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0章 墨香里的青春余溫(下)

墨香里的青春余溫

第八章:余溫綿長(上)

又一個春天到來時,林夏接到了青槐中學的邀請——學校要舉辦“建校60周年校慶”,想請她作為優秀校友代表,在慶典上分享《墨香里的青春余溫》的創作故事,還特意提到,要把那本泛黃的筆記本帶去展覽。

林夏拿著邀請函,指尖反復摩挲著“青槐中學”四個字,心里滿是感慨。她立刻在微信群里分享了這個消息,朋友們的回復依舊像當年一樣迅速:澤禹說要提前調休,帶著最新的機械模型回校,想讓學弟學妹們看看“堅持的力量”;以謙說要準備一節“青春數學公開課”,用高中時的解題思路,講一講“夢想與邏輯的關系”;梨漾說要帶醫院的科普手冊,給學生們普及健康知識;茂淵說要在校園里辦一場小型詩會,把青春的詩句讀給更多人聽;梵恩說要帶著籃球訓練營的孩子們,表演一段籃球操,讓校園充滿活力……

校慶當天,青槐中學校園里彩旗飄揚,校友們從四面八方趕來,空氣中滿是重逢的喜悅。林夏穿著一身淺紫色的連衣裙,抱著那本泛黃的筆記本,剛走進校門,就看到了熟悉的身影——錦汐抱著寶寶,身邊站著新郎;澤禹穿著筆挺的西裝,手里提著機械模型;以謙戴著新配的眼鏡,手里拿著教案;梨漾穿著白大褂,背著裝滿科普手冊的包;茂淵穿著灰色的毛衣,手里捧著詩集;梵恩穿著運動服,身邊跟著一群朝氣蓬勃的孩子……

“林夏!這里!”錦汐笑著揮手,寶寶看到林夏,伸出小手要抱抱。林夏接過寶寶,聞到他身上淡淡的奶香味,心里暖暖的:“寶寶還記得阿姨嗎?”

“記得!林夏阿姨有好看的筆記本!”寶寶奶聲奶氣地說,小手還想去摸林夏手里的筆記本。

大家笑著走進校園,直奔展覽區。林夏的筆記本被放在玻璃展柜里,旁邊還放著《墨香里的青春余溫》的初版書和再版書,展柜上方的屏幕上,循環播放著高中時的班級合影和朋友們現在的照片。很多校友和學生圍著展柜,小聲討論著:“這本筆記本好有年代感啊,里面肯定有很多故事。”“《墨香里的青春余溫》我看過,寫得特別感人,原來作者就是青槐中學的校友!”

林夏站在旁邊,聽著大家的討論,心里滿是成就感。這時,一個穿著校服的女生走到她面前,手里拿著一本《墨香里的青春余溫》:“學姐,我特別喜歡你寫的書,里面的故事讓我想起和朋友們一起學習的日子。我也想像你一樣,把青春的故事寫下來,你能給我簽個名嗎?”

林夏接過書,在扉頁上寫下:“愿你珍惜和朋友在一起的時光,愿你的青春也能留下溫暖的痕跡——林夏。”她笑著對女生說:“只要你用心記錄,你的故事也會很精彩。”

慶典開始后,林夏走上舞臺,手里拿著話筒,看著臺下密密麻麻的人群——有當年的老師,有現在的朋友,有陌生的校友,還有充滿朝氣的學弟學妹。她深吸一口氣,開始分享自己的故事:“今天我站在這里,不是因為我有多優秀,而是因為我有一群最好的朋友,有一段最珍貴的青春。這本筆記本,記錄了我高中三年的點點滴滴,從第一次見面的忐忑,到一起奮斗的艱辛,從高考后的離別,到工作后的重逢……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藏著我和朋友們的友情,藏著青槐中學的溫暖。”

她的聲音很輕,卻帶著滿滿的真誠,臺下的人都聽得很入迷。當她說到“青春從來不是一個人的旅程,而是一群人的同行”時,臺下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澤禹、錦汐他們更是用力地鼓掌,眼里滿是驕傲。

分享結束后,林夏走下舞臺,立刻被朋友們圍了起來。“林夏,你說得太好了!我都快哭了!”錦汐拉著她的手,眼眶紅紅的。

“是啊,”澤禹笑著說,“你把我們的青春講給了這么多人聽,我們都為你驕傲。”

接下來的環節,朋友們依次上臺分享——以謙的“青春數學公開課”讓學生們聽得津津有味;梨漾的健康科普讓大家學到了很多實用知識;茂淵的詩會吸引了很多人駐足;梵恩和孩子們的籃球操更是贏得了滿堂彩;卓瀟和知弈給大家介紹了文化中心的設計理念,還邀請大家校慶后去參觀;北初用簡單易懂的語言,給學生們講了宇宙物理的趣事;錦佑和銘緒帶著動畫周邊,和學生們互動;伊檸和芮檸分享了自己的職業故事,鼓勵學生們追求夢想;沐萱、清嘉、莞淳、若瑤、雯琪、瑜苒、文瑜也都用自己的方式,為校慶增添了色彩。

校慶結束后,大家一起去了當年的小餐館。老板特意為他們準備了當年常吃的糖醋排骨和魚香肉絲,還笑著說:“你們這群孩子,真是重感情,這么多年了還想著來我這里吃飯。”

餐桌上,大家聊著校慶的趣事,聊著各自的生活。寶寶坐在兒童椅上,拿著小勺子自己吃飯,偶爾還會模仿大人的樣子舉杯。林夏看著眼前的場景,忽然覺得,青春就像這桌上的菜,雖然簡單,卻充滿了家的味道;友情就像這杯中的酒,雖然清淡,卻越品越香。

第八章:余溫綿長(下)

校慶后的第二年,林夏收到了出版社的消息——《墨香里的青春余溫》要被改編成電視劇了。制片人特意找到她,希望她能擔任編劇,把書中的故事更生動地呈現在屏幕上。

林夏既興奮又緊張,她立刻在微信群里征求朋友們的意見。澤禹說:“太好了!我們的故事要被更多人看到了!林夏,你一定要把我寫得帥一點!”以謙說:“只要能還原我們高中的生活,我沒意見,要是有數學相關的劇情,我可以幫忙把關。”錦汐說:“我希望電視劇里的‘錦汐’能和書里一樣溫柔,還要把我們一起分享零食的場景拍出來。”梨漾、茂淵、梵恩他們也都紛紛表示支持,還主動提出要提供更多細節,幫助林夏完善劇本。

接下來的一年里,林夏一邊工作,一邊改編劇本。她經常和朋友們視頻通話,討論劇情細節——比如高一第一次見面時澤禹的表情,高二文藝匯演時錦汐的服裝,高三復習時大家的狀態……有時候為了一個場景,他們會爭論到深夜,卻從來不會生氣,因為每個人都希望,這個故事能盡可能地還原他們的青春。

有一次,林夏在改編“數學小測失利”的劇情時,卡了殼。她不知道該如何表現林夏當時的沮喪和朋友們的安慰,于是給梨漾和以謙打了視頻電話。梨漾說:“我記得當時林夏趴在桌上哭,我給了她一塊巧克力,還跟她說‘一次小測不算什么’。”以謙說:“后來我們去圖書館復習,我給林夏講題時,她特別認真,眼神里滿是不服輸的勁兒。”

在朋友們的幫助下,林夏順利完成了劇本改編。電視劇開機那天,她邀請了所有朋友去現場。看著演員們穿著校服,重現高中時的場景,林夏和朋友們都紅了眼眶——仿佛一瞬間,他們又回到了那個充滿蟬鳴和粉筆灰的夏天。

電視劇播出后,反響很好。很多觀眾在評論區留言:“太真實了,這就是我的高中生活!”“好羨慕他們的友情,能一起長大真的太幸福了!”“看完想去翻自己的高中筆記本,看看當年的故事。”

林夏把這些評論截圖發到微信群里,朋友們都很開心。澤禹說:“沒想到我們的故事能引起這么多人的共鳴,以后我要跟我的同事們說,我也是‘電視劇里的人’了!”錦汐說:“我學生看到電視劇后,都問我是不是‘錦汐’的原型,我特別驕傲!”

這年冬天,江南下了一場大雪。林夏坐在窗邊,看著窗外的雪花飄落,手里捧著一本剛出版的《墨香里的青春余溫》精裝版,封面上印著那棵在青槐中學操場角落的樹,樹下站著一群穿著校服的少年少女,笑得一臉燦爛。

手機忽然響了,是“青春不散場”微信群里的消息——錦汐發了一張寶寶堆雪人的照片,配文:“寶寶第一次堆雪人,說要堆成‘林夏阿姨’的樣子!”澤禹發了一張機械模型的照片,配文:“最新的模型,等春天寄給林夏當禮物!”以謙發了一張學生競賽獲獎的照片,配文:“我的學生也很厲害,像當年的我們一樣!”梨漾發了一張醫院的夜景照片,配文:“剛下班,看到雪景想起高中時一起打雪仗的日子!”茂淵發了一首新寫的詩,配文:“雪夜讀舊書,想起青槐的日子。”梵恩發了一張籃球訓練營的照片,配文:“孩子們在雪地里打球,活力滿滿!”卓瀟和知弈發了一張文化中心的雪景照片,配文:“我們設計的建筑,在雪地里也很好看!”北初發了一張星空照片,配文:“雪夜的星空很美,想起當年和大家一起看星星的日子。”錦佑和銘緒發了一張動畫新角色的設計圖,配文:“新角色靈感來自高中的我們!”伊檸發了一張國外雪景的照片,配文:“在國外也能看到這么美的雪,想起和大家一起在雪中散步的日子!”芮檸發了一張翻譯現場的照片,配文:“雪天翻譯,效率更高,想起當年和伊檸一起背單詞的日子!”沐萱、清嘉、莞淳、若瑤、雯琪、瑜苒、文瑜也都發了各自的雪景照片,分享著當下的生活。

林夏看著群里的消息,嘴角不自覺地向上揚起。她拿起那本泛黃的筆記本,翻開最新的一頁,寫下:“雪夜,收到朋友們的消息,看著窗外的雪花,忽然覺得,青春從未走遠。那些藏在筆記本里的墨香,那些留在歲月里的余溫,會像這雪花一樣,輕輕落在我們的生命里,溫暖每一個冬天,照亮每一個春天。”

她合上筆記本,將它放在書桌最下層的抽屜里——那里還放著高中時的復習資料、褪色的班級合影、朋友們送的禮物。她知道,只要這個抽屜還在,只要這本筆記本還在,她和朋友們的青春,就會永遠鮮活,永遠溫暖。

因為青春從來不是轉瞬即逝的煙火,而是墨香里的余溫,是歲月里的同行,是生命中永遠不會褪色的記憶。它會在往后的日子里,輕輕一翻,就滿是深情,滿是對那段最好時光的回望與珍視。

墨香里的青春余溫

第九章:時光的信箋(上)

《墨香里的青春余溫》電視劇收官后的第一個春天,林夏收到了一封特殊的讀者來信——信封上貼著青槐中學的紀念郵票,落款是“青槐中學高一(3)班小雨”。

信里,小雨寫道:“林夏學姐,我現在坐在你們當年的教室,靠窗的位置,和書里寫的一樣,窗外有棵梧桐樹。看了你的書和電視劇,我也開始寫日記,記錄和朋友們一起刷題、一起分享早餐的日子。上次校慶,我還看到了你的筆記本,紙頁上的字跡好溫暖,就像學姐你說的,那些小事原來都值得被記住。”

小雨還附了一張照片:教室里,幾個穿著校服的女生圍在一起,手里拿著《墨香里的青春余溫》,笑得眉眼彎彎,窗外的梧桐樹剛抽出新芽,陽光落在書頁上,泛著柔和的光。

林夏把照片貼在筆記本的最新一頁,在旁邊寫下:“青春是一場接力,我們的故事,正在被新的少年續寫。”她給小雨回了信,寄去了一本簽售版的書,還夾了一張自己高中時的梧桐葉標本——那是高一秋天,她和錦汐一起在操場撿的,葉脈清晰,還留著淡淡的秋意。

這年夏天,出版社策劃了“青春書信計劃”,邀請林夏和朋友們給十年后的自己寫一封信,十年后由出版社統一寄回。林夏立刻在微信群里發起號召,朋友們都積極響應,連遠在國外的伊檸和忙于科研的北初,都特意抽出時間寫下了信。

澤禹的信里寫著:“十年后的澤禹,希望你的機械廠能造出更多厲害的機器,也希望你還能像現在一樣,每年和朋友們回青槐中學看那棵樹,記得給林夏帶糖炒栗子,給以謙帶數學題集。”

以謙的信很簡潔,卻滿是期待:“十年后,希望我的學生里能有人像當年的我們一樣,熱愛數學,熱愛生活;希望還能和澤禹爭論解題思路,和林夏聊書里的故事。”

錦汐的信里滿是溫柔:“十年后的錦汐,希望寶寶能健康長大,能聽懂我們當年的故事;希望還能和林夏一起逛西湖,和梨漾一起分享育兒經,每年春節都能和大家聚在一起。”

林夏的信寫得很長,她提到了那本泛黃的筆記本,提到了青槐中學的梧桐樹,提到了朋友們的笑臉:“十年后的林夏,不管你有沒有寫出更多的書,都請記得,青春不是用來追逐完美的,而是用來珍惜的。記得常回青槐中學看看,記得和朋友們常聯系,記得那本筆記本里藏著的溫暖。”

寄信那天,林夏和錦汐、梨漾一起去了郵局。看著工作人員把信放進專用的信箱,三人相視一笑——仿佛這封信不是寄給未來,而是寄給了那段永遠鮮活的青春。

第九章:時光的信箋(下)

日子像江南的流水,緩緩向前流淌。轉眼間,又到了青槐中學操場那棵樹開花的季節。林夏接到了錦汐的電話,說寶寶要上小學了,想讓朋友們一起去參加入學典禮。

入學典禮那天,朋友們都來了。澤禹特意從外地趕回來,給寶寶帶了一個定制的機械文具盒,上面刻著“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以謙給寶寶準備了一套趣味數學繪本,笑著說“從小培養數學興趣”;梨漾給寶寶帶了一個兒童健康包,里面裝滿了常用藥品和健康手冊;茂淵給寶寶寫了一首兒童詩,當場朗誦出來,逗得寶寶哈哈大笑;梵恩抱著寶寶,教他拍小籃球,說“以后帶你去我的訓練營打球”……

看著寶寶背著小書包,蹦蹦跳跳地走進校園,林夏忽然想起了高一開學那天的自己——也是這樣帶著忐忑和期待,走進了青槐中學的校門,遇到了一群最好的朋友。她拿出手機,拍下了寶寶的背影,也拍下了朋友們的笑臉,發在微信群里,配文:“新的旅程開始啦,我們的故事還在繼續。”

這年秋天,《墨香里的青春余溫》迎來了出版五周年。出版社為林夏舉辦了紀念活動,還特意復刻了她的那本泛黃的筆記本,作為限量周邊送給讀者。活動現場,很多讀者帶著自己的“青春信物”來見林夏——有高中時的日記本,有和朋友的合影,有當年的校服徽章……

一個穿著校服的男生走到林夏面前,手里拿著一本翻得卷邊的《墨香里的青春余溫》:“學姐,我明年就要高考了,看了你的書,我不再害怕壓力,因為我知道,像你們當年一樣努力,就一定能實現夢想。”

林夏笑著說:“加油,你的青春也會像這本書里的故事一樣,充滿溫暖和力量。”

活動結束后,林夏收到了出版社送來的一個包裹——是十年前“青春書信計劃”的專用信箱,出版社按照約定,提前把部分信件寄了回來,讓大家先“提前遇見”十年后的自己。

林夏拆開自己的信,看著當年的字跡,眼眶瞬間紅了。信里的期待,大多都已經實現——她寫出了更多的書,和朋友們依舊常聯系,每年都會回青槐中學看那棵樹。她把信拍照發到微信群里,朋友們也紛紛曬出自己的信,群里又熱鬧起來,像回到了高中課間。

澤禹說:“沒想到當年的愿望,現在已經實現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十年后再看!”

錦汐說:“看著信里寫的,忽然覺得時間過得好快,寶寶都上小學了,我們的友情卻還是和當年一樣。”

林夏看著群里的消息,又看了看桌上那本復刻的筆記本,忽然明白——青春從來不是一個固定的時間段,而是一種心態,一種被友情溫暖、被回憶照亮的狀態。那些藏在筆記本里的墨香,那些留在歲月里的余溫,那些朋友們的笑臉,會像一束永遠不會熄滅的光,照亮往后的每一段日子。

這天晚上,林夏坐在書桌前,翻開那本泛黃的筆記本,在最新的一頁寫下:“今天收到了十年前的信,看著朋友們的消息,忽然覺得,青春從未離開。它藏在每一次重逢里,藏在每一次祝福里,藏在每一個人對生活的熱愛里。愿十年后的我們,還能像現在一樣,圍坐在青槐中學的梧桐樹下,聊當年的故事,聊未來的夢想。”

寫完,她合上筆記本,將它和復刻版放在一起。窗外的月光灑在書桌上,兩個筆記本并排躺著,像兩段緊緊相連的時光——一段藏著過去的溫暖,一段映著未來的期待。

林夏知道,未來的日子里,還會有更多的故事被記錄,更多的溫暖被珍藏。而她和朋友們的青春,會像那本永遠寫不完的筆記本,永遠帶著墨香,永遠留著余溫,在歲月的長河里,緩緩流淌,永不褪色。

墨香里的青春余溫

第十章:梧桐樹下的約定(上)

距離“青春書信計劃”約定的十年之期,還剩最后一年時,林夏接到了一個意外的消息——青槐中學要對操場進行翻新,那棵大家一起種下的梧桐樹,因為根系延伸影響跑道鋪設,面臨移栽。

消息是劉老師在微信群里說的,附帶一張梧桐樹的照片:樹干比當年粗了兩倍,枝葉依舊繁茂,只是樹下的跑道已經出現了裂紋。群里瞬間安靜下來,過了好久,澤禹率先發言:“不能移栽!這棵樹陪了我們這么多年,是我們青春的記號!”

以謙也跟著說:“我查過移栽技術,這么大的樹成活率不高,我們得想辦法保住它。”

接下來的幾天,朋友們都在為保住梧桐樹奔走。卓瀟和知弈連夜畫了新的操場改造圖紙,把跑道設計成繞開梧桐樹的弧形,還特意標注“保留青春紀念樹”;梨漾聯系了園林局的朋友,咨詢樹木保護方案;茂淵寫了一篇《致青槐中學的信》,細數梧桐樹與大家的故事,發在校園公眾號上,引發了很多校友的共鳴;梵恩帶著籃球訓練營的孩子們,在樹下拍了一段“守護梧桐”的視頻,呼吁大家一起留住這棵樹;林夏則整理了筆記本里關于梧桐樹的記錄,配上老照片,做成圖文集,讓更多人知道這棵樹背后的青春故事。

青槐中學校長被大家的誠意打動,最終決定修改改造方案,保留梧桐樹,還特意在樹下立了一塊紀念牌,上面刻著:“此樹由20XX級高一(3)班全體同學栽種,見證青春,延續溫暖。”

消息傳來那天,林夏和朋友們相約回了青槐中學。大家圍在梧桐樹下,看著工人師傅給樹干刷上防蟲涂料,心里滿是欣慰。澤禹拿出手機,給大家拍了一張合影,照片里,梧桐樹的枝葉像一把綠傘,罩著一群笑容燦爛的人,陽光透過樹葉灑下來,在每個人臉上都鍍上了一層溫暖的光。

“以后我們的孩子,也能在這棵樹下玩了。”錦汐抱著已經上小學的寶寶,笑著說。寶寶伸手摸著樹干,奶聲奶氣地問:“媽媽,這棵樹是不是和你一樣大呀?”

“是啊,”錦汐溫柔地說,“它和媽媽一起長大,見證了媽媽和朋友們最美好的青春。”

第十章:梧桐樹下的約定(下)

“青春書信計劃”約定的十年之期終于到了。這年冬天,林夏收到了出版社寄來的信件——十年前大家寫下的信,被裝在一個精致的木盒里,上面刻著“青春不散場”五個字。

林夏立刻在微信群里發起聚會,地點就定在青槐中學的梧桐樹下。朋友們從四面八方趕來,澤禹的機械廠已經成為行業內的知名企業,他帶著最新的機械模型;以謙成了省數學特級教師,手里拿著學生送的鮮花;錦汐的寶寶已經上初中,會跟著大家一起聊當年的故事;梨漾成了醫院的科室主任,依舊保持著溫柔干練的模樣;茂淵的詩集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國外也有了不少讀者;梵恩的籃球訓練營培養出了幾個少年籃球明星,他的頭發里多了些白發,卻依舊活力滿滿;卓瀟和知弈的建筑公司成了國內知名的設計團隊,他們設計的文化中心成了家鄉的地標建筑;北初在宇宙物理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受邀參加了國際學術會議;錦佑和銘緒的漫畫成了國民級IP,改編的動畫電影票房大賣;伊檸成了國際知名記者,報道過很多重要事件;芮檸成了聯合國認證的同聲傳譯,為中外交流做出了貢獻;沐萱、清嘉、莞淳、若瑤、雯琪、瑜苒、文瑜也都在各自的領域里閃閃發光,有人成了學校的優秀教師,有人成了企業的高管,有人開了自己的小店,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歲月沉淀后的從容與幸福。

大家圍坐在梧桐樹下,拆開了十年前的信。澤禹讀著自己當年的信,笑著說:“沒想到十年前的目標都實現了,下次見面,我要給大家帶更厲害的機械模型!”

以謙的信里提到希望學生能熱愛數學,他看著大家,認真地說:“現在我的學生里,有很多人因為我的課愛上了數學,這是我最驕傲的事。”

錦汐讀著信,眼眶有些濕潤:“十年前希望寶寶健康長大,現在他已經能給我講題了,時間過得真快。”

林夏的信里寫著希望能和朋友們常聯系,她看著身邊的人,笑著說:“這十年,我們每年都聚,每次都有新的故事,這就是最好的青春。”

讀完信,大家一起在梧桐樹下埋了一個新的“時光膠囊”——里面放著最新的班級合影、《墨香里的青春余溫》的精裝版、朋友們現在的手寫信,還有寶寶們畫的梧桐樹。澤禹笑著說:“再過十年,我們再來這里,打開時光膠囊,看看我們又有了哪些新故事。”

“好!”大家齊聲答應,聲音里滿是約定的鄭重。

夕陽西下,梧桐樹的影子被拉得很長,罩著一群并肩而坐的人。林夏拿出那本泛黃的筆記本,在最新的一頁寫下:“十年之約已至,我們在梧桐樹下重逢,拆開了時光的信箋,埋下了新的期待。原來青春從來不是過去,而是和朋友們一起走過的每一段日子,是藏在墨香里的余溫,是永遠不會褪色的約定。”

她合上筆記本,抬頭看向身邊的朋友們,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笑容,夕陽落在他們身上,溫暖而明亮。林夏知道,未來的日子里,還會有更多的十年,更多的重逢,更多的故事。而她的筆記本,會繼續記錄下去,記錄著青春的余溫,記錄著歲月的同行,記錄著梧桐樹下永不褪色的約定。

因為她相信,只要這份友情還在,只要這棵梧桐樹還在,這份青春的余溫,就會永遠溫暖著他們的歲月,讓他們在往后的日子里,永遠保持著對生活的熱愛,永遠擁有著面對未來的勇氣,永遠記得——那段在墨香里流淌的青春,是他們生命中最珍貴的寶藏。

墨香里的青春余溫

第十一章:墨香永續(上)

又一個十年悄然過去。這年春天,青槐中學操場的梧桐樹抽出新芽時,林夏收到了一條來自“青春不散場”微信群的消息——是澤禹發起的“時光膠囊開啟邀約”,時間定在清明節,地點依舊是那棵梧桐樹下。

此時的林夏,已經出版了多部青春文學作品,《墨香里的青春余溫》也成了出版社的經典書目,每年都會收到來自不同城市讀者的來信。她的書桌抽屜里,除了那本泛黃的原筆記本,還多了十幾本復刻版,每一本都寫滿了讀者的留言和自己新增的回憶。

接到邀約后,林夏提前一周回到家鄉。她特意去了當年的小餐館,老板已經換了新的,卻依舊保留著當年的菜單。點了一份糖醋排骨,味道和記憶里一樣,酸甜適中,帶著家的溫暖。吃飯時,她拿出手機,翻看著十年前埋時光膠囊的照片,照片里的朋友們笑容燦爛,寶寶們還在樹下追跑打鬧,如今那些孩子都已經上了大學,有的甚至開始工作了。

清明節當天,林夏早早來到梧桐樹下。梧桐樹比十年前更粗壯了,枝葉繁茂,像一把撐開的巨傘,紀念牌上的字跡依舊清晰。沒過多久,朋友們陸續趕來——澤禹頭發花白了些,卻依舊精神矍鑠,手里拿著一個迷你機械模型,說是給當年時光膠囊里的模型“升級換代”;以謙戴著老花鏡,手里拿著一本泛黃的數學教案,笑著說“這是當年給你們講題的教案,現在還能用上”;錦汐的寶寶已經大學畢業,陪著錦汐一起來,手里拿著當年錦汐給他讀的兒童詩手稿;梨漾雖然退休了,卻依舊穿著白大褂,說是“習慣了,穿著踏實”;茂淵的詩集已經出版了十幾版,他手里拿著一本最新的詩集,說是要給梧桐樹“讀首新寫的詩”;梵恩的籃球訓練營交給了徒弟,他帶著一個籃球,說是要和朋友們“再打一場球”……

大家圍在梧桐樹下,一起挖出了十年前的時光膠囊。打開木盒,里面的物品依舊完好——班級合影的色彩雖然有些褪色,卻依舊能看清每個人的笑臉;《墨香里的青春余溫》精裝版的封面依舊嶄新;朋友們的手寫信字跡依舊清晰;寶寶們畫的梧桐樹,色彩依舊鮮艷。

“快看!這是我當年寫的信!”錦汐拿起自己的信,笑著讀了起來,“希望十年后,寶寶能健康長大,能和我們一起回青槐中學看梧桐樹。現在愿望實現了!”

寶寶接過信,笑著說:“媽媽,我現在不僅能陪你來看樹,還能給你講當年你們的故事了。”

林夏拿起自己的信,看著當年的字跡,心里滿是感慨。信里寫著“希望十年后,還能和朋友們一起在梧桐樹下聊天,還能寫出更多溫暖的故事”——如今,這兩個愿望都實現了。

第十一章:墨香永續(下)

打開時光膠囊后,大家一起在梧桐樹下埋了新的“時光膠囊”——里面放著最新的班級合影(這次多了幾個新面孔,是朋友們的孫輩)、《墨香里的青春余溫》的典藏版、朋友們現在的手寫信、寶寶們的大學錄取通知書復印件,還有林夏最新創作的短篇小說手稿。

澤禹笑著說:“再過十年,我們再來這里,看看我們的孫輩是不是也能像我們一樣,在這里留下青春的故事。”

“好!”大家齊聲答應,聲音里滿是對未來的期待。

埋好時光膠囊后,大家一起在梧桐樹下坐著,聊著這十年的生活——澤禹的機械廠培養了很多年輕技術人才,他笑著說“看到他們,就像看到當年的我們”;以謙退休后還在給學生補課,說是“放不下這些孩子,想多教他們點知識”;錦汐的寶寶成了一名語文老師,說是“受媽媽和林夏阿姨的影響,想把溫暖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梨漾退休后在社區做志愿者,給老人們普及健康知識,說是“能幫到別人,心里踏實”;茂淵經常去學校給孩子們講古詩,說是“想讓孩子們也喜歡上傳統文化”;梵恩經常去公園和老朋友們打球,說是“運動能讓人年輕”;卓瀟和知弈的建筑公司設計了很多學校,說是“想讓孩子們在更好的環境里學習”;北初還在從事宇宙物理研究,說是“還有很多未知的領域等著探索”;錦佑和銘緒的漫畫依舊很受歡迎,他們說“要一直畫下去,給孩子們帶來更多快樂”;伊檸和芮檸雖然退休了,卻依舊經常一起旅行,說是“想看看當年沒看過的風景”;沐萱、清嘉、莞淳、若瑤、雯琪、瑜苒、文瑜也都在各自的生活里享受著退休時光,有人在帶孫輩,有人在學書法,有人在跳廣場舞,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幸福的笑容。

林夏看著身邊的朋友們,忽然想起了《墨香里的青春余溫》里的一句話:“青春不是一段時光,而是一群人,一段情,一份永遠不會褪色的回憶。”她拿出那本泛黃的筆記本,在最新的一頁寫下:“又一個十年,我們在梧桐樹下重逢,打開了時光的禮物,埋下了新的期待。原來墨香里的青春余溫,從來不會消散,它會隨著時光的流逝,變得更加醇厚,更加溫暖。”

寫完,她合上筆記本,抬頭看向梧桐樹。陽光透過枝葉灑下來,在地上織出斑駁的光影,像極了當年高中時的場景。朋友們還在聊著天,笑聲和梧桐樹葉的“沙沙”聲交織在一起,成了最動聽的旋律。

林夏知道,未來的日子里,還會有更多的十年,更多的重逢,更多的故事。而她的筆記本,會繼續記錄下去,記錄著青春的余溫,記錄著歲月的同行,記錄著梧桐樹下永不褪色的約定。

因為她相信,只要這份友情還在,只要這棵梧桐樹還在,這份青春的余溫,就會永遠溫暖著他們的歲月,讓他們在往后的日子里,永遠保持著對生活的熱愛,永遠擁有著面對未來的勇氣,永遠記得——那段在墨香里流淌的青春,是他們生命中最珍貴的寶藏,會在時光的長河里,墨香永續,余溫綿長。

終章:余溫不散,歲月長安

又一個十年的春天,青槐中學的梧桐樹如期開花。細碎的白色花瓣落在操場的跑道上,像一場溫柔的“青春雨”。林夏坐著輪椅,由錦汐的孫子推著,慢慢走到梧桐樹下——幾年前她摔了一跤,腿腳不如從前靈便,但每年這個約定的日子,她總會準時出現。

不遠處,澤禹拄著拐杖,在兒子的攙扶下走來,手里還攥著一個磨得發亮的機械零件,那是他當年創業時的第一個作品;以謙戴著厚厚的老花鏡,由學生推著輪椅趕來,懷里抱著那本陪了他幾十年的數學教案;梨漾頭發全白了,卻依舊精神,女兒給她穿了件鮮艷的外套,遠遠望去像一團溫暖的光;茂淵、梵恩、卓瀟他們也來了,有人坐著輪椅,有人拄著拐杖,卻都帶著熟悉的笑容,像一群赴約的少年。

“人都到齊了,該挖時光膠囊了。”澤禹笑著開口,聲音有些沙啞,卻依舊有力。

幾個年輕的身影圍了上來——是朋友們的孫輩,他們聽著長輩的故事長大,早就盼著這一天。孩子們小心翼翼地挖開泥土,打開那個刻著“青春不散場”的木盒:里面的典藏版《墨香里的青春余溫》依舊嶄新,手寫信的字跡透著歲月的溫潤,大學錄取通知書上的照片,還能看清當年少年的眉眼。

“爺爺,這是您當年寫的信嗎?”澤禹的孫子拿起一封信,好奇地問。

澤禹點點頭,眼里滿是溫柔:“是啊,當年爺爺希望能造出厲害的機器,還能和朋友們每年來看樹——現在,兩個愿望都實現了。”

林夏接過那本泛黃的筆記本,指尖輕輕拂過最后一頁的字跡——那是十年前寫下的“墨香永續,薪火相傳”。她翻開新的一頁,卻發現紙頁已經所剩無幾,只夠寫下最后幾行字。她抬起頭,看著身邊的老朋友,看著圍著他們的孩子們,笑著寫下:

“青槐的梧桐又開花了,我們的故事,從一本筆記本開始,在無數次重逢里延續。青春從不是轉瞬的煙火,是墨香里的余溫,是歲月里的同行,是孩子們眼里的向往,是我們心里永遠的明亮。愿此后歲月,梧桐樹常青,友情不散,余溫綿長,我們,下次再見。”

寫完,她合上筆記本,將它放進新的時光膠囊里——這次,里面還多了孩子們畫的梧桐樹、寫的青春誓言,還有一本嶄新的筆記本,等著新的故事被填滿。

夕陽西下,金色的光灑在梧桐樹上,將老人們的影子拉得很長,和孩子們的影子交疊在一起。風輕輕吹過,花瓣落在時光膠囊上,像給這段故事蓋上了溫柔的印章。

林夏靠在輪椅上,看著朋友們相視而笑的模樣,忽然覺得,青春從未離開。它藏在墨香未散的筆記本里,藏在年年開花的梧桐樹下,藏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故事里,藏在每個人心里那片永遠溫暖的角落。

往后的歲月里,或許會有更多的離別,更多的變遷,但只要梧桐樹還在,只要有人記得這段故事,這份青春的余溫,就會永遠留在青槐中學的風里,留在墨香淡淡的紙頁上,留在每一個心懷熱愛的人心里,歲月長安,永不褪色。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宣恩县| 会理县| 西林县| 秀山| 湘阴县| 兰溪市| 雅安市| 伊金霍洛旗| 乃东县| 乾安县| 鱼台县| 于田县| 乐东| 中宁县| 志丹县| 措美县| 合江县| 镇雄县| 滦平县| 寻甸| 晋中市| 城市| 丹东市| 望都县| 阿合奇县| 扬中市| 陵川县| 民乐县| 全州县| 崇仁县| 宣化县| 南乐县| 台南市| SHOW| 垦利县| 麦盖提县| 张家港市| 安宁市| 横峰县| 城口县| 嘉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