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玉與李煜二人,此刻正站在一片繁忙的工地上,監督著百姓們揮汗如雨地挖掘河道,修筑水利。烈日當空,汗水浸濕了他們的衣衫,但他們的目光卻始終堅定,因為這水利一旦建成,將惠及無數百姓,讓這片土地免受水患之苦。
然而,正當他們沉浸在即將完工的喜悅中時,一個侍衛急匆匆地趕來,面色緊張,跪下稟報:“大人,不好了!附近幾個村莊的百姓突然得了怪病,肚子疼痛不止,情況危急!”
卓玉與李煜聞言,臉色驟變,立刻放下手中的事務,帶領一隊人馬,匆匆趕往那些受病的村莊。一路上,他們的心中充滿了憂慮與不安,不知道這突如其來的怪病究竟是何原因所致。
到達村莊后,他們發現情況比想象中還要嚴重。百姓們面色憔悴,痛苦地呻吟著,有的甚至已經臥床不起。卓玉與李煜立刻開始詢問村民,試圖找出病因。
“你們最近吃了什么特別的東西嗎?”卓玉焦急地問道。
一個村民有氣無力地回答:“大人,我們……我們最近吃了些蝗蟲,因為蝗災嚴重,莊稼都被吃光了,我們實在沒辦法,才……才……”
卓玉聞言,心中一驚。他立刻意識到,這怪病很可能與那些沒做熟的蝗蟲有關。蝗蟲體內可能含有某種寄生蟲或毒素,未經充分烹飪便食用,極易引發疾病。
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想,卓玉退到一間沒人的屋子里,從隨身攜帶的系統中取出了一種專門治療鐵線蟲病的藥。這種藥是他之前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得到的,一直備在身邊以防萬一。
卓玉迅速回到人群中,命人將藥分發給百姓們服用。不久之后,奇跡發生了,那些原本痛苦不堪的百姓們,在服用了藥物之后,癥狀逐漸減輕,最終都恢復了健康。百姓的感恩
百姓們服下藥后,腹痛漸漸消退,原本蒼白的面色也恢復了血色。他們互相攙扶著站起來,眼中滿是劫后余生的慶幸和對卓玉、李煜的深深感激。
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顫顫巍巍地走上前,跪倒在卓玉和李煜面前,聲音哽咽道:“兩位大人救命之恩,小民無以為報!若不是大人及時救治,我們這些老骨頭恐怕熬不過今日啊!“
卓玉連忙扶起老者,溫和地說道:“老人家不必如此,我們身為朝廷命官,自當為民解憂。“
這時,村里的婦人們也紛紛圍了上來,有的捧著剛煮好的熱粥,有的端著自家釀的米酒,還有的拿著剛摘的野果,想要獻給卓玉和李煜。一位年輕的婦人紅著眼眶說道:“大人,我們沒什么好東西,這些粗茶淡飯,還請大人收下,略表心意。“
李煜見狀,心中感動,但仍是擺手婉拒:“諸位鄉親不必如此,你們剛剛病愈,這些食物還是留著自己補養身體要緊。“
然而,百姓們執意要表達謝意,甚至有人提議要為兩位大人立長生牌位,日日供奉。村里的孩子們也跑過來,有的拉著卓玉的衣袖,有的拽著李煜的衣角,仰著小臉天真地說道:“大人,我娘說您是神仙派來救我們的!“
卓玉笑著摸了摸孩子的頭,道:“我們只是做了該做的事,真正該謝的是你們自己,若不是你們齊心協力修水利,也不會讓我們有機會來救大家。“
百姓們聞言,更加感動,紛紛高呼:“大人仁德!我們一定好好干活,早日修好水利,報答大人的恩情!“
當晚,村民們自發地在村口燃起篝火,煮了一大鍋野菜粥,邀請卓玉和李煜一同用飯。雖然食物簡陋,但氣氛卻格外溫馨。幾位老者還唱起了古老的歌謠,歌頌兩位大人的恩德。
臨別時,村民們一直送到村口,依依不舍。卓玉回頭望著那些淳樸的面孔,心中暖意涌動,對李煜低聲道:“百姓如此赤誠,我們更該盡心盡力,不負所托。“
李煜點頭,眼中亦有觸動:“是啊,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這才是真正的為官之道。“
李煜和卓玉坐著馬車回城的時候,又心中充滿了疑惑與不解。他坐到卓玉身邊,低聲問道:“卓兄,你何時帶了這種藥來?我怎么一點都不知道?”
卓玉搽了搽汗,心中雖然有些忐忑,但還是迅速編了個謊話:“哦,這種藥啊,是之前一位高人所贈。他說這藥能治百病,我一直帶在身上,沒想到今天真的派上了用場。”
李煜聞言,雖然心中仍有疑慮,但看到百姓們都已經康復,也就不再多問。他深深地看了卓玉一眼,心中對卓玉的敬佩之情又多了幾分。次日清晨,卓玉與李煜準備啟程返回縣衙。臨行前,卓玉特意留下幾包藥粉,交給村中的郎中。
“此藥可防鐵線蟲病,若再有類似癥狀,立刻服用。“卓玉叮囑道,“另外,我已將烹制蝗蟲的步驟寫成告示,貼在村口,大家務必遵守。“
李煜則對里正說道:“滅蝗之事不可懈怠,我會定期派人來查看。若有難處,隨時上報。“
百姓們一路相送,直至官道。望著兩位大人遠去的背影,有人感嘆:“若天下官員皆如卓大人、李大人,何愁民生不富足?“
回程路上,李煜忽然笑道:“卓兄,你那藥……當真只是高人所贈?“
卓玉笑而不答,只是抬頭望向遠方的田野,輕聲道:“為官者,但求問心無愧罷了。“
經過這次事件,卓玉與李煜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水利建設與百姓生活之間的緊密聯系。他們決定在接下來的工作中,不僅要加快水利建設的進度,還要加強對百姓的健康教育與疾病預防工作,確保這片土地上的百姓能夠安居樂業,免受疾病與水患的困擾。
而卓玉,也因為這次事件,更加堅定了自己為民服務的信念。他知道,作為一方父母官,不僅要關注百姓的物質生活,更要關心他們的身心健康。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贏得百姓的信任與擁護,讓這片土地煥發出勃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