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宴會
- 我在法蘭西當灰衣主教
- 雨落初辰
- 2087字
- 2025-07-20 16:16:11
第二天傍晚,克萊芒帶著伊莎貝爾乘著梅爾娜家的馬車,前往對方的住宅,準時參加宴會。
隨著馬車駛入莊園,克萊芒和伊莎貝爾也是第一次身臨其境體會到了奢華的感覺。
石磚鋪滿莊園的各個角落,花園里是整齊且名貴的花卉,最前方則是造型唯美的噴泉池。
高窗透出成百支蠟燭躍動的光線,把精致的花窗圖案投向庭院。
這是過去法國的一位公爵的住所,如今換了主人。
“真是不一般,這種人邀請我做什么,單純地認識一下嗎?”
克萊芒心中暗暗盤算。
他當然不會簡單的認為對方只是出于好奇從而邀請自己。
進入碩大的屋子內,震撼感更為強烈。
水晶吊燈懸在空中密如星河,光焰在金飾、壁鏡與水晶杯具間無盡折射奔涌。
新近流行的金銀絲織物與閃亮緞料、天鵝絨與羔羊皮競相奪目。
讓人仿佛回到了奢華的凡爾賽宮時代。
“各位,很高興大家能來參加這次聚會。”
“今天也沒有那么多的規矩,大家玩的開心就好。”
屋內,一個頭發微白,一看就是軍人模樣的中年男子正向在場的賓客致辭。
隨著發言結束,密集的掌聲也隨之而來。
顯然,他就是聚會的主辦人,梅爾娜小姐的父親,巴黎衛戍部隊的副團長——維克托上校。
隨著食物,香檳,紅酒被侍者一一送入大廳內。
原本靜坐一旁的樂隊也開始了自己的表演。
首席小提琴手率先起身,只用了簡單的手勢和眼神,整個樂隊便演奏起舒緩版本的馬賽曲。
原本帶著濃濃硝煙的戰歌,頓時成為了舒緩的音樂,讓人不自覺地放松下來,慢慢融入今晚的放縱與歡愉。
緊接著,又是幾首巴黎最近流行的浪漫歌曲,撩撥著內心的悸動。
已經有人勇敢地邀請美麗的女伴前往舞池共享良辰。
偶爾也有克萊芒的熟人過來,彼此打招呼,閑聊上幾句。
至于伊莎貝爾,則是早早地被梅爾娜帶到了一旁,如今正認真地品嘗著新奇可口的點心。
“蘇瓦松先生,您不找人跳個舞嗎。”
說話的人是布蘭科,正是之前在俱樂部會議上對克萊芒有所質疑的那個面包商人。
今天他也收到了邀請,來這里參加舞會。
“我不怎么熟悉這些,要是出錯豈不是太尷尬了。”
克萊芒說道。
“每個人都是從第一次開始,慢慢就熟練了。”
布蘭科露出笑容,繼續道。
“巴拉斯先生對我們降價出售商品的行為非常滿意,這極大地提升了他在民眾心目中的形象。”
“這是俱樂部成員共同的努力。”
克萊芒同樣笑著回應。
眼見克萊芒今天的興致不是很高,布蘭科也放棄了無營養的互相吹捧。
簡單跟克萊芒打個招呼后,便跟一旁的貴婦人步入舞池。
短暫欣賞了下舞池里那些紳士淑女們的華麗舞步后,克萊芒便離開大廳,前往花園里賞花。
比起剛剛的靡靡之音,他還是更喜歡這種環境。
夜色如水,明月如鉤,涼風拂過他金色的發絲,讓他的腦子頓時清醒了些許。
“蘇瓦松先生。”
忽然有人在身后叫住了他。
克萊芒扭頭。
是一位身著黑色禮裙的高挑少女,那漆黑明亮的眼睛正注視著自己。
雖然說心里有了一定的答案,但他還是做出禮節,禮貌詢問道。
“美麗的小姐,請問您是?”
“蘇瓦松先生,您叫我梅爾娜就好。”
“伊莎貝爾是我的好朋友,非常感謝您愿意接受我的邀請。”
“哦,梅爾娜小姐,感謝您的邀請,今天的宴會真是棒極了。”
“您稱呼我為克萊芒就好。”
克萊芒率先客套道。
果然不出他所料,對方顯然是有事要找到自己。
只是不清楚,到底是什么事情。
“您在真理報上刊登的一些文章,我很喜歡。”
“上面的作者署名是您,不知道今天有沒有機會和您詳細的聊一聊。”
微風擺動著梅爾娜黑色的裙擺,一種難以用言語表達的幽香氤氳在四周,沁人心脾。
專門邀請他來探討文章?
克萊芒有些吃驚。
難道對方只是一個單純的文藝少女。
“不知道您對我寫的哪些文章有所興趣?
克萊芒好奇的問道。
真理報雖說以批判時政為主,但在其他不顯眼的地方也會刊登一些詩歌,文章,諷刺笑話等等。
其中有一些就是他本人親自所撰寫。
畢竟他前世他就是一位中文系畢業的大學生。
穿越到這個時代,他也讀了不少當下的熱門書籍,因此有著一定的文字功底跟個人認知。
“巴黎人民的幸福并非任何人的恩賜。”
“這篇文章我感觸非常深,不知道您是否愿意詳細談一談。”
“當然可以,梅爾娜小姐,那我們找個地方坐會吧。”
克萊芒注意到花園內有個亭子,于是伸手邀請。
兩人很快選好地方,面對面坐著。
梅爾娜率先開口。
“在過去,我們常常認為民眾得到的一切都是國王的恩賜,無論他是仁慈還是殘暴。”
“然而這跟國王的能力無關,造福子民只是他本應盡到的責任與義務。”
“是這樣的,梅爾娜小姐,這是我們共和黨人的基本理念。”
克萊芒有些暗自吃驚,沒想到一位家境優越的姑娘居然對這樣的話題感興趣,且有著自己的見解。
“遺憾的是,盡管已經邁入共和整整三年,但我們法國的善良民眾仍沒有這樣的概念與認知。”
“很多人還在懷念過去那些達官貴人的恩賜,稱贊他們的善舉,殊不知他們才是真正的壓迫者。”
梅爾娜幽幽嘆了口氣。
“沒錯,這也是我寫文章的最大原因。”
“我們必須要破除法國人民的幸福是國王或當權者恩賜的錯誤思想。”
克萊芒言辭懇切。
事實上,他發表這篇文章確實也是觸景生情,有感而發。
“但是啟蒙運動顯然沒有喚醒太多的人,我們仍在做無意義的流血犧牲。”
“不知道要多久,法國才能迎來和平且繁榮的共和。”
梅爾娜打開話匣子,不禁感慨道。
平日里,她便對這些東西非常感興趣,然而她的生活環境中并沒有任何愿意與她討論的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