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都市報的采訪
- 華娛,演技滿級的我不想混娛樂圈
- 風不遇
- 2306字
- 2025-07-22 08:00:00
第二天劉君華開著吉普,二人往長豐出版社駛去。
不難看出,他的家境相當優渥。
昨晚何天行認真審閱了采訪稿,發現其中有些問題頗為尖銳,顯然是為了吸引更多關注。
昨天出版社已就此問題進行過說明,建議何天行按照采訪稿中的答案進行回應。如有任何新的想法或疑問,可以現場進一步溝通。
“刀劍江湖宣揚一種早已被現實淘汰,扭曲得可笑的過時幻想,說你那些快意恩仇的虛幻滿足,正在喂飽新一代年輕人的戾氣,尤其是你這樣本該坐在教室里認真聽講的未成年人!”
這就是一個非常尖銳,直面社會的底層問題。
這幾年港島《古惑仔》電影中刀光血影與兄弟情義被包裝成一種扭曲的浪漫神話,整個九十年代的港島乃至內地街頭,無數青少年的認知土壤被悄然投下危險的種子。
它所傳播的“快意恩仇”法則與暴力美學,對一代人精神世界造成的侵蝕性傷害,遠非簡單的娛樂所能承載的,它構建了一個虛擬的武俠世界,讓讀者在其中體驗所謂的“快意恩仇”,這種體驗無疑是對現實世界中法律與道德底線的公然挑釁。
何天行深知這一點,因此在面對采訪時,他既要表現出對小說本身的熱愛和理解,又要明確指出其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他準備好了應對各種尖銳問題的策略,希望能夠通過這次采訪,向公眾傳達出一個負責任的小說作家應有的態度。
訪談稿中關于何天行的學業情況也備受矚目,尤其是他在年僅十一歲之際便被當地高中錄取,這一非凡成就在訪談后會迅速成為熱議焦點。
在當今時代,學霸頻現,然而能取得如此卓越成績者卻寥寥無幾。問題的關鍵在于,何天行投入大量時間撰寫小說,這不禁讓人質疑他的學業能否得到有效保障。
小說中的系統穿越題材,是否過于天馬行空?這與當前主流的通俗文學存在顯著差異。這本小說是否實際上是披著“武俠”外衣的奇幻作品?
尤其是關于王朝末年主角參與爭霸逐鹿中原的構思,和當今主流思想背道而馳,這無疑是對傳統武俠觀念以及主流思想的一次大膽挑戰。
面對這些充滿爭議的話題,何天行心中已經有了計較。他知道,這次采訪不僅是對他個人的考驗,更是對小說《明末霸王傳》及其背后所代表的文化現象的一次深度剖析。
車子在長豐出版社前緩緩停下,二人步入出版社大門。出版社的工作人員早已等候多時,他們帶領何天行來到一間裝飾簡約而不失雅致的訪談室。室內擺放著舒適的沙發和茶幾,一旁的書架上擺滿了各類書籍,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書香。
訪談即將開始,何天行深吸一口氣,調整好自己的狀態。他知道,這一刻,他不僅要代表自己,還要代表所有熱愛武俠小說的讀者,以及那些渴望突破傳統文化、對創作懷有敬畏之心的人。
訪談室內,燈光柔和,記者鄭玲靜靜地用筆記錄著這一切。
何天行面帶微笑,從容不迫地回答了每一個問題,無論是關于小說的創作理念,還是關于其可能帶來的社會影響。
隨著采訪的逐步深入,面對何天行富有建設性的回答,鄭玲不再以未成年人的視角看待他,而是以平等的身份對待他。
隨著采訪接近尾聲,出版社宣傳部的工作人員走進了訪談室,詢問是否可以再增添一些具有爭議性的話題,以便讓這篇訪談更具吸引力和話題性。
鄭玲對此也表示贊同,并提議可以增加幾個問題,例如:
“你現在年僅十一歲,尚屬未成年人,但小說中涉及的愛情情節,你是否早戀了?”
“為什么寫小說,而且第一部作品便是長篇小說?這部小說的創作原型是什么?”
“為什么不在《故事會》《萌芽》《小說月報》等文學期刊上發表短篇或中篇小說?”
看得出來,都市報和長豐出版社為了把這篇訪談搞得火爆也是用盡了心思,一方面提高了報紙的發行量,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小說的銷量,這也能增加相關人員的業績。
既然是文字類的訪談,無需露臉,一張側面訪談照也難以看出真容。再說,前面的重要臺本已經采訪完,那現在何天行也想追求制造驚爆效果,讓小說銷量更高。
“雖然我是未成年,也沒有談過戀愛,戀愛對我來說還是太早了,但我鼓勵家長和學校對孩子們溝通和引導,我認為早戀沒有那么恐怖?!?
“早戀能培養情感交流能力和社交技巧,發現對方的長處和自己的不足,也利于相互學習,同時提高自我評價的能力,進而規范、塑造和完善自己?!?
“人生是短暫的,學生時期也是短暫的,早戀可以成為人生中的一段美好回憶,但如何讓孩子積極健康地面對早戀,做好性知識和生殖健康教育是關鍵。”
“經歷一段感情后,孩子會更加成熟,不會輕易受到情感波動的影響,也更能夠處理好類似情感問題,而且相互激勵成為一種發展的動力。”
談及為何投身小說創作,何天行回答得十分坦率:“我家在農村,父母早逝,與奶奶相依為命。寫書是為了賺錢,寫長篇當然是為了賺更多的錢,有了錢才能帶奶奶去治病,我并沒有那么崇高的理想。為了生計,我七歲時差點和同村的小伙伴摔下山崖。如果我不寫小說,我還能做什么?”
“這部小說中的主角親人,其原型正是我的現實家人,因此創作歷程早在腦海中有了構思?!?
《故事會》這類期刊,我還沒有找到合適的題材,如果有的話肯定會投稿。不過,我對科幻題材非常感興趣,腦子里也有些想法,只是還需繼續構思。
采訪結束后,鄭玲仍感意猶未盡。她心中隱約預感到,待小說正式發布,這期訪談一經面世,必將掀起廣泛熱議,成為全民討論的焦點話題。畢竟,這仍是一個崇尚文藝、偏愛粉飾道德的時代。
隨后,何天行拍攝了幾張側面照片,至此,當天的采訪宣告結束。
“天行,你今天的采訪內容一旦發布,必將引發廣泛的爭議,你可能會深陷輿論的漩渦?!眲⒕A十分鄭重地說道,“如果你不要報道,我可以找我叔叔談一下?!?
“劉老師,我明白您的意思,但我覺得沒有必要。采訪中使用的是筆名,即使以后知道是我引起爭議也未必是壞事,未來的事情誰能預料呢?!?
何天行充滿信心,系統資料庫中收錄了眾多有爭議的影視劇,而這些作品在后世依然廣受歡迎,這無疑預示著未來必將是一個開放包容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