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給災民發放臨期面包
- 我家花瓶通大明,崇禎皇帝你能行
- 南巷秀才
- 2048字
- 2025-08-19 19:45:53
眼看著大明王朝的形勢越來越好,崇禎越來越高興。
“東虜改國號的事先不說了,先生,還有一件事,你那邊的超市建的怎么樣了?”
“早就建好了,冬天冷,只裝修了里面,外面在今年開春的時候裝一下,就可以開業了。”
“恭喜?。 ?
崇禎由衷地祝賀。
其實有時候他在想,以先生的財力,是不是富可敵國?
只不過他沒有當面問,這要不是,問出來很尷尬的。
“大明那邊的工廠,還有貿易公司分公司,現在是什么情況了?”
朱飛問了回去。
“按照先生之前所謀劃的,兩座接近一千臺紡織機的大型工廠,分別建在江浙和松江一帶。恰好也是今年春籌建完畢,不得不說,先生那邊的建設效率比大明快多了。朕可是整整籌備了兩年多啊?!?
朱飛解釋道:“情況不一樣,我這邊有塔吊、還有大型機械設備,建造起來比較容易。等以后有錢了,我也傳送些大型機械比如吊車、起重機等等到大明那邊讓你們也用用。”
“那可真是太好了!”
崇禎到現在依舊對先生的世界充滿了好奇。
先生的世界在他的眼中,簡直就是無奇不有!
到目前為止,先生又傳送給了他一臺手機。
雖然有平板作為熟悉的基礎,可有些功能還是鼓搗不明白。
先生還說了,手機暫時沒有“歪法”,不能上網。
網又是個什么東西呢?
因為上網的概念實在太過于抽象,一時半會兒他沒有弄明白。
朱飛又說道:“我這邊的超市一旦建成,大明那邊的雜貨鋪便可以在多個地方進行鋪貨了。”
“朕已派曹化淳和高起潛兩個大伴,分別在南都和山陜買下兩條街,建成了兩個雜貨鋪商業街,專門售賣先生的貨品?!?
聽見高起潛的名字,朱飛心中一動:“高起潛這個太監,素有知兵之名,曾擔任監軍要職,但其實經常冒功避戰,切不可重用。”
“朕知道。先生傳給朕的明史資料,朕一字不落的全都看過,正是知他在軍事上無能,所以派他到南都替朕看鋪子?!?
“那就好。雖然史料記載的不一定正確,但相信大差不差。比如歷史上的巨鹿之戰,當時盧象升總督天下援兵,主戰。
而兵部尚書楊嗣昌、監軍太監高起潛,主和。
楊嗣昌暗中掣肘,斷其糧餉、調離精銳,致盧象升僅剩五千殘兵在巨鹿賈莊與清軍的決戰,最終因孤立無援、寡不敵眾而全軍覆沒!
此事說明二人專坑隊友,絕不可重用。”
“朕已知曉,后面絕不會重用二人。”
崇禎明白,先生叮囑的事情,都是曾經發生的很重要的大事。
而這些事情串聯起來,會最終導致他掛在了一顆歪脖子樹上。
為了避免大明江山毀在他的手里,如今他會毫不猶豫地選擇相信先生的勸告。
“今年干旱情況怎么樣?”
朱飛對于明末的旱災非常關注,因為這是誘發明亡的最大原因之一。
因為干旱,導致顆粒無收。
因為沒糧,導致流寇四起。
因為內憂,皇太極趁火打劫。因此大明軍隊面臨內外兩線作戰。
再加上將相不合,勾心斗角,最終導致大明王朝滅亡。
崇禎嘆了口氣:“旱區持續擴大,除了山陜巡撫,湖廣巡撫也呈上奏報,干旱的范圍擴大了,種植的小麥水稻番薯都減產,甚至有些地方絕產,受災的民眾預測估計達到了四百萬!”
朱飛對于這個龐大的數字觸目驚心:“如果只靠救濟糧,恐怕救不活這么多人。除了種植紅薯和土豆,還得依靠移民。山陜地區的,往北去草原他們不愿意去,那就往東,往濟南府方向轉移。南方的繼續往南,往琉球、暹羅(泰國)、安南(大越)進行移民?!?
“朕在去年的時候已經讓袁崇煥和鄭芝龍往琉球島移民了三萬人,效果不錯,總體來說,南方的流民少了,夠吃餓不著,就不會成為流寇??墒潜狈礁裢鈬乐?,餓殍遍野??!”
崇禎看著奏報,憂國憂民。
北方的干旱情況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程度,這才是朱飛最擔心的事情。
前幾年,送一些糧食,還餓不死人,現在很多人開始吃觀音土和樹皮了!
這是百年難遇的饑荒!
餓殍遍野,荒無人煙!
朱飛不可能大批的購進糧食,因為國家都有一定的儲備糧。
如果購買過多,導致儲備糧不足,這會引起上面調查的。
這時候,劉鵬給他發了一條私信,因為新超市開業在即,舊超市里的很多東西都準備搬進去。
劉鵬詢問一些臨期食品怎么處理?
是否直接挑出來不要往貨架上放了。
臨期食品這四個字引起了朱飛的注意!
“我想到既能拯救災民又花不了多少錢的辦法了!”
崇禎不知道先生又想到了什么主意,追問道:“什么辦法?”
“我這邊的每個超市幾乎都有很多臨期食品,就是快要過期的食品,但還能吃。這樣的食品通常打折售賣,到期之后就下架?!?
崇禎琢磨了片刻:“先生能弄到這種食品?”
“我低價從各超市收購一批,發給災民吃。”
朱飛其實對食品的品質在心里也沒底。
但都已經餓殍滿地了,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吃不死人就行。
他讓劉鵬把自己超市里的臨期食品挑選出來,然后又去各個超市的臨期食品區購買。
很多超市的老板都覺得他這是貪小便宜。
朱飛做好事不留名,而且幫助的是平行世界中的災民,很難解釋清楚。
經過十幾天的走訪,在縣城周邊方圓二百里的大小超市收購。
湊夠了十卡車后傳送給崇禎。
“讓李自成趕緊送去災區?!?
這些都是臨期食品,比如面包,路上一耽擱就超期了。
不過還是可以吃的。
“朕替天下的黎民百姓謝過先生。由于先生之前的功德,朕準備給先生修建一座祠堂?!?
“這…不太好吧?”
“先生做的事情,他人不清楚,朕心里清楚,先生所做的事情功德無量,值得大明百姓為先生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