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危險
- 陰濕病嬌帝師不當孤替身
- 錦書瑤
- 1953字
- 2025-07-15 11:35:25
“給老子搜仔細嘍!耗子洞都別放過!”一個破鑼嗓子吼著,像砂紙磨鐵。
“將軍,這邊毛都沒有!”
“那邊也干凈!”
“操!謝帥說了,姓沈的娘們兒鬼精!保不齊就鉆冷宮這耗子窩!掘地三尺也得把聞枝那小娘皮摳出來!謝帥發話了,活要見人,死要見尸!找不著,哥幾個都他媽提頭去交差!”
那被叫將軍的漢子,塊頭大得像堵墻,臉上一條蜈蚣似的刀疤,從眉骨豁到嘴角,火把光一照,猙獰得能止小兒夜啼。
他眼珠子像淬了毒的鉤子,在斷壁殘垣上刮來刮去,全是焦躁和殺意。
錦書一把將聞枝按進一堆半人高的枯草爛枝子后頭,自己用身子死死罩住她。
兩人縮在黑影里,連氣兒都不敢喘,心跳擂鼓似的砸著耳膜。
聞枝死死捂住嘴,牙齒把下唇咬出了血,一股鐵銹味兒。
她透過草葉子縫,死死盯著那刀疤臉。謝衍的狗……兇成這樣!落到他們手里……她不敢想。
父皇滅了謝衍滿門,他得用多狠的法子報復回來?她渾身冰涼,血都凍住了似的。
腳步聲越來越近,粗魯的翻找聲就在耳邊。
“將軍!這邊有響動!”一個兵痞子咋呼起來。
接著,就是男孩變了調的哭嚎和撲騰:“放開我!你們這些天殺的狗賊!我要告訴父皇!誅你們九族!嗚哇……母妃!母妃救我啊!”
聞枝的心猛地一沉——是她三皇兄,姜玨!李貴妃那個被慣得沒邊兒的混世魔王!
兵痞子像拎小雞崽兒似的,把又踢又打的姜玨和一個抖得像秋風中落葉的宮女,拖到刀疤將軍跟前。
“喲呵?逮著個龍崽子?”刀疤將軍咧開嘴,粗糙的手指頭鉗子似的捏住姜玨的下巴,把他那張糊滿鼻涕眼淚的小臉抬起來。
火把光下,姜玨那身華貴錦袍上,一塊龍紋玉佩晃人眼。
將軍那渾濁的眼珠子“噌”地亮了,一把將那玉佩薅下來,湊到火把底下貪婪地搓摸著:“嘖嘖,好玩意兒!北疆砍了十幾年人,也沒見過成色這么足的龍佩!到底是龍種?。 彼樕夏堑栋潭几熜ε悠饋怼?
“將軍,這小崽子咋辦?”
“龍種?嘿,值錢的肉票!捆瓷實嘍,給謝帥送去!”將軍得了寶,口氣都輕快不少。
“那這丫頭片子呢?”兵痞子指著抖成篩糠的宮女。
將軍眼神一冷,毫無征兆地反手抽刀!
寒光一閃!
“噗嗤——”
一股子溫熱的、帶著腥氣的液體,星星點點濺在旁邊的枯草上。那宮女連聲兒都沒出,軟面條似的癱下去,眼睛瞪得溜圓,映著跳動的火苗。
聞枝的瞳孔猛地縮成針尖!胃里一陣翻江倒海,酸水直往上頂!殺人了!
就在她眼皮子底下!跟碾死只螞蟻似的!她死死咬住手背,把涌到喉嚨口的尖叫硬咽回去。
錦書的手冰涼,抖得像風中的葉子,卻把她摟得更緊,骨頭都硌得生疼。
“真他媽晦氣!接著搜!肯定貓在附近!”刀疤將軍啐了口帶血的唾沫,罵罵咧咧帶著人往另一邊去了。
直到那火光和人聲徹底消失在破磚爛瓦后頭,又過了不知道多久,錦書才像被抽了筋,癱軟下去,大口大口倒著氣兒,冷汗把里衣都溻透了。
聞枝撐著幾乎散架的錦書,嗓子眼干得冒煙:“錦書姑姑……你……”
“沒……沒事兒。”錦書強掙著站起來,臉還是死人白,“公主,這地界兒就是閻王殿門口,咱得趕緊出去!”
兩人互相架著,借著斷墻破壁的掩護,總算摸到了宮墻根兒下。那墻又高又黑,像堵住生路的鐵棺材。
錦書撥開一叢扎手的荊棘和枯草,一個黑黢黢、只夠小孩兒鉆的破洞露了出來。
“公主……”錦書看著那臟了吧唧的窄洞,聲音哽住了,“委屈您了……”
聞枝搖搖頭,小臉上是超乎年齡的死寂,還有一絲凍進骨子里的恨:“能喘氣兒,就不算委屈。”她二話不說,趴下身子就往那代表活路的黑洞里鉆。
華貴的宮裙被尖石頭、爛樹枝子刮得稀爛,細皮嫩肉劃出道道血痕,她也感覺不到疼了。
母后的話,胸口那塊燙人的玉佩,還有“謝衍”那兩個字,撐著她往前拱。
終于,她鉆了出來,一屁股摔在冰冷的宮墻外頭。
寒風像裹著冰碴子,刮在臉上生疼,帶著一股子自由卻又殺機四伏的味兒。
就在這時,一個雪白的影子,悄沒聲兒地杵在了她面前。
是……小狗?不大點兒,一身毛蓬松松的雪白,在慘淡月光底下泛著銀光,眼珠子是罕見的冰藍色,正歪著小腦袋,好奇地打量著這個從墻洞里滾出來的泥猴兒。小尾巴還輕輕晃了晃。
驚魂未定的聞枝,乍一見這雪團子似的小東西,繃得快斷的弦兒下意識松了一扣,手不由自主就想伸過去摸。
“公主別動!”緊跟著鉆出來的錦書臉“唰”地沒了血色,一把將聞枝拽到身后,聲音抖得變了調,“那不是狗!是狼!雪狼崽子!”
狼?!
聞枝猛地縮回手,定睛看去。那“小狗”的嘴巴好像更尖些,冰藍的眼睛底下,確實藏著點野獸才有的野勁兒和打量,嘴角咧開一點縫,露出尖尖的牙尖兒,閃著寒光。
一股寒氣“嗖”地從腳底板竄上天靈蓋!皇宮外頭哪來的狼?
那小東西似乎被錦書的戒備惹惱了,喉嚨里發出低低的、帶著威脅的呼嚕聲,冰藍的眼珠子死死鎖定了錦書。
“跑!”錦書拖著聞枝就要逃。
“嗷嗚——!”
一聲清亮得刺耳、穿透力極強的狼嚎,猛地撕裂了宮墻外的死寂夜空,遠遠地蕩了出去。
那聲音,活脫脫就是在給黑暗里的什么東西,清清楚楚地報信兒:“在這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