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巴蜀煙雨
書名: 峨眉月影作者名: 水滴載舟本章字數: 4182字更新時間: 2025-07-18 15:44:17
巴蜀的雨,細密如針。
郭襄與張君寶牽著馬,艱難行走在劍門古道的石階上。連日的陰雨讓山路泥濘不堪,馬蹄不斷打滑。遠處群峰隱沒在雨霧中,宛如一幅水墨長卷。
“過了劍閣,便是蜀地了。“張君寶抹了把臉上的雨水,“郭姑娘,你的傷...“
郭襄搖搖頭,左肩的箭傷早已結痂,但每逢陰雨天仍會隱隱作痛。更讓她憂心的是程映雪——那丫頭若真落在蒙古人手里...
“吁——“
前方突然傳來馬匹嘶鳴。兩人警覺地停下腳步,只見山路轉彎處倒著一輛破損的馬車,車轅斷裂,拉車的騾子倒在血泊中。
“小心有詐。“張君寶低聲道,拂塵已滑入手中。
郭襄緩步上前,突然聽到車廂內傳來微弱的咳嗽聲。她挑開車簾,里面竟蜷縮著個二十出頭的青年,一襲青衫已被血浸透,右手緊緊按著左肩,指縫間滲出紫黑色的血——中毒了!
“唐門...追魂砂...“青年艱難地抬頭,露出一張蒼白如紙的臉,“兩位...快走...“
話音未落,山道上傳來破空聲!郭襄本能地側身,三枚烏黑的鐵蒺藜擦著鬢角飛過,深深釘入身后樹干,發出“嗤嗤“的腐蝕聲。
“唐懷素!叛族之罪,萬死難贖!“
五個黑衣人如鬼魅般出現在雨幕中,清一色的玄色勁裝,腰間掛著各式暗器囊——正是唐門執法堂弟子!
被稱為唐懷素的青年苦笑一聲:“我不過是不愿幫蒙古人煉制毒藥...何罪之有...“
為首的唐門弟子冷笑:“勾結外敵,罪加一等!“說著抬手就是一把毒針!
郭襄長劍出鞘,一招“云橫秦嶺“蕩開毒針,厲聲道:“唐門何時成了蒙古人走狗?“
“找死!“唐門弟子大怒,五人同時出手,漫天暗器如暴雨傾盆!
張君寶拂塵揮舞,在身前形成一道氣墻,將大部分暗器擋下。郭襄則趁機扶起唐懷素:“還能走嗎?“
“往...往東...“唐懷素咬牙指了個方向,“青城派...有接應...“
三人且戰且退,很快被逼到一處懸崖邊。下方是奔騰的嘉陵江,后方是緊追不舍的唐門弟子。
“跳江!“唐懷素突然從懷中掏出一個瓷瓶砸向地面,“閉氣!“
“砰“的一聲,瓷瓶炸開,濃密的紫色煙霧瞬間籠罩方圓十丈。郭襄只覺一股甜香入鼻,連忙屏住呼吸,拉著張君寶躍入江中!
冰冷的江水瞬間淹沒頭頂。湍急的水流卷著三人順流而下,郭襄死死抓住唐懷素的衣領,幾次險些撞上礁石。不知過了多久,水流漸緩,她奮力游向岸邊,將已經昏迷的唐懷素拖上沙灘。
張君寶隨后爬上岸,劇烈咳嗽著:“是...是唐門'千里香'...能追蹤...“
“先離開這里。“郭襄背起唐懷素,“他說青城派有接應。“
青城山腳下的小鎮上,三人躲進一家藥鋪。坐堂大夫一看唐懷素的傷勢,連連搖頭:“追魂砂入心脈,神仙難救...“
“用...用這個...“唐懷素顫抖著從懷中取出一個玉盒,“七...七葉還魂草...“
大夫眼前一亮,連忙配藥施救。兩個時辰后,唐懷素終于睜開眼,臉色卻更加灰敗——這只是回光返照。
“多謝二位...“他虛弱地靠在榻上,“在下唐懷素,本是唐門內門弟子...“
原來唐門家主唐淵暗中投靠蒙古,奉命研制對付中原武林高手的劇毒。唐懷素不愿助紂為虐,偷走門中秘典《天羅掌法》出逃,遭到執法堂追殺。
“《天羅掌法》雖名'掌法',實則是套暗器手法。“唐懷素從貼身處取出一卷薄如蟬翼的絲絹,“不能...不能讓蒙古人得去...“
郭襄接過絲絹,只見上面繡著密密麻麻的人形圖案,每個穴位都標著紅點,旁邊是蠅頭小楷的運勁法門。
“姑娘劍法超群...但缺一套貼身短打的功夫...“唐懷素突然劇烈咳嗽,嘔出一口黑血,“這掌法...適合女子...“
張君寶把脈后面色凝重,輕輕搖頭。唐懷素卻笑了:“生死有命...只是遺憾...不能親眼看到唐門重歸正道...“
他的呼吸越來越弱,突然抓住郭襄的手:“峨眉...峨眉山金頂...有個地方...“
“什么地方?“郭襄俯身細聽。
唐懷素的聲音細如蚊吶:“天然...五行...陣...“
話未說完,他的手突然垂下,眼中光彩盡散。窗外,巴蜀的雨依舊下個不停,仿佛在為這個年輕的唐門弟子送行。
三日后,青城派后山。
郭襄和張君寶站在一處峭壁上,遠眺百里外的峨眉山。云霧繚繞間,那座形似女子娥眉的山峰若隱若現。
“唐兄弟說的'天然五行陣'...“張君寶若有所思,“我在武當古籍中見過記載,乃天地靈氣匯聚之所,最適合修行內功。“
郭襄點點頭。這幾日她研習《天羅掌法》,發現其中暗含五行相生之理,與峨眉山地勢竟有幾分契合。
“張真人,“她突然改了稱呼,“送到這里就好。“
張君寶一怔:“郭姑娘?“
“蒙古人既知峨眉山,此去兇險萬分。“郭襄望向遠方的山峰,“武當初創,需要你坐鎮。“
少年道士沉默片刻,突然從袖中取出一塊玉佩:“持此物可調動武當在蜀地的所有力量。“他頓了頓,“三月后,無論找沒找到程姑娘,傳個信。“
郭襄接過玉佩,入手溫潤。她忽然想起十六年前華山之巔,自己也是這樣目送楊過夫婦離去。
“保重。“
兩個字,勝過千言萬語。
峨眉山腳的報國寺前,郭襄駐足仰望。雨后的山峰青翠欲滴,云霧在半山腰纏繞,宛如玉帶。
“好一處洞天福地...“
她輕聲感嘆,正要邁步上山,忽聽寺內傳來一聲佛號:“阿彌陀佛,女施主留步。“
一個老和尚緩步而出,手中捧著一個包袱:“有位程姑娘托老衲轉交此物。“
郭襄心頭一跳,急忙打開包袱——里面是程映雪隨身攜帶的短劍,劍柄上刻著“桃花“二字,還有一封信:
「師父:
弟子無能,被蒙古人截獲信件。
為保武當張真人不入埋伏,弟子故意引追兵至峨眉。
此山地勢奇特,弟子已探明三處險要,可作立派根基。
若弟子不幸...請將佩劍埋于金頂。
映雪絕筆」
信紙上有干涸的血跡。郭襄雙手微顫,抬頭望向云霧深處的峨眉金頂,眼中燃起熊熊怒火。
峨眉山的夜,寂靜如墨。
郭襄伏在洗象池邊的古松上,透過枝葉間隙望向遠處的火光。蒙古人占據了萬年寺作為臨時營地,巡邏士兵舉著火把來回走動,將山道照得如同白晝。
她輕輕展開程映雪的信,借著月光再次細讀。字跡潦草,顯然是在極度危急的情況下所寫。信中提到的“三處險要“,分別標注在峨眉山地形圖的三個位置——金頂、九老洞和白龍洞。
“傻丫頭...“郭襄指尖輕撫信上血跡,胸口一陣刺痛。
山風忽起,帶來一絲異樣的氣息。郭襄警覺地轉頭,只見一道黑影正悄無聲息地向她靠近!
“誰?“她長劍出鞘半寸。
黑影停在五步外,緩緩摘下面巾——竟是張君寶!少年道士做了個噤聲的手勢,指了指山下。
郭襄順著他手指方向看去,只見一隊蒙古士兵正押送著幾個囚犯往九老洞方向走去。囚犯們衣衫襤褸,但其中一人走路時微微跛腳的姿態,讓郭襄心頭一震——程映雪!
“我查探過了,“張君寶壓低聲音,“蒙古人在九老洞設了刑堂,八思巴三日后將親臨峨眉。“
郭襄握劍的手青筋暴起:“為何改變主意跟來?“
“唐懷素臨終前的話提醒了我。“張君寶從懷中取出一張泛黃的羊皮紙,“這是我在青城派找到的峨眉山古地圖,上面確實標注了一處'五行靈穴',就在金頂附近。“
郭襄接過地圖,只見上面用朱砂圈出的位置,赫然是程映雪信中提到的第一處險要!
“還有這個。“張君寶又取出一個小瓷瓶,“唐門秘制的'黯然銷魂散',能讓人內力暫失三個時辰。“
兩人對視一眼,默契地制定了計劃:由張君寶引開巡邏士兵,郭襄趁機潛入九老洞救人。
九老洞內陰冷潮濕,火把的光亮在石壁上投下扭曲的影子。
郭襄如幽靈般潛行,手中扣著三枚石子。《天羅掌法》的要訣在她心頭流轉——“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
轉過一個彎,前方豁然開朗。天然形成的石室中,五個鐵籠依次排開,程映雪被關在中間那個,雙手吊在頭頂鐵鏈上,右腳踝以一個不正常的角度扭曲著。
郭襄強忍怒火,正要上前,忽聽腳步聲從另一側通道傳來。她閃身躲到石筍后,只見兩個蒙古兵押著個白發老者走進來。
“老東西,再不說出《武穆遺書》的下落,下一個就輪到你孫女!“
老者抬頭,渾濁的眼中閃過一絲精光:“陳孤雁一生行事,何曾向韃子低頭?“
郭襄險些驚呼出聲——這竟是失蹤多時的丐幫陳長老!
蒙古兵獰笑著打開程映雪的籠子,抽出腰刀:“最后問一次,說不說?“
“呸!“程映雪一口血沫吐在對方臉上,“要殺要剮隨你!“
蒙古兵大怒,舉刀便砍!
“嗖!“
一枚石子破空而至,精準擊中刀身。鋼刀“當啷“落地,蒙古兵還沒反應過來,第二枚石子已洞穿他的咽喉!
“敵襲!“另一名蒙古兵剛喊出聲,就被郭襄一劍封喉。
“師父...“程映雪虛弱地抬起頭,臉上血跡斑斑,“對...對不起...“
郭襄斬斷鐵鏈,將愛徒輕輕放下:“傻孩子,你做得很好。“
陳孤雁認出郭襄,老淚縱橫:“郭姑娘...老朽愧對黃幫主所托...“
“陳長老,先離開這里。“郭襄正要解開他的鐐銬,洞外突然傳來急促的哨聲——張君寶那邊出事了!
“帶映雪先走!“她將程映雪推到陳孤雁身邊,“往金頂方向,那里有處隱蔽的靈穴。“
“師父不走,我也不走!“程映雪倔強地抓住郭襄的衣袖。
郭襄摸了摸她的頭發,突然并指點中她睡穴:“聽話。“
送走二人,郭襄持劍沖向哨聲傳來的方向。轉過幾個彎,眼前景象讓她血液凝固——
張君寶被逼到一處絕壁前,拂塵只剩半截。他對面站著三個人:哲別手持屠龍刀,八思巴一身紅衣如血,而最讓郭襄震驚的是第三個人——何足道!
“郭姑娘,久違了。“八思巴的聲音溫和如春風,卻讓人毛骨悚然,“令尊的鐵弓,可還帶在身邊?“
郭襄這才注意到,八思巴手中拿著的,正是父親那半截斷弓!
“畜生!“她再也壓抑不住怒火,九陽真氣在體內奔騰如沸,長劍發出龍吟般的嗡鳴。
何足道輕笑一聲,突然撥動琴弦。詭異的音波如實質般襲來,郭襄只覺腦中“嗡“的一響,眼前發黑。
“小心!這是《懾魂曲》!“張君寶急呼。
郭襄強忍眩暈,突然想起唐懷素贈予的《天羅掌法》。她棄劍用掌,身形如穿花蝴蝶,在音波間隙中游走,竟奇跡般逼近了何足道!
“咦?“何足道面露訝色,變調再彈。
這次郭襄早有準備,雙掌一錯,九陽真氣與情花毒融合后的奇異內力噴薄而出,將音波硬生生震散!
“好功夫!“八思巴撫掌而笑,“可惜...“
他袖中突然飛出一道金光,快得不可思議。郭襄勉強側身,金光擦過肩膀,帶起一蓬血花——那是一枚刻滿密宗真言的金輪!
“游戲結束。“哲別獰笑著舉起屠龍刀,“送你去見你爹娘!“
千鈞一發之際,山頂突然傳來一聲清越的鐘聲。緊接著,整座峨眉山仿佛活了過來,云霧如瀑布般傾瀉而下,瞬間淹沒了整個山谷!
“五行大陣?!“八思巴首次變色,“不可能!這陣法早已失傳!“
云霧中,郭襄感覺有人拉住了她的手——是張君寶!兩人借著濃霧掩護,迅速向山頂撤退。
身后傳來八思巴憤怒的吼聲:“郭襄!你以為逃得掉嗎?三日后月圓之夜,我要在峨眉金頂血祭中原武林!“
郭襄頭也不回地奔向云霧深處。她知道,這不僅僅是一場逃亡,更是一場關乎中原武林存亡的對決的開始。
而在金頂之上,還有程映雪和陳孤雁在等她,還有唐懷素所說的“天然五行陣“,還有——一個即將誕生的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