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路遇到了劉備,曹操擺手,讓隊伍停了下來,親自來到劉備三人的面前,翻身下馬,“玄德兄,想不到你也要走,不如暫且止步,你我暢飲一番。”
劉備點了點頭,拱手道:“曹公盛情,備恭敬不如從命。”
兩人在路邊,席地而坐,曹仁命人從車上搬來了一壇酒,當即擺下。
“玄德何故離去?”曹操舉杯問道。
劉備輕嘆,眉宇間滿是憂色:“諸侯人心渙散,討董之事難成矣。”
曹操冷笑一聲,飲盡杯中酒,又自斟一杯:“這只是表象,其實還有更大的危機。”
“愿聞其詳。”
曹操目光變得深邃:“諸侯各懷私心,互相傾軋,這才是真正禍亂天下的根源。今日劉岱殺橋瑁無人制止,明日就有人敢殺劉岱。弱肉強食,毫無信義可言!長此以往,天下將陷入永無寧日的混戰!”
劉備聞言一震,手中酒杯微微傾斜,酒水灑出些許。
曹操繼續道:“我是不愿再與這些人為伍。討董需要的是真正的同盟,而非各懷鬼胎的暫時聯合。”
“曹公所言極是。只是離開之后,有何打算?”
曹操回答的斬釘截鐵,“募兵買馬,積蓄力量。”他轉身看向劉備,眼中閃著灼人的光芒,“玄德兄,亂世已至,唯有強者方能平定天下。而這個強者,未必就出自名門望族。”
劉備又是一震,隱約感到曹操話中有話。
“玄德兄,今日一別,不知何日再會。但愿再見之時,你我仍能同席共飲。”
劉備鄭重拱手:“曹公放心,討董扶漢之志,備永不敢忘。”
曹操點頭,討董之初,他也是一心為了除賊扶漢,可是現在,曹操的心里隱隱有了些不一樣的東西。
就拿劉備三人來說,一心除賊,劉備還是漢室后裔,可這么多諸侯,誰把他們放在眼里?
劉岱殺了橋瑁,盡管有人指責,卻誰也拿他沒有辦法,亂世爭雄,實力遠比大義更重要。
從這一刻開始,曹操已經萌生了自己創業當老板的想法,今后,他注定要從給漢室打工,變成給自己打工!
…………
在秦義的提醒下,呂布邀請黃婉和何颙幫著安定民心,處理洛陽的政務,而接下來,他和呂布,則分別前往汜水關和虎牢關。
呂布去見華雄,秦義則帶著荀攸去見徐榮。
策馬走在路上,荀攸好奇的問道:“秦主簿,莫非你早有除董之心?”
秦義頷首,“公達不是外人,董卓所為,罄竹難書,吾深恨不已,也是我一再勸說呂將軍,終讓他下定了決心與董賊反目。”
荀彧恍然,“原來如此,難怪當日你不惜冒險去廷獄見我。”
秦義自嘲一笑,“我能力淺薄,驟聞董卓要火燒洛陽,行那殘暴之舉,一時束手無措,便想到了你。”
“為何你篤定我會幫你?”
“就憑你敢密謀行刺董卓,便足矣!”秦義語氣肯定的回道。
荀攸無奈苦笑,“其實,我和昔日的曹孟德一樣,并未真的做了什么,若能殺掉董卓,縱使丟了性命,倒也值得!”
曹操說是行刺,其實啥也沒干,掏出七星刀,就乖乖獻給了董卓,連和董卓比劃的勇氣都沒有。
不過當時即便呂布沒有闖進來,曹操究竟敢不敢動手,秦義也說不準。
那畢竟是相府,一旦把董卓給殺了,曹操還能活著離開嗎?
說話間,虎牢關已近在眼前。
關門前,守軍森嚴。秦義表明身份后,守兵匆匆入內通報。不多時,關門緩緩開啟。
“徐將軍有請。”
虎牢關內,士兵操練聲不絕于耳。秦義仔細觀察,發現徐榮治軍嚴謹,部隊秩序井然,與董卓其他部下的放縱截然不同。
進入議事廳,徐榮已等候其中。他身材高大,面容剛毅,眼角已有細密皺紋,但目光如炬,不怒自威。
見了秦義,徐榮自然不覺意外,但是看到荀攸,他卻稍稍有些驚訝。
下意識便脫口問道:“公達不是被關進廷獄了嗎?”
荀攸趕忙解釋:“徐將軍,我能脫困,全賴秦主簿相救,現在呂將軍已經和董卓徹底反目,我二人此番前來,自然是將實情相告,盼將軍與我等共救天子,匡扶社稷!”言語間,對秦義的感佩之情溢于言表。
徐榮凝視兩人良久,仍舊有些疑惑,“呂布……果真與董卓反目了?”
“千真萬確。”荀攸肯定道,隨即壓低聲音,“董卓暴虐,視朝廷如無物,待百官如草芥。文略動之以情,曉以大義,終使呂將軍幡然醒悟,知其繼續追隨董卓,不過一鷹犬耳,終無善果。如今,呂布已殺了郭汜明志,更聯絡了左將軍皇甫嵩、以及京兆尹蓋勛等忠義之士。”
對呂布,荀攸并不是多么敬重,甚至幾次想要直呼其名。
對此,秦義并不在意。
輔佐呂布,對擁有現代靈魂的秦義來說,就像在公司上班一樣,他并不會像高順那樣把命賣給呂布!
看向徐榮,秦義正色勸道:“徐將軍,我知道你之前并非是甘心追隨董卓,而是董卓挾持天子,掌控朝堂,將軍不得已而為之,現在董卓的十幾萬西涼兵,已成了孤軍,除賊興漢,正是天賜良機,還望將軍莫要遲疑。”
徐榮陷入了沉思,他并非董卓嫡系,對董卓的許多作為早已心存不滿,只是礙于其權勢與朝廷大義的名分,不得不虛與委蛇。
荀攸觀其神色,知他已心動,便趁熱打鐵道:“徐將軍,董卓之罪,罄竹難書。漢室傾危,正需忠臣良將奮起匡扶。將軍手握重兵,鎮守虎牢要隘,一舉一動,關乎天下大勢。若將軍能在此關鍵時刻,助呂將軍一臂之力,必能彪炳史冊,為萬民所景仰!此乃大義所在,亦是將軍棄暗投明,保全功名與部眾的唯一坦途!”
他言辭懇切,句句敲在徐榮心坎上。徐榮深吸一口氣,目光掃過荀攸殷切的臉,又看向眼神坦蕩的秦義。
良久,徐榮猛地一拍案幾,霍然起身,決然道:“好!今日得公達先生與秦主簿指點迷津,徐榮豈敢再惜身茍且!愿以社稷為重,助呂將軍、皇甫將軍共誅國賊,匡扶社稷!”
此言一出,屋中氣氛頓時一松。荀攸與秦義相視一眼,皆看到對方眼中的欣慰與振奮。
“徐將軍深明大義,實乃國家之幸!”荀攸長揖到底。
秦義亦鄭重行禮:“有將軍相助,大事必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