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也害怕拖的太久再出什么幺蛾子,所以當機立斷,準備今晚就向滿朝文武正式宣布稱帝的事情。
隨后朱元璋又和朱文正聊起了治國之道。
不過朱文正并沒有過多的表現,第一是因為他本身對治國沒什么興趣。
第二是他腦子里的治國策略過于超前,根本不適合現在的封建社會。
第三是他不想給自己招惹太多麻煩,以后安安穩穩的當他的閑散王爺即可。
朱元璋雖然沒有從朱文正的話里聽出太多好的治國策略,不過他聽出了對方志不在此,建國之后準備做個富家翁。
雖說朱文正這種胸無大志的做法有點兒浪費才能,但是朱元璋覺得這樣也挺好的,畢竟今后天下一統了,就用不著打打殺殺,安穩的過日子也是很不錯的選擇。
……
夜幕降臨,文武百官早早的候在王府大門口,只等朱元璋的傳喚。
片刻之后,二虎親自過來傳話,眾人這才一起進入了王府大廳。
“諸位隨便入座,把這里當做自己的家就行,不必過于拘束?!?
這時候朱元璋帶著朱文正走了過來,眾人趕緊上前笑臉相迎。
雖說朱元璋讓大家隨便坐,可這文武百官都是有品級次序的,那些品級小的官員怎敢造次,只有等著大人物坐好了才敢入座。
坐在朱元璋右手邊的是李善長、劉伯溫、宋濂、章溢,坐在朱元璋左手邊的是鄧愈、常遇春、郭英和徐達。
原本朱元璋想讓朱文正坐他身旁,不過朱文正以自己是小輩為由,坐到了李文忠他們那一桌。
“諸位都是咱大宋的功臣,這些年一直跟著咱南征北戰,打蠻子,滅陳友諒,擊敗張士誠,現在方國珍也已經投降,江南已被一統,大家功不可沒,不過咱這第一杯酒還是要先敬先皇,若是先皇在世,看到咱們打下的這片基業,一定會很高興的!”
朱元璋說完就站起身,把杯中的酒倒在了地上,以此告慰韓林兒的在天之靈。
在場的眾人也趕緊起身,跟著朱元璋一起為死去的韓林兒敬酒。
不過大家心里很清楚,現在的大宋江山已經不姓韓了!
隨后朱元璋又說了一些客套話,然后給在場的大小官員一一敬酒,這不禁讓所有的官員都受寵若驚。
尤其是那些平時都沒怎么和朱元璋說過話的小官員更是激動的不得了,一個個都有種提攜玉龍為君死的沖動!
不過像李善長、劉基、徐達他們這樣的大人物,則是心思活絡了起來。
因為以前朱元璋給大家敬酒也僅僅是站在桌前稍微意思一下,從未一一敬酒的情況。
而現在朱元璋給足了文武百官面子,是不是又有什么大事情要宣布?
就在李善長等人暗自嘀咕的時候,朱元璋直接開口說道:“諸位,正所謂國不可一日無君,咱們不能群龍無首??!諸位覺得咱們接下來要怎么做?是不是得推舉一位德才兼備之人帶領大家推翻蒙元,一統華夏?”
此話一出,全場瞬間鴉雀無聲,所有人都大氣兒不敢喘,因為大家心里都明白,這個時候稍微說錯一句話可是要掉腦袋的!
朱元璋看到無人附和,臉色瞬間難看起來,目光率先落到了李善長的身上,隨后又看向了劉伯溫等人。
這時候李善長趕緊恭敬的站起來說道:“吳王德才兼備,深受大家擁護,若是吳王能夠帶領大家一統華夏,實乃百官之福,萬民之福??!”
聽到這話,朱元璋心里終于稍微舒暢了一些。
“百室兄太抬舉咱朱重八了,咱朱重八是泥腿子出身的平頭百姓,沒讀過四書五經,只有一身蠻力,只想讓天下的百姓不再受苦,怎擔得起如此重任?”
朱元璋馬上開口拒絕,畢竟他是發起人,總不能直接說自己很優秀,讓大家都推薦他朱重八當皇帝?
這時候一旁的徐達立即開口說道:“大哥您就別再推辭了!論資歷,論能力,論德行,您是最有資格擔起大任的人!不管別人怎么說,反正我徐達只擁護大哥做皇帝!”
徐達平時就心直口快,但大多數時候都在忍著,如果今天不是朱元璋和李善長把話說到了這個份兒上,他也不會如此激動的說出這番話。
此話一出,在場的眾人神色各異。
剛剛朱元璋和李善長雖然意在推舉皇帝,但并沒有完全把這個話挑明。
而現在徐達直接說出了皇帝二字,這就是另一種局面了!
雖說在場的大部分人都很支持朱元璋自立為帝,但還是有一部分人不愿意支持。
因為只要朱元璋不自立為帝,就可以被元朝皇帝招安,到時候他們也能跟著過安穩的日子。
可一旦朱元璋自立為帝,就等于要和元朝不死不休,到時候朱元璋的勝算可就沒那么大了!
此刻的朱元璋再次環視眾人,若是只有李善長和徐達支持他當皇帝,那么就算他強行坐上了皇帝寶座也坐的不安穩啊!
所以朱元璋又笑著說道:“徐達你給咱坐下!才喝了兩杯你就醉了么?這天下是咱們所有的弟兄一起出生入死打下的天下,不是你徐達說了算,必須是大家一致推舉的天下共主才行!”
朱元璋表面上是在呵斥徐達,實際上是在催促眾人趕緊做決定,若是再沒有人表態的話,他朱元璋今后可就不講情面了!
這時候鄧愈、常遇春和郭英也都紛紛開口勸說起來。
“四哥,老八說的沒毛病?。∧谲娭械耐麩o人能及!您治理天下的能力又遠超兄弟們,這大宋皇室血脈斷絕,您若是不當皇帝的話,誰還有資格當這個皇帝?”
“四哥您就別推脫了,這皇位就是您的,若是誰敢不服,我常遇春直接剁了他!”
“五哥和六哥說的沒錯,這皇帝的寶座就應該是四哥的!”
“行了!你們三個都給咱閉嘴!誰再敢亂嚷嚷,咱就割了他的舌頭!”
朱元璋板著臉瞪了常遇春他們三人一眼,隨后又心平氣和的說道:“論資歷咱上面還有三哥,論能力,百室無人能及,論智謀,伯溫遠在咱之上,所以我朱元璋何德何能?怎么可以擔此重任?”
聽到這話,李善長趕緊說道:“承蒙上位看得起,微臣自己到底有幾斤幾兩,微臣豈能不清楚?微臣只想盡心盡力的輔佐上位,還請上位不要再推辭了!”
這時候劉伯溫也開口說道:“上位德才兼備,我等遠遠不及,還請上位盡早登上大位,到時候號令天下也能萬眾一心!”
實際上劉伯溫并不怎么贊成朱元璋現在就稱帝。
因為稱王和稱帝完全是兩種境地!
當初張士誠也自立為帝,可最后的結果如何?還不是被元朝皇帝打的抱頭鼠竄?到最后不得不向元朝皇帝稱臣,以至于最終被朱元璋滅掉!
而且劉伯溫本身也是元朝的官員,心里多少還是記掛著一些情分。
他可以幫著朱元璋一統江南,但是卻沒有信心和決心幫對方一統天下!
不過眼下氣氛已經烘托到了這一步,他劉伯溫不得不表明自己的態度,要不然以后肯定會被朱元璋清算!
等到劉伯溫說完,旁邊的宋濂和章溢都跟著附和起來。
因為劉伯溫是他們這些文人的代表,既然劉伯溫都愿意支持朱元璋稱帝,他們這些人再去反對就沒什么意義了,弄不好還會因此丟了腦袋!
朱元璋看到這幾個大儒都愿意支持他,懸著的心終于落了地。
他知道這些讀書人是最難解決的,也只有他們點頭答應,到時候他朱元璋才能坐穩皇位!
不過朱元璋依然謙虛的拒絕道:“諸位別再勸了,咱心意已決,若是咱當了大宋的皇帝,豈不是成了謀朝篡位的亂臣賊子?”
朱元璋這么說也是為了證明自己并非權臣,他也想當忠君愛國的臣子,只不過現在的大宋沒有了皇室血脈,沒有皇帝讓他去效忠?。?
不過朱元璋這話說的太堅決,一下子讓眾人不知道要如何勸說了,所以場面又一次的尷尬起來。
朱元璋雖然表面上云淡風輕,但心里卻是慌得一批,心想自己剛才是不是演過頭了?如果這些家伙沒人再勸他怎么辦?早知道他剛才就應該借坡下驢!
不過這時候朱文正看出了他心中的焦慮,再加上周圍沒有人上前化解尷尬,所以朱文正只能親自過去解圍。
“叔父您的忠心義膽日月可鑒,但現在皇室血脈已斷,咱們應當效仿堯舜禹禪讓推舉,讓您這位德才兼備的吳王擔起重任!”
“可是……”
“叔父您就別再可是了,您忘了么,當初太祖皇帝也是在陳橋驛黃袍加身,所以您這也是奉天承運,繼承天道大統,受命于天啊!”
朱文正這么一說,朱元璋心里頓時好受了許多。
不過朱元璋還是扭扭捏捏的說道:“話雖如此,但是咱這種大老粗怎能做的了皇帝?這恐怕難以服眾,更不能向天下百姓交代??!”
“叔父治軍嚴明,深受百姓愛戴,您此次自立為帝也是為了更好的帶領大家討伐蒙古韃子,讓天下百姓安居樂業,試問誰能反對?您才是受命于天的圣主明君啊!”
朱文正這些話完全是說給在場的眾人聽的,意思是說朱元璋得位很正,繼承的是宋朝大統,任何人都不能再以出身、能力、威望等情況詆毀朱元璋,否則就是逆天而行!
果然,朱文正此話一出,在場的文武百官紛紛附和,即便是那些心里不愿意支持朱元璋的人也不敢再多說什么。
朱元璋看到眾人都勸說他登上大位,臉上這才露出了一絲笑容。
“唉,我朱元璋何德何能,竟然讓大家如此擁護!也罷,承蒙諸位兄弟抬愛,那我朱元璋今后就扛起大旗,帶領大家一統華夏!”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文正這個時候直接跪下來高呼一聲,瞬間把在場的眾人都給整懵逼了!
原本還有好幾個想要拍馬屁獻殷勤的墻頭草官員正準備上前溜須拍馬,此刻也是被朱文正喊的口號給震驚的愣在原地!
不過眾人畢竟是見過大風大浪的大人物,馬上也跟著朱文正跪了下來,同樣喊著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元璋看到這一幕,頓時感覺當皇帝真好!自己終于當上了皇帝么?
不過現在還不是高興的時候,朱元璋趕緊開口說道:“諸位愛卿平身!諸位都是咱的開國功臣!來來來!諸位愛卿隨咱具備暢飲!”
“謝萬歲!”
朱文正又高呼一嗓子,這讓朱元璋心里甭提有多高興了!
而那些官員卻是不自覺的撇撇嘴,心想朱文正這小子可真是會拍馬屁?。∫郧霸趺礇]發現這小子還有這種特長!
等到眾人再次入座之后,一旁的李善長笑著說道:“上位,既然咱們要開國,自然是要有個國號,不知道上位心中是否有合適的國號?”
聽到這話,朱元璋猛的一愣,因為他雖然一直想著建國稱帝,但是還從來沒有想過今后的國號。
而且他這半桶水的文化水平能想出什么好的國號?若是弄的不恰當的話,反而招人恥笑!
所以朱元璋馬上開口說道:“百室你也知道咱的能力,咱壓根兒就沒想著當皇帝,更不敢想什么國號了!不知百室你是否能幫咱想個國號?”
李善長聞言略微思索了片刻,然后試探的說道:“華夏以漢唐為尊,不如國號后漢如何?”
“不妥!百室兄你忘了么,陳友諒之前的國號可是大漢!”宋濂立刻開口阻止。
“要不就叫新唐如何?”章溢在一旁想了想說道。
“新唐雖然聽起來不錯,可是這個新字不行,當初王莽建立的就叫新朝!”
宋濂這時候又開口阻止,因為國號可不是輕易能夠取的,若是取的國號不好,很可能會直接影響國運!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宋先生有何高見?”
李善長白了宋濂一眼,雖然他號稱朱元璋身邊的第一功臣,可是論文采學術,自然是比不過宋濂這樣的大儒。
“唉,老夫眼下也想不出什么好的國號啊,還是問問伯溫吧,他的才學遠在老夫之上!”
“宋老就別抬舉我了,定國號如此重要的事情豈能是那么容易想出來的?”
劉伯溫一時半會兒也想不出什么好的國號,畢竟這時間實在太短了!
不過這時候朱文正直接站出來說道:“我看國號就叫大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