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一門雙侯,陸家丞相!
- 操控祖宗,從秦末建立千年世家
- 林家龍女
- 2030字
- 2025-08-25 22:59:15
轉眼間,就來到了前元十四年。
陸言也從一個十歲的毛頭小伙子,長成了一個十八歲的大小伙子。
這段時間之內,劉啟身邊又多了一個叫做晁錯的人。
晁錯這人,各方面思想都有點激進。
他因為給劉恒上了一道《論貴粟疏》,而被劉恒任命其為太子家令。
小陸一向是和光同塵,倒也不會因為這點小事就和晁錯對著干,凡事啊對對對就是了。
劉啟倒是很喜歡晁錯,經常拉著晁錯一起秉燭夜談,聊天的時候還經常拽著陸言一起。
在前兩年,陸言上書劉恒,分析漢朝與匈奴雙方在軍事上各自的長短,建議實行“募民實邊”的策略,為此晁錯一直引陸言為知己。
他倒是不知道,是陸言提前摘了他的桃子。
劉恒采納了陸言的上書,在邊地建立城邑,招募內地人民遷徙邊地,一面種田,一面備胡;每個城邑遷徙千戶以上的居民,由官府發給農具、衣服、糧食,直到他們能自給為止;遷往邊地的老百姓,按什伍編制組織起來,平時進行訓練,有事則可應敵,凡能抵抗匈奴人的侵擾,奪回被匈奴人掠奪的財富,則由官府照價賞賜一半。
另外,劉恒還在邊地建立馬苑三十六所,分布在北部和西部,用官奴婢三萬人,養馬三十萬匹。
在民間,同樣獎勵老百姓養馬,以滿足邊防對馬匹的需求。
為了表示這一政策的決心,劉恒親自在上林苑當中養了許多匹馬,另外還在龍興的代地廣泛開展養馬運動,還下詔讓列侯們也跟著養馬。
一時之間,百姓們紛紛效仿。
當然,陸言也沒忘記警示劉恒,言說匈奴如今已是并非冒頓單于在時,正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新即位的老上單于定然會利用南下攻打大漢,來整合匈奴的勢力。
從諫如流的劉恒聽從了陸言的勸告,做好了備戰的準備。
剛過完年沒多久,邊境便傳來了匈奴大舉入寇的消息。
老上單于親率十四萬大軍,入寇北地郡。
然而早有準備的漢朝并未讓匈奴占到便宜,劉恒早就讓郎中令張武和中尉陸方在北地屯兵備戰,等到老上單于入寇之后,陸方帶兵將匈奴的主力牽扯在了蕭關,而后張武率領兩萬騎兵和數千戰車,從側翼直搗匈奴主力。
只是初次接觸,老上單于便倉皇地丟下了數千尸首,逃竄出了大漢的邊境。
這一戰,直接打穿了匈奴人的自信。
戰后論功行賞,劉恒給張武加了兩千戶的食邑,另外加封陸方為彭陽侯,食邑兩千戶。
如今的陸家,已是一門雙侯——長子陸信繼承了陸弘的晉陽侯爵位,次子陸方又因功封侯。
沒幾個月,魯人公孫臣上書陳說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終而復始以象征王朝興替的五德終始學說,說現在正當土德,土德的驗證是將有黃龍出現,應當更改歷法、服色等制度。
文帝把此事下交給丞相去研究,丞相張蒼經過推算認為現今是水德,才明確把冬十月作為歲首,應該崇尚黑色,認為公孫臣的說法不對,請求文帝不要采納。
然而在十五年,有黃龍出現在成紀縣,文帝又召來魯國的公孫臣,任命他為博士,讓他重新說明當今應為土德的道理。
于是文帝下詔說:“有奇物神龍出現在成紀,沒有傷害到百姓,今年又是個好年成,我要親自到郊外祭祀上帝和諸神。
禮官們商議這件事,不要因為怕我勞累而有什么隱諱。”主管大臣和禮官們都說:“古代天子每年夏天親自到郊外祭祀上帝,所以叫做‘郊’(郊祀,郊祭)。”
于是文帝第一次來到雍,郊祭五帝,在夏初四月向天帝致禮。
趙人新垣平憑著善于望云氣而知兇吉來進見文帝,勸說文帝在渭城建五帝廟,并預言這將使周朝的傳國寶鼎出現,還會有奇異的美玉出現。
張蒼因為這件事辭去了丞相的職位,劉恒在張蒼罷相之后,進晉陽侯、御史大夫陸信為丞相。
按照歷史,接替張蒼的應該是申屠嘉,但由于現在的御史大夫是陸信,所以按照順位遞補,輪到的是陸信。
而后,劉恒又令申屠嘉為御史大夫。
但其實這也沒什么太大的差別,畢竟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陸信也是漢初的軍功集團的后代。
十六年,劉恒親自到渭陽五帝廟郊祭,仍在夏季向天帝致敬,并崇尚紅色。
在后一年,劉恒得到了一個刻著“人主延壽”的玉杯,于是,為了表示對祥瑞的肯定,劉恒下詔改這一年為元年,是為后元元年。
“前元”是歷史學術語,同樣性質的術語還有“中元”“后元”。在漢武帝使用年號紀年以前,史學家一般用帝王名號來紀年。
在漢文帝時,史官紀年分為兩段,前段為“前元”,后段為“后元”;漢景帝時,分為三段,“前元”“中元”“后元”。
它們不是年號,但類似后來的年號。
而所謂“前中后”元,是史學家為了方便而追加的。
漢朝的文帝和景帝都曾改元,但是因為沒有年號,其改元的方式,就是重新計元年。
然而沒過多久,劉恒便發現,這實際上是新垣平偽造的東西,震怒之下的劉恒恢復了夷三族令,將新垣平給夷了三族。
出了這件事以后,陸言便在家中對陸信說道:“如今大人為相,季父為將,一門雙侯,何其盛也!然水滿則溢,月滿則虧,大人何不趁著新垣平這件事向陛下請罪,辭去丞相之位呢?”
聽到陸言的話,陸信不由得驚出一身冷汗。
他也并非戀棧權位之人,更何況他這85點智力和政治,陸陽可不是白給他加點的,幾乎是一想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于是,在陸言進言后的第二天,陸信便向劉恒上書請罪,請求免去自己的丞相之位。
劉恒先是挽留,但見陸信堅持,便應了他的請求,免去了陸信的丞相之位,而后進御史大夫申屠嘉為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