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時間向后,寒門再難出貴子
- 都重生了誰還追校花啊?
- 精神病院陳主任
- 2159字
- 2025-08-01 13:04:33
人有時候就是很固執(zhí)。
難怪有句俗話叫做“不撞南墻不回頭”,人真要撞一次南墻了才知道疼。
余安已經(jīng)放棄勸說石浩了。
如果他遇到的真是他的真命天女,那也沒什么好說的,那就祝他幸福吧。
上課鈴聲響起。
老班肖志文龍行虎步走到講臺。
“上課。”
“老師,好~~~~”
肖志文擺擺手,示意坐下,然后道:“我剛接到通知,第九屆新概念作文大賽報名開始了,學校上面要求高三每個班都要組織學生報名。”
“參加這個比賽一是鍛煉大家的作文能力,發(fā)散思維,如果能晉級復賽最好,對于晉級的學生,學校可以報銷來回食宿。”
“你們想報名的話,就找學習委員登記一下,然后找他領取萌芽官方報名申請表。”
“我希望大家積極踴躍報名參加。”
他話音落下,班級里反應平平,許多人臉上始終是無動于衷的樣子。
確實,對大部分學生來說報名參加新概念作文吸引力不大。
因為這個大賽太困難了,要跟全國作文優(yōu)秀學生同臺競技,不是所有人都有信心的。
特別是對二十一中這樣的普通高中學生來說,根本沒有什么優(yōu)勢,大概率初賽都過不了。
肖志文暗嘆了一聲,搖搖頭,便索性開始上課。
課后,肖志文離開后,學習委員謝朵走上講臺。
“有誰要報名嗎?”
班級里,有的人在趴桌睡覺,有的在教室后面追逐玩鬧,沒有一個人回應。
謝朵站在臺上有些尷尬,要是沒人報名,她該怎么向班主任交代?
那就只能自己上咯。
其實她也不想報名,但要是一個人都不報名,有點難看。
“我報名。”
忽然,有一個聲音在教室后面響起。
謝朵欣喜地看過去,說話的人正是余安。
哎!有人報名了!
“余安你要報名是吧?來我這里登記一下,領報名表。”謝朵高興道。
“老余,你要報名?那比賽想要拿獎太難的啦,浪費時間。”石浩搖搖頭。
“就當是給自己一個鍛煉的機會吧,能拿獎最好,拿不到也無所謂,又沒有損失。”余安聳聳肩道。
他起身走到謝朵的座位,謝朵已經(jīng)準備好登記表,簽名,然后領取報名表。
“余安加油喲。”謝朵勉勵一句。
既然有人報名了,那自己就不用寫了,開心。
余安笑了笑,領了報名表回到座位,再仔細看一下報名表。
報名表格是《萌芽》官方下載的,上面有個人信息,還有一些賽制信息。
比賽總共分為初賽,復賽兩個部分,初賽基本就刷了九成九的參賽者,能參加復賽的人都是頂尖寫作人才。
初賽不限題目,不限體裁,完全可以自由發(fā)揮,但要想在一眾文章中脫穎而出,那就得有點特色才行。
該寫什么呢?
余安撓撓頭,回想這些年寫過的文章。
他對財經(jīng)時政評論文比較擅長,如果要玩古文花樣,肯定玩不出來的,沒那個本事。
忽然,他腦海里閃過一個人。
劉媛。
就是那個北大寒門才女,參加過《超級演說家》的嘉賓,一篇演講稿《寒門貴子》成為節(jié)目冠軍演講稿。
余安那時還有幸采訪過她,在節(jié)目爆火后,她順理成章的爆紅成名,創(chuàng)建自己的圖書電商公司,年銷售過億。
當時為了采訪她,余安可是來來回回看了很多遍她的冠軍稿子。
她的文字和演講很有沖擊力,引發(fā)全網(wǎng)討論熱議,有人不認同,也有人贊同。
可不管觀點如何,她的目的確實達到了。
她要的就是個爆火,爆火才是后面她創(chuàng)業(yè)成功的基石,至于網(wǎng)絡的議論,那就是她基石的一部分。
對于搞輿論的余安來說,這一招確實很妙。
余安想了想,在草稿紙上寫下自己的題目,《時間向后,寒門再難出貴子》
確定題目后,余安一邊回想劉媛稿子里的內(nèi)容,提煉她演講稿的起承轉(zhuǎn)合,解析其中精神,細節(jié)表述,再結(jié)合自己的真實經(jīng)歷,寫一份內(nèi)容簡要。
兩人的出身都是非常相似的,只不過一個是在北方,一個在南方而已。
余安祖上三輩都是農(nóng)民,父親余建國從農(nóng)村出來,還在工地做過一陣子農(nóng)民工,后來經(jīng)人介紹才去了造紙廠,變成了進城務工人員。
而母親劉丹琴文化水平不高,也不懂操作機器,因為實在找不到工作才去市場盤了個攤子賣菜。
余安就是在這樣的社會底層家里成長的,對底層社會是怎么樣的非常清楚,也非常深刻。
寫下了內(nèi)容簡要后,余安拿出另一張草稿紙,開始寫正文。
用劉媛作品的骨干,填充上屬于自己的經(jīng)歷血肉,余安用更犀利的文字,細細描述著,為何時間越向后,寒門越難再出貴子的由來。
他預想過,如果這篇文章要是入選復賽,肯定會遭到非常多的議論,批評。
但無所謂,這同樣也不是余安的目的。
他和劉媛的目的其實是一樣的。
這一寫,就是整整一節(jié)課,寫完草稿后,余安對文章內(nèi)容稍作修改,再通篇復讀兩遍,這才露出滿意的笑容。
哎,也不知道這篇文章能不能入選。
畢竟這么犀利直接的揭露問題,在這個傷春悲秋的年代里,是非常罕見的。
這個年代流行什么?
流行的是韓涵,小四那樣的文章,特別是小四的風格,實在讓人難繃。
根據(jù)余安的觀察,這和港臺,日韓以及西方文化沖擊有非常深的關聯(lián)。
因為這個年代港臺劇,音樂,風靡國內(nèi),本子動漫在年輕一輩流行,韓娛男團女團吸引大量國內(nèi)粉絲,西方文學作品,影視,價值觀大舉侵入國內(nèi)方方面面。
這些元素在國內(nèi)交織,震蕩,沖撞,與本土世俗價值觀強烈碰撞著。
許多人都沉浸其中,對最根本問題失去了關注。
余安不期望這篇文章會有什么影響,但只要寫了,或許就會被人看到。
余安搖搖頭,輕笑一聲。
自己想這么多干嘛?
要是僥幸能進復賽再想吧。
要是評委固執(zhí)一點的話,自己這篇文章,估計也和大部分作品一樣,成為雜志社里垃圾堆的一員。
這么寫是新穎了,但也意味著風險。
不過,管他呢,且試一試,成不成無所謂。
余安換了一張作文專用信紙,把草稿的文章,用最正式的楷書行文,謄抄在信紙上。
寫完之后,余安拿起信紙,看了看,滿意笑道。
“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