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目標和學習
- 華娛,演技滿級的我不想混娛樂圈
- 風不遇
- 2317字
- 2025-07-25 08:00:00
不出意外,十月份的月考何天行又是年級第一。
老師感覺非常奇怪,何天行與學校的口頭協議是家里自學,但這兩個月來鮮少請假。這是要發憤圖強,一年讀完高中?
可接下來的課程,何天行雖然沒有請假,但開始泡學校圖書館了。
何天行花費了一個多月的時間,鞏固了高中階段的數理化知識后,將目光轉向了大學階段的數學課程。來到這方世界雖然不長,但也知道數學是一切學科的基礎,未來的夢想更是離不開數學。
雖然自己天資聰慧,學習要比一般人輕松。如果說小學、初中階段的課程是知識的灌輸,那擁有成熟靈魂的自己肯定比未成年人掌握得更快。
而音樂這些天賦是作弊來的,本非生為之,更非天賦。寫小說也是東拼西湊加上記憶力超群。
這一點他心知肚明,哪怕任何一個像他這樣的投胎人,也能取得他如今的成就。這并沒有任何讓他自豪之處,因為所有這一切并非源自自身。
現在進入高中后,他能夠清晰地感受到那些需要深度思考的課程,已非簡單的死記硬背所能應對。未來的理想追求,更需依賴于龐大的知識儲備和強大的邏輯思維能力。
他給自己這高中三年設定了一個明確的目標:
1、提前完成大學初級階段的數理化課程;
2、掌握幾門計算機相關的編程語言;
3、在不走到前臺的前提下,多薅一下系統的羊毛,出版一些文化作品,為夢想獲取啟動資金。
4、摸清秘術進階方法,徹底根治奶奶的病,否則……
年底去燕京只是選擇更好的醫院,更好的方案進行化療。這樣配合現在的秘術就不會那么吃力,否則奶奶還沒好,自己可能先倒下了。
十月的縣城有那么點涼,早晨的空氣中夾雜著朝露的芬芳,拂過臉頰讓何天行感覺非常清爽。何天行從家里一路小跑到學校時剛好趕在早課開始的鈴聲前。
在食堂買了幾個包子和一杯豆漿,匆匆吃完后便往圖書館行去。
從鄉下家里出發前就吃得飽飽的,但這11路公交的消耗還是非常大,才到學校肚子又不頂事了。
縣一中圖書館雖然不大,但一些深奧的數理化的書還是有一些的,比他盲人摸象般沒頭腦的自學要強得多。
雖然圖書館不算大,但這個點的工作人員還是開了門,而且里面還有幾位老師已經在查閱資料了。很大的可能是又在出考試卷了,這年代的老師責任心非常好。
何天行已經來過圖書館幾回,而且他在學校也算是個名人,幾位老師對他的情況也是非常了解,相互點頭,一聲“老師好”算是打了招呼了。
他有目的地走到一個書架邊,抽出一本《數學分析》找了個位置坐了下來。從書包里拿出紙和筆,打開書本折頁,便開始翻閱起來。顯然這本《數學分析》的折頁是他做的記號。
圖書館里的這些大學數學課本是為一些高三年級的尖子生準備的。每年學校總會有一些學生想劍指大學的自主招生,另外還有那么一兩個學生提前讓大學給鎖定。這些學生現在自由度很高,而書則是學校為他們提前準備的一些大學自學課程。
《數學分析》是一門基礎學科,是大部分理工科專業學生必修的課程之一。同時,也是一門抽象、邏輯性強的學科,需要學生具備較高的自學能力,這對于何天行來說,剛好是入門的必選書目。
何天行翻閱著《數學分析》,書中的內容對于他來說很陌生,要想真正掌握并運用到實際中,需要下一番苦功。
他一邊翻閱,一邊在紙上記錄下重點難點,偶爾還會停下來思考一番。圖書館內的氛圍非常安靜,只有翻書聲和筆尖劃過紙張的聲音。這樣的環境讓何天行感到非常舒適,也有助于他集中注意力,很快就能進入那種忘我的境界中。
何天行估算過,在沉浸式閱讀狀態下,吃透一個單元的知識點,大概需要半天時間,包括知識點記憶,腦內演算,題型分辨等各個環節。從目前的進度來看,手上這本《數學分析》能撐十天的時間。
其中知識點記憶是耗時最少的,過目不忘的能力讓他在這方面占盡優勢。
腦內演算則是他最看重的環節,這個也是最耗時間的,雖然這本書適合自學,但沒有老師的指導入門,還是讓他感覺有點吃力。通過不斷在腦海中模擬運算過程,他能夠更深刻地理解數學原理,并將其內化為自己的思維習慣。
題型分析則是他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相結合的關鍵步驟,通過解析各種題型,他能夠掌握不同情境下數學原理的運用方法,從而在面對復雜問題時能夠迅速找到解題思路。
時間悄然流逝,直到學校鈴聲再度響起,何天行才從沉浸的學習狀態中回過神來。他拿出手機看了下時間,轉眼間就到了中午飯點。
手機是他這次從省城后回來買的,買了兩臺,自己和奶奶一人一臺,還讓奶奶說他太浪費了。老人家眼力不好,怎么教,還是不大會用。為此他特意還教了兩個小伙伴手機的使用方法,在緊急情況下,奶奶可以通過他們可以聯系到自己。
何天行合上書本,輕輕揉了揉太陽穴,緩解了一下長時間思考帶來的疲憊感。他起身將書本放回原處,收拾好筆記,然后走出圖書館,準備去吃午飯。
食堂里人聲鼎沸,學生們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吃飯聊天。何天行獨自一人找了個安靜的角落坐下,食堂的飯菜只能說能吃,談不上可口。但對于現在消耗量巨大的何天行來說,他還是打了兩回飯。
午休的時間,何天行依舊沉浸在學習的海洋中,而且更快地進入那種忘我的狀態,仿佛世間唯一書一我。
正當他打算進入下一個知識點時,忽然感覺胳膊被什么東西給戳了戳。扭頭看去,只見一個和他一樣戴著圓框眼鏡的男學生,手上正拿著一支筆,不好意思地看著自己。
“同學,不好意思打擾你……可以問你道題嗎?”讓這個同學誤認為何天行是高三尖子生的關鍵是,何天行發育的很好,而且看的書更非高中課程。這個年代南方學生普遍不高,1.6米的高三學生一大把。
何天行大方地點頭:“沒問題,問吧。”雖然自己學習被打斷,但他卻一點也不生氣,要問為什么?那就是他喜歡那種學習態度端正的同學。
這幾天,何天行也看到這個同學午休時都會抽時間來這查資料,這個同學很可能是那種復讀生。
而何天行就喜歡給這種有眼光,耿直老實的人講題,好為人師是天性。
在家,他就經常給兩個小伙伴復習課文,布置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