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豐商學院的新生們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軍訓之后,又迎來了充滿活力的社團招新活動。與此同時,一年一度的商貿節也如期而至,使得整個校園的氣氛變得更加熱烈與繁忙。
段遲在自己的攤位上吆喝著,同班的男同學跑來對他說:“段遲,你哥來找你了,在外面等著,說是有急事,讓你過去一下。”
滿臉疑惑的段遲按照同學的指示來到指定地點,只見兩張陌生面孔映入眼簾。來人穿著普通的衣服,并出示了證件。“不知兩位警官找我有什么事?”
蘇正安先上前一步詢問,林義則在一邊觀察著段遲的反應。蘇正安語氣平和而嚴肅地問道:“段遲同學,你好。我們是北城區刑偵隊的,有關于你租房的一些問題需要向你了解。請問你現在方便嗎?”
“什么?”段遲聞言,一臉茫然,疑惑道:“不好意思,警官。您是不是弄錯了,我沒有在外面租過房子,我是住校生,寒暑假期間也都是回老家的。”
“去年的6月28號,你在北城區高豐路297號綠園小區5棟502租的房子。你不會忘記了吧?”蘇正安微微皺眉,迅速從口袋里掏出記錄本,翻開到段遲的那一頁,指著上面的信息說:“段遲同學,這里有你租房的詳細記錄,包括你的身份證復印件和租房的時間地點。請你再仔細回想一下,是否有可能記錯了或者有什么特殊情況?”
段遲接過記錄本,仔細地審視了一遍,臉上的疑惑愈發濃重。“這……這是我的身份證,但警察同志,我確實從未在這個地方租過房,也從未填寫過此類信息。這其中必定存在某種誤會,會不會是有人冒用了我的身份?”
林義在一旁適時補充道:“段遲同學,我們理解你的困惑。然而,根據我們的調查結果,這份租房信息確實與你的個人信息相吻合。我們希望你能配合我們,進一步查明此事。你是否可以回想一下,去年6月前后是否曾丟失過身份證或其他個人信息?”
段遲努力地回想,然后搖了搖頭。“沒有,警官。我一直都很小心,從未丟失過身份證或其他重要個人信息。”
蘇正安和林義對視一眼,彼此眼中都流露出疑慮。這種情況確實頗為異常,難道真有人冒用了段遲的身份?
為了驗證這一疑點,蘇正安決定:“段遲同學,我們需要你提供一些個人信息,比如你的身份證號碼,以便我們進行進一步核實。同時,我們也會聯系你的學校和家庭,確認你的行蹤和身份。”
盡管有些不情愿,段遲還是點了點頭,表示愿意配合警方的調查。他掏出學生證,讓警方記錄下他的身份證號碼及其他相關信息。
蘇正安再次從記錄本中取出一張年輕女孩的照片,問道:“段遲同學,麻煩你再仔細看看,認識這個女孩嗎?”
段遲接過照片,仔細端詳著女孩的面容,眉頭微微皺起,似乎在努力回憶。片刻后,他搖了搖頭,回答道:“對不起,警察同志,我不認識這個女孩,確實沒見過。”
蘇正安點了點頭,將照片收回記錄本中,同時心中暗自思索。既然段遲不認識這個女孩,那她為何會出現在出租屋?
為了進一步確認情況,林義決定繼續追問:“段遲同學,盡管你說自己不認識這個女孩,但能否再仔細回憶一下,比如,你是否曾在某個場合見過她?”
段遲再次搖了搖頭,表示自己確實沒有任何印象。他補充道:“警官,我真的不認識她,也沒見過。我確定自己從未與這個女孩有過交集。”
蘇正安在一旁觀察著段遲的表情和反應,感覺他語氣誠懇,不像在說謊,但似乎也有所隱瞞。于是,他開口道:“林隊……”
林義抬手打斷了蘇正安的話,他再次看向段遲,感謝了他的配合,并告訴他如果有任何與案件相關的信息或線索,一定要及時聯系警方。
隨后,蘇正安和林義離開了商學院,并聯系同事再次核實段遲及其家庭的信息。他們發現段遲的陳述屬實,他確實沒有租過那套房子,也沒有丟失過身份證等個人信息。然而,在去年的8月6日,段遲的銀行賬戶突然出現一筆3萬元的匯款收入。
聽到消息的蘇正安掛斷電話,轉頭看向正在開車的林義,沉默不語。林義被盯得不耐煩,說道:“有事說事,不講話算怎么回事?”
“林隊,你怎么看出來的那小子藏著事?剛才他表現得挺正常,也沒露出破綻啊!”
“沒有破綻,才是最大的破綻。先讓人留意那小子最近的動態,小心點,要有耐心。”林義接著問道:“那個房東對段遲的外貌是怎么描述的?”
“個子挺高,戴著眼鏡……”蘇正安停頓了一下,心中疑惑:剛才見到的段遲并不近視啊?
林義也想到了這一點,房東對“段遲”的描述讓他更加確信,有人冒用了段遲的身份進行租房,而且這個人和段遲一定是認識的,或者說非常熟悉,才能獲取他的信息。或許,是段遲主動將自己的個人信息提供給那人,以獲取報酬。不管是哪種情況,這對案件的突破都大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