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大煉鋼鐵
- 什么叫大唐正統在西域
- 小蘇打摻了水
- 2047字
- 2025-07-27 13:27:36
雖然姚松打死都不說原委,但是幾個人心里都清楚,跟自己差不多。
顏顏說幾個人都是失敗者,還真是沒說錯,都是沒路走了。
蘇淮就是一個小兵,差點就死在亂軍中,不掀起一片浪花。
要是死了,誰知道他是武烈將軍后人,就是炮灰。
姚松應該也是走投無路了,估計離死不遠了,只能硬著頭皮來碰碰運氣。
不過,他確實有點本事,讀了不少書。
要不是這樣,蘇淮真是懶得理他。
確實是缺人,西域本身就沒有幾個讀書人,更不會治理地方。
就說顏顏,其實就像姚松的點評,半瓶水而已。
這都幾個城了,百姓上萬人,確實需要一個行家,算姚松趕上了。
當然,至于他提的那些建議,是不是要聽,蘇淮有自己的判斷。
于闐跟疏勒是鄰居,要打疏勒,于闐就要一起上。
再說,打了疏勒,于闐怎么辦,疏勒給于闐還是找個人管,都是問題。
按照蘇淮的計劃,有沒有可能先把高昌拿下來,逼和北庭金滿王。
這樣,就和昆陵、碎葉聯系上了,再圍攻龜茲,疏勒。
差不多,就有七八個國家,聯合起來,剩下的小國都不是問題。
只是這個思路還沒來得及說,時機不成熟。
兵力說起來,確實不夠,武器和裝備當然也不行。
要是有三五千人,蘇淮肯定敢動手,畢竟手里有大殺器呢。
姚松接任戶曹參軍,楊尋接任兵曹參軍,顏顏改任倉曹參軍。
這是目前最重要的三件大事,賦稅、征兵、后勤保障。
一冬天過去了,兩個營確實練出了樣子。
沙州營再擴建了一個連隊,總人數到了800人。
加上瓜州營1300人,總兵力到了2500人以上。
蘇淮想打仗了,不能總閑著,要是時間寬裕,倒不是問題,關鍵西域這個地方,每年只有半年時間可用,浪費了就是一年。
既不是沙州,也不是疏勒,南下,吐蕃,蘇淮準備把吐蕃的爪子打斷。
順著且末河、伊布拉河河谷有兩條路出來,吐蕃有1000多人已經從高原上下來了。
按照蘇淮的認知,應該很快就會有吐蕃人出來占地盤。
現在如果不把這些吐蕃人打回去,后面更難打。
“功業,羅興,你們兩人這次誰來?”
現在兩個營,不能什么都讓裴功業出面了。
“讓羅興去吧。”
裴功業毫不猶豫,沙州營剛成立,需要鍛煉,吐蕃也不難打。
“羅興,怎么樣,你們能行嗎?”
“沒問題,吐蕃那些兵,不過土雞瓦狗,我們訓練了一個冬天,士氣很旺。”
“好,李英協助你們。”
巴什庫有300多吐蕃人聚集,實際上中間有一半的百姓。
吐蕃,百姓就是士卒,士卒也是牧民。
“我們不去?”
顏顏在邊上悄悄問了一句,打仗呢。
“不去,我們偽裝成商人,去焉耆,我要買一座山。”
蘇淮想了一下,先去焉耆看看情況,最好是把石炭搞回來。
其他人反正也不懂,鐵峽山有鐵,加上石炭,就能煉制兵器了。
裴功業留在家里,管著三個城,若羌、七屯海、喀布斯,就是那個新城。
另外,另一個使者也出發了,前往瓜州,哈尼。
蘇淮給她的命令是,拿下鐵峽山,運輸礦石回來。
“姚先生,我們去了焉耆,找誰比較好?”
“將軍,找真正的焉耆人,不但好談,價格還好。”
“用什么借口好?”
姚松低頭稍微想了一下,馬上有了主意。
“將軍,我從昆侖來,就說我們要煉丹用,如果成功了,有限提供丹藥給焉耆人。”
蘇淮眼睛亮了,確實是個好辦法,哈尼那邊也可以用這個辦法。
“姚先生,你真去了昆侖?”
“是啊,不過,跑了幾個月,沒有找到人。”
蘇淮和顏顏都笑了,又是一個失敗者。
姚松現在也想通了,無所謂,將軍這些人也就這樣了。
一路上說說講講,也就七天,商隊到了焉耆。
焉耆跟很多西域的城市一樣,都不算大,到處是低矮的房屋。
不過,焉耆也有一點特殊,位于博納斯湖邊上,有不少樹。
湖水非常清,大車走在湖邊,蘇淮瞬間就被美麗的景色迷住了。
完全沒有凍住,應該是山上的雪水化了,流下來了。
再就是,焉耆城外有很多的田地,能種小麥。
雖然還有薄薄一層雪,但是明顯看出來,不是沙漠。
別看只有三輛大車,但是隨從100多人,看著就不像一般人。
果然,守衛一問,才知道,是伊州商人,從于闐來。
年前送了一批貨到于闐,年后準備再運一些貨物過去。
首先找了一個大客棧,幾乎是包了,所有人住了進去。
姚松出去打探消息了,石炭在焉耆西南的山里,煤層很淺。
別說若羌一個城,就是整個西域,就算是100年,都沒有問題。
“走,出去看看。”
安頓好,帶著許勇、劉寧,幾人上街了。
街面上很少人,甚至連店子都沒有,蘇淮有點奇怪。
“怎么連個人都沒有?”
顏顏也很奇怪,按說,現在這個時候,還不至于都貓在家里。
“是不是沒人出來買東西,都不開門了。”
又轉了一個街巷,終于有個地方開門了。
是賣那種手工品,好不容易有一家,怎么都要進去看看。
里面有兩個女人正在忙著繡什么,邊上還有不少成品。
蘇淮粗略一看,吃了一驚,不是百姓常用的那種,看上去有點富貴逼人。
說起來,普通老百姓應該繡不出這樣的東西。
“這個繡品怎么賣?”
出于好奇,蘇淮還是問了一句,人家畢竟是開門做生意。
“小郎好,這是雙繡,十貫。”
蘇淮心里一算,好像有點高了,一般繡品也就幾百文。
“小郎,這種繡品是四個連在一起,所以稍微貴了一點。”
應該是看出了蘇淮的意思,一個小娘趕緊解釋了一句。
“你這個價格,是包含了繡面,是吧?”
“回小郎,不是,繡面,單獨就要十貫,兩個。”
明白了,就像以后的高定,這是專門給貴人縫制的東西。
“那你們家就不做普通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