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準備撤離
- 我的末日戰艦無限升級
- 拉萊耶的章魚
- 2001字
- 2025-08-18 18:00:00
“普通植物之外,一些植物文明的【賢者】們游歷四方,發現在一些人跡罕至的秘境中,存在著擁有特殊力量的【元素】”
“賢者們嘔心瀝血,研究這些元素的奧秘,終于能將元素的力量融合在可以控制的植物身上。”
“這些植物,就被稱為元素植物,掌管著不可思議的元素力量。”
“比如植物【風魔】,可以在前方發射三個射向三個方向的旋風,對敵人造成恐怖的撕裂傷害,以及將敵對生命體吹遠。”
臧偉國喝了口水,頓了一頓。
“至于神級植物,這應該是在植物文明面對末日臨頭,集結全族力量打造的最終兵器。”
“可惜,他們還沒來得及培育神級植物,末日便將整個文明都摧毀了。”
“按照現有的信息來看,這植物文明,沒有一位幸存者,都已經完全地逝去了。”
“徹底失落...”
臧偉國一陣唏噓。
每個文明,都有其獨到的閃光點。
可是無論他們曾有多么耀眼的過去,末日降臨,一切都化為烏有。
幸運一些的,尚有幸存者遺留至今。
而不幸一些的,像是這植物文明,就真的完全毀滅了。
若不是啟明星號發現了其中的遺跡,可能要徹底被遺忘在歷史的長河中了。
“回到這些植物身上。”
“暴風主宰的力量,我暫時還得不到有效的信息。”
“但從植物文明的記載來看,應該要遠比其他植物要強,是真的另一個層次的頂級存在。”
“而普通植物自身,也有【變異】這一說。”
“可能一百個,一千個豆豆槍手中,會有一個發生特殊的異變,實力明顯增強一截。”
“而許多個一次變異的精英豆戰士,又會出現二次變異,成為狂豆將軍。”
“此外,拋開無法捉摸的變異,種植越久的豆豆槍手,也會自我【生長】,傷害提升少許。”
“但是并不明顯,羅副艦長有感知到,即使是存活到現在的那些豆豆槍手,傷害也不超過5點。”
陸遠大致對這植物文明的守衛力量有了些了解,而后又找臧偉國了解了其它類型的植物。
產能植物倒是不必多說,無論是變異還是元素個體,核心還是提升產能數量和產能效率。
如果用統一的計算公式來衡量的話,就是每分鐘產量。
最普通的照明小火爐,每分鐘產量是3單位火苗能量,10分鐘也才30點,差不多能種下一顆豆豆槍手。
而神級個體“太陽王”,臧偉國猜測,每分鐘產量很可能超過了50點,二者差了十幾倍。
至于輔助植物,其實就是除了攻擊和產能之外的植物,都可以算作這一類。
比如能凈化土壤的泥土凈化者、可以提升攻擊植物傷害的高能太陽果,都可以算作這一類。
不過這一類植物的信息,似乎藏得比較深,又或者說在植物文明中也算是極為珍貴的知識。
臧偉國對此了解并不多。
“至于能不能將這些植物蘊藏的技術化為己用,就看羅副艦長那邊了。”
術業有專攻,臧偉國對于技術方面就懂得不多了,只能給戰艦提供信息,當智囊團。
了解過植物文明的詳細傳承后,陸遠默默的消化了一會兒。
“神級植物...若是真的能培育出來,恐怕對戰艦會有一個巨大的提升。”
單單這些普通的攻擊、產能類植物,蘊含的技術等級就不容小視。
無限子彈,三相虛空蟲的無盡能源,以及太陽果的范圍增幅...
神級植物,又會蘊含著什么等級的科技?金色?甚至可能達到紅色領域?
和植物文明締結了失落因果后,資源點探測器便能探明植物文明遺跡的特殊坐標,所以陸遠并不擔心離開這里就無法開展后續研究。
甚至運氣好的話,可能在那超級資源點附近,就有一個比這樹屋遺跡還要高等的植物文明遺跡。
到時候,還能挖掘出來更多有價值的傳承。
放松的一天很快過去。
“我們得準備離開了。”
陸遠對一眾覺醒者們說道。
距離超級資源點開啟,還有不到五天時間。
趕路就得花上大半天,還要熟悉資源點的情況,附近的資源分布、魔怪等級...以及前來參戰的戰艦。
交易所中展示的商品,終究只是一小部分。
像是啟明星號,僅僅上架了機槍這一商品,其它的藍圖技術都死死保存在手中。
其他艦長,估計也是如此。
若是能和其他戰艦換一些有用的技術,說不得還能在戰前有所收獲。
看沈秋墨給自己發的資料,好像有些艦長已經準備這么做了,甚至附近有形成一處貿易點的跡象。
“走之前,我們再規劃了一下哪些產線是可以帶走的,哪些可以舍棄。”
陸遠這次召集一眾覺醒者,就是為了討論這個事情。
“采礦機肯定是要拋棄的,別說大部分都離戰艦老遠,而且離了礦產資源點,也沒法挖掘什么。”
羅文明率先發言。
“對,雷霆石的資源點也可以舍棄掉,反正戰艦已經掌握了我們文明的線索,到時候再挖就是。”
奧菲克對于自己之前工作的實驗室,仍有些許不舍,但還是不得不舍棄掉。
“戰艦主體的話...艦長艙室,6個居住艙,宴會廳,3個存儲艙室,5個種植/養殖艙室,烹飪艙室,訓練艙室...都要保留。”
核心功能艙室,就差不多有25個了。
“沒事,4級戰艦解鎖了中級電池配方,造起來其實也沒有麻煩太多,奢侈一點的話,將艙室擴展到50個都無所謂。”
1個初級電池可以托起6個艙室,而1個中級電池,則能托起足足15個艙室,動力比之前強了兩倍多。
“是的,所以我覺得還可以保留相當多的生產艙室。”
羅文明盤算著,“自動化采礦機要占一個生產艙室,傳送帶、機械臂占一個,制造機、冶煉爐和研究站的自動化占兩個...這就是自動化產線的自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