水亭相隔不遠?看來后續要專程拜訪一趟。
“那我到時去找他,探春你這事辦得好!”
探春聽他夸得懇切,抿嘴笑了笑道:
“老爺有心拜訪,這是他詳細的住處,省得老爺去了京郊還要打聽。”
探春讓侍書,遞過了早已備好的紙條。
林寅取了過來,心中甚是激動,這書局要做起來,就得有越來越多的這般文人墨客。
若是沒有長期的高質量內容支撐,光靠噱頭文是走不遠的。
鳳姐兒的鳳眼,略帶困惑,問道:“寅兄弟,如何得空跑去京郊了?”
“諸子監給了歷事,過去做三個月亭長。”
王熙鳳聞言,有些驚喜,也有些為難,因為她也打算過些日子,去京郊一趟。
想到能與林寅單獨相處,不免有些期待。可又礙于璉二奶奶的身份,多少有些不便。
鳳姐兒愣愣出神,可不自覺的仍是脫口而出說道:
“過些時日,我也要去京郊一趟,咱列侯府田莊的帳還有很多疑點,得實地去瞧瞧。”
王熙鳳說罷,這才反應過來,自己如何這般不矜持,竟主動邀約林寅。
可話一出口,眾人皆看了過來,王熙鳳見她們這般,心里一股不服輸的勁兒,更被挑了起來。
說了就說了唄,我又沒做什么見不得人的事兒,只能以此慰藉自己。
可林寅直直看著自己的目光,自己那些心思,在他面前仿佛如同剝光了似得,一點不剩。
精明好強的王熙鳳,畢竟也只是一個女人。
此刻在林寅面前,強撐著鎮定,抿了抿粉唇,將雪膩脖頸后的長發往前撩了撩。
遮蓋住了腮紅的臉蛋和滾燙的耳根。此刻那嫵媚面容,紅如晚霞,當真明艷動人。
“那正好了,去的時候,鳳姐姐你與我知會一聲。咱一同去瞧瞧。”
王熙鳳原本以為自己可以很好拿捏彼此的關系,但這時失言,已讓她有些怦然心動,局促不安。
王熙鳳此時心中已沒了主見,慌不擇路,便想著離開,匆匆說道:
“去的時候,我差小廝興兒去與你說。好了,如今天色已晚了,再不能久留了。
寅兄弟,老太太好幾次談到你,畢竟妹妹們都在列侯府。你若得空,不妨去見見老太太。”
“好,那不如約在明日?”
“那我回去與她們說一聲,早早安排,免得怠慢了寅兄弟。”
王熙鳳說完,提起她的那鳳凰牡丹襖裙,便起了身,步履匆匆的離開列侯府。
上了馬車,回憶起今日場景,原本一切都還好好的。
偏生這寅兄弟一回來,就亂了套,丟了神,事到如今,還是粉腮嫣紅,心跳砰砰的。
王熙鳳兀自罵道:“該死的短命鬼,活冤家!”
待王熙鳳走后,林寅懊惱的說道:
“不是說了,這個鳳姨娘的頑笑不能亂開,這會子多尷尬。”
紫鵑笑道:“可這事兒已經在府里傳開了,從前我也壓著,可悠悠眾口終究是堵不住的。”
金釧笑道:“都是女兒家的,這還有什么看不明白的。璉二奶奶也是有意的。”
林寅見黛玉在旁,便繼續說道:“不管如何,她是有夫之婦,這樣多少不大合適。”
小紅說道:“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誰又守著誰一輩子呢?”
晴雯聞言,心中大不舒服,立起眼睛便罵道:
“你若是沒有守著主子爺一輩子的念頭,你也不配進屋里伺候主子爺。你早早的散了,撿你的高枝,遠遠呆著去!”
小紅趕忙解釋道:“我不是說咱老爺,我是說璉二爺和璉二奶奶。”
黛玉聞言,心中更是酸楚,淚水已在眼眸打轉,幾欲奪眶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