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變革,研制米尼步槍
- 我家花瓶通大明,崇禎皇帝你能行
- 南巷秀才
- 2077字
- 2025-08-18 19:23:53
朱飛建議成立最高監察院,目的其實還是反貪,收不上稅的問題遲遲沒有解決,最大的原因就出在官商勾結。
上有新政,下有對策。
不過,光成立一個廉署部門還不行,還要有一支“隊伍”,進行監督和執行。
因此,朱飛建議崇禎再成立三支比較強大的軍隊。
至于怎么組建,為了能夠快速成型。
以盧象升的“天雄軍”、秦良玉的“白桿兵”,以及滿桂的錦衣衛為基礎,再從各地方衛所招募。
朱飛建議組建這三支軍隊,士兵比普通兵稍強,比特別兵的素質稍弱,介于兩者之間。
給出的標準有些類似偵察兵的性質。
選拔的方式也很簡單。
背負長茅,腰挎短刀,身穿鎧甲,五公里越野跑,在兩刻鐘(30分鐘)內到達指定地點為合格。
按照時間,分為甲乙丙三等。
甲等可授千戶,乙等百戶,丙等校尉。
如此一來,在原有人員的基礎上,便可以快速成軍。
每支軍隊的人數暫定為四萬(含廚子、運糧兵等后勤)。
因為前面有孫傳庭的成功案例,所以,這個建議崇禎皇帝非常贊同,立即讓王承恩派人去傳達旨意。
“先生,士兵的選拔還好說,聽說報名的人已經擠破了頭,可裝備問題是個大難題??!”
“我這邊查的嚴,抓到就是可刑的,沒辦法提供武器。所以多數的武器裝備需要你們自己制作,我可以提供鋼管或者其他需要的東西?!?
崇禎知道武器都是由國家控制,所以能理解朱飛的難處。
“好吧,朕不強求,只要先生提供材料,朕讓工科院的人研制,然后由兵仗局打造。”
“燧發槍已經研究出來了,那么,下一步我們該研究米尼步槍了!”
朱飛把米尼步槍的圖紙和制作方法傳送了過去。
“米尼式步槍,也叫來復槍,制造技術并不難,只要把設計圖傳過去,相信大明做鳥銃的匠戶完全可以仿制?!?
崇禎接收到圖紙后,粗略翻了翻,之前研究過燧發槍,所以大體能看明白。
燧發槍機的各個部件,只要找到技藝精湛的工匠,按照設計好的圖紙精心制作,最后再將它們巧妙地組裝起來就大功告成!
不過,這里面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新玩意兒,那就是膛線!
膛線,又叫做來復線。
因此有膛線的槍,又叫來復槍。
膛線可是槍管的靈魂!
膛線的作用,能夠賦予彈頭旋轉的能力,這樣一來,當彈頭被射出槍膛之后,就能夠保持著既定的方向一路向前射
這種膛線對精度要求不高,可以用機床鉆刻出來,朱飛只要將制造方法傳過去,相信大明的工匠就能造出來。
做槍最先也最需要做的就是槍管,只不過有朱飛提供的無縫鋼管,這一步可以直接省略。
畢懋康和宋應星在接到圖紙后,立刻全身心地投入到研制工作中。
制作膛線是一個關鍵步驟,他們采用了傳統的切削法,也就是拉削法。
這種方法需要將槍管放置在一個特制的機床上,機床上配備了帶有鉤形刀頭的拉刀。
通過調節拉桿螺絲,可以精確地控制刃口的高度,達到微米級別的精度。
拉刀以恒定的速度旋轉,并沿著槍管的軸向移動。
每次拉動的距離非常微小,僅有幾微米,這樣逐步地在槍管內形成了螺旋形的膛線。
由于剛開始操作不夠熟練,畢懋康和工匠們在拉削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難,甚至浪費了幾根鋼管。
但是他們并沒有氣餒,按照資料逐漸改進操作技巧。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技術越來越嫻熟,拉削的速度也越來越快。
經過三天的不懈努力,終于成功地拉出了一根帶有膛線的槍管。
在接下來的半個月里,畢懋康和宋應星繼續在工科院里埋頭苦干。
他們不僅要完善膛線的制作工藝,還要制造其他部件,以確保整支槍的性能和質量。
最終一個月后,第一批米尼式步槍終于誕生!
畢懋康又按照“神秘先生”的設計圖制造了鑄模,然后用鉛鑄造出了三百發尾部中空的米尼子彈。
這些子彈與米尼式步槍完美匹配,使得射擊的精度和威力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試射的那天,米尼彈的效果讓所有工匠以及工科院、兵仗局的人差點驚掉了下巴。
畢懋康命人在校場的沙地上豎起了一人高的木靶子,這些木靶子被分別放置在五十步、一百步、一百五十步和兩百步的位置。
隨后,他取出了十把米尼步槍,準備對這些靶子進行試射。每一把步槍都被精心調試過,以確保射擊的準確性。
畢懋康首先站在五十步的距離處,舉起一把米尼步槍,瞄準了最近的靶子。只聽一聲清脆的槍響,子彈如閃電般疾馳而出,準確地擊中了靶子的中心。
接著,他又走到一百步的位置,再次舉起步槍,扣動扳機。這一次,子彈同樣精準地命中了靶子,雖然沒有打在正中心,但也相差無幾。
隨著距離的增加,射擊的難度也逐漸增大。然而,令人驚訝的是,即使在一百五十步的距離,畢懋康手中的米尼步槍依然能夠擊中靶子,雖然命中率有所下降,但仍然相當可觀。
最后,他來到了兩百步的位置,這是最遠的一個靶子。盡管如此,當他射出最后一槍時,子彈還是成功地擊中了靶子,雖然偏離了中心,但依然顯示出了米尼步槍的出色性能。
這樣的成績讓在場的工匠們都驚嘆不已,他們紛紛大呼神奇。畢竟,在如此遠的距離上,能夠如此準確地擊中目標,這在以往的武器中是很難做到的。
要知道他們熟悉的大明鳥銃最多能打五十步,打一百步外的目標命中率只有兩、三成。
打一百五十步,或者說兩百步左右的靶子,那純屬亂打,十槍能中一槍都要燒高香。
而十把步槍,都能夠穩穩的擊中一百五十步外的靶子,這是何等的神奇!
崇禎雖然沒有親自去現場觀看射擊的場面,但也讓王體乾帶著相機拍攝了幾張照片。
看著新研制出來的米尼步槍,他覺得,大明要起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