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開竅
- 無法化形,只好茍成一界之主
- 一團軟棉花
- 2042字
- 2025-08-24 00:02:00
春去秋來,冬雪消融,清虛谷中的草木再次青翠茂盛。
張觀陽終于采夠一道草木清氣,將之煉入道始竅中。
爾后,靈氣入體,周天流轉,筋骨振鳴如雷音,肉身被洗滌,雜質被排出,氣質脫俗,再非凡人。
而是——
修仙者!
當晚,張觀陽回到鎮上,先將突破之事告知了母親。
張秀雨聽聞此消息,忍不住抱住兒子,喜極而泣。
緊跟著,他又去找到舅舅張云海。
張云海在見到張觀陽時,都不用他開口,便是朗聲大笑起來,眼中滿是欣慰。
“好!好!好!我張家,終于又添了一位修仙者!觀陽,舅父以你為傲啊!”
說罷,他一拍手,便要吩咐下手去準備宴席,大肆慶賀。
然張觀陽卻搖了搖頭,“舅父,不可。”
張云海一愣:“為何?”
張觀陽道,“原因有三。第一,孩兒才堪堪踏入煉氣一層,修為未穩。第二,我雖以采氣成功,能引氣煉氣,但卻尚不會法術,宣揚出去,徒增笑柄。第三,如今族內正因修煉資源之事人心浮動,若此事過于張揚,只會引人妒忌,不利于家族和諧,所以,僅需該知曉的人知曉即可,不必聲張。”
張云海聞言,略微沉默。
無論有什么其他因素,張家誕生第二名修仙者,都絕對是一件值得宣揚之事。
但既然外甥有自己的考量,做舅舅的,自然以他為先。
當即點點頭,笑道,“好個沉穩的性子,不愧是你父親的兒子,你既能如此想,為舅父分憂,我張家便更有希望了。”
……
第二天清晨,張觀陽便再次回到清虛谷。
昨夜,他已與張云海商量過。
如今,張家的青禾靈稻、赤心靈稻成活率極高,且畝產也好,不必急著依賴靈雨術。
是以,不如先學兩門攻伐之術,將來遇敵,也好自保。
而無論張云海還是張觀陽,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個念頭,都是控火訣和金光術。
顯然是對張云寒當初人前顯圣的畫面記憶深刻。
于是,當天下午,在鞏固完修為后,張觀陽便開始翻看玉簡,學習控火訣和金光術的基礎篇章。
江越跟著他一起,也細細的看了遍。
“修仙者之所以能施展法術,靠的是自身小天地與外界大天地產生共振,而修士體內的靈氣,便是點燃外界大天地的那一道火焰。”
在學習中,張觀陽逐漸摸到門徑。
“人體有三百六十五處竅穴,竅竅皆如陣眼,法訣運轉時,竅穴共鳴,靈力形成特定的運行軌跡,如同法陣,而當人體小陣與天地靈氣對應,便能將其引動,形成法術。
比如,水行法術,以玄泉,寒淵,玉衡等竅,溝通水脈,借勢成術。
又比如,火行法術,以丹火,心焰,赤陽等竅,與天地火氣共振。”
張觀陽一邊學習,一邊實際操作。
與此同時,江越的意念,幾乎全方位環繞著他,且四面八方的靈氣,全被替換成界山靈脈所產,滲入張觀陽的皮膚筋脈,觀測著他體內靈氣的流動,竅穴的震蕩,以及天地的共鳴。
只見其體內靈力,由道始竅而出,循著煌陽竅,焚空竅,煦明竅的軌跡,緩緩運轉,繼而在他掌心凝出一縷赤芒,雖然忽明忽暗,而且嚴格來說,根本都算不上火焰,卻讓張觀陽微喜。
“這便是法術?”
他低聲喃喃了一句,復又繼續嘗試。
江越全神貫注,細細觀察張觀陽體內每一絲靈力的流轉,每一處竅穴的勾連。
而根據他幾十年來不懈學習陣道的初步演算,那些流轉和勾連的軌跡,竟是在無形中構成了一個小小的火陣圖。
也正是這匯聚于張觀陽掌心的火陣圖,與外界的天地靈氣產生了共振,繼而產生了微弱的靈焰。
“果然,修士施法,不是直接以自身靈力憑空生術,而是以自身為陣,以竅穴為陣眼,以靈力為陣紋,共振天地火靈之氣,火焰才會出現。”
張觀陽的學習過程,印證了江越多年來的一些想法,令他不由有些激動。
他只是一座山,沒有道始竅,沒有三百六十五處竅穴,沒有筋脈,沒有經過功法凝練的靈力。
正常來說,他的確沒辦法施展法術。
可現在他明白了施法邏輯,心中那個大膽的念頭,便再也按捺不住。
他是一座山!
如果把山轉換為人體的話,那么界山靈脈便是道始竅中那道本源靈氣,而它所衍生的天地靈氣,便是屬于界山的靈力。
若修士是小陣,是內天地成陣,是以人身為陣圖,那么他完全可以以整座界山為陣圖,走外天地成陣的路子。
界山的山體格局,山峰,河流,洞穴,竹林,峽谷,深潭,懸崖,便是他的竅穴。
他在山體上布陣,以山體格局為節點,以地形來代替靈力運轉軌跡。
所能成,必然能引動整座界山范圍內的浩瀚靈氣。
其威能,絕不是區區修士施法所能比擬。
想到便做。
江越意念發散,瞬間籠罩整座界山。
爾后,開始模仿張觀陽施展控火訣。
張觀陽以煌陽,焚空,煦竅三竅為引,江越則以地底沉睡的火脈,烈日炙烤的崖壁,以及被雷火焚毀的焦林為節點,三點呼應,代替竅穴。
然而。
人身小陣,靈力一瞬流轉。
而山體大陣,靈氣奔涌緩慢,難以在短時間內同時達到節點處。
靈氣無法合攏,勾連節點,那么便無法施法。
江越遇到難關,心中并未沮喪,而是陷入沉思。
片刻后,他便找到一個解決辦法。
“既然遠的勾連不成,那就找近的。”
江越的意念再次籠罩山體。
然而,他很快發現,附近并沒有合適的節點能夠形成呼應。
頓了頓,他心念陡然一轉。
“若是沒有,那我便自己造!”
一念至此,江越忽覺豁然開朗。
人生來便有三百六十五處竅穴,但也只能有三百六十五處竅穴。
而自己卻可以通過改造山體的方式,重塑格局,人工開辟出新的山竅。
想到這里,他心中升起一股前所未有的熱切。
即刻行動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