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陵渡口的黃昏,黃河水泛著金紅色的波光,遠處山巒如黛,渡船緩緩靠岸,船夫吆喝著收纜。郭襄牽著馬走下跳板,靴底踩在潮濕的木板上,發出沉悶的聲響。
三年了。
她上一次站在這里,還是十六歲那年,風雪夜中初遇神雕俠的地方。
渡口依舊熱鬧,商販吆喝,腳夫扛貨,駝鈴聲與馬蹄聲交織。只是當年那個滿懷憧憬的少女,如今眉宇間已添了幾分風霜。
“姑娘,住店嗎?風陵老店,干凈寬敞!“一個店小二湊上來招攬生意。
郭襄搖搖頭,牽著馬沿著河岸緩行。她本可以直接渡河去洛陽,卻鬼使神差地在此停留。或許,只是想看看那個改變她一生的地方,如今是什么模樣。
忽然,遠處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和喊殺聲。郭襄眉頭一皺,循聲望去,只見一支西域商隊正被十余名馬匪圍攻。商隊的護衛已倒下大半,駱駝受驚,貨物散落一地。
“河西五鬼的地盤也敢搶?找死!“為首的虬髯馬匪獰笑著,一刀劈向一名胡商。
郭襄眼神一冷,手已按上劍柄。
但她沒有立刻出手。
“小東邪“的名號不是白叫的——她自幼受外公黃藥師熏陶,行事向來不拘常理。此刻,她嘴角微微揚起,從行囊中摸出幾枚銅錢,指尖輕彈。
“嗖!嗖!嗖!“
銅錢破空而去,卻不是打向馬匪,而是精準地擊斷了商隊駱駝背上的繩索。
“嘩啦——“捆扎貨物的繩索斷裂,數十個木箱滾落,箱蓋震開,里面裝的竟是西域特產的辣椒粉!河風一吹,紅霧漫天飛揚,馬匪們頓時嗆得涕淚橫流,眼睛都睜不開。
“咳咳……什么鬼東西!“
“我的眼睛!“
趁這混亂,郭襄身形如電,掠入戰圈。她不出劍,只用劍鞘連點,每一擊都精準命中馬匪的穴道。幾個呼吸間,十余名馬匪已全部倒地,哀嚎不止。
商隊眾人目瞪口呆,那領隊的胡商最先反應過來,連忙上前行禮:“多謝女俠救命之恩!“
郭襄擺擺手:“舉手之勞。“她瞥了眼滿地打滾的馬匪,淡淡道,“河西五鬼?名頭挺響,本事卻稀松平常。“
那虬髯馬匪掙扎著抬頭,惡狠狠道:“臭丫頭!你知道我們背后是誰嗎?得罪了晉陽王府……“
“咔嚓!“
郭襄一腳踩斷了他的手腕,語氣依舊輕快:“哦?那正好,我正愁找不到蒙古人的晦氣呢。“
馬匪慘叫著昏死過去。
商隊眾人敬畏地看著這個看似柔美的年輕女子,那胡商連忙奉上一個錦盒:“女俠大恩,無以為報。這是我們從中亞帶回的一點心意,還望笑納。“
郭襄本要推辭,但打開錦盒一看,里面竟是一卷殘破的羊皮紙,上面繪著古怪的人形圖案和波斯文字。
“這是……“
“據說是一位波斯武學大師的手稿,可惜殘缺不全。我們商人不懂這些,留在身邊也是無用。“
郭襄略一沉吟,收下了:“多謝。“
天色漸暗,商隊收拾殘局準備進城,郭襄則牽著馬走向渡口旁的風陵老店。
店里已點起燈火,人聲嘈雜。她選了角落一張桌子坐下,要了壺酒和幾樣小菜。酒剛上桌,忽聽堂中響起驚堂木的聲音——
“話說那神雕大俠楊過,十六年后絕情谷底重逢小龍女,二人雙劍合璧,大敗金輪法王!今日咱們就講這段'龍女花開,俠侶重逢'!“
郭襄的手微微一顫,酒水灑出幾滴。
說書人眉飛色舞,堂客們聽得入神。沒有人注意到角落里那個沉默的姑娘,正一杯接一杯地喝著悶酒。
“……楊過攜著小龍女的手,對郭二小姐道:'江湖路遠,各自珍重。'說罷,二人飄然而去,只留下郭二小姐獨立風雪中……“
“啪!“
郭襄的酒杯重重擱在桌上。她丟下幾枚銅錢,起身離去。
門外,夜色如墨,河風嗚咽。
她翻身上馬,頭也不回地奔向渡口。這一次,她沒有停留。
夜風裹挾著黃河水汽撲面而來,郭襄策馬狂奔,仿佛要將說書人的聲音徹底甩在身后。馬蹄踏過碎石灘,濺起冰冷的水花。
不知跑了多久,她終于勒住韁繩,馬兒喘著粗氣在原地轉圈。眼前是黑沉沉的河面,遠處幾點漁火明滅不定。
“我這是怎么了...“郭襄自嘲地笑了笑,伸手抹了把臉,才發現掌心一片濕潤。
她翻身下馬,從行囊中取出那卷波斯武學殘卷,借著月光細細端詳。羊皮紙上的人形圖案姿勢怪異,像是某種奇特的身法,旁邊的波斯文她雖看不懂,但圖形旁的經脈運行路線卻清晰可辨。
“有趣。“郭襄喃喃自語,手指不自覺地沿著圖案比劃起來。她自幼聰慧,對武學有著超乎常人的悟性,很快便看出這套身法與中原武功大不相同——它不講究四平八穩,反而刻意追求失衡中的平衡,如同風中搖曳的蘆葦。
她試著按圖示運轉內力,腳下不自覺地邁出幾步。起初有些踉蹌,但很快便掌握了其中訣竅。當她第三次嘗試時,身形已如鬼魅般飄忽不定,在河灘上留下一串深淺不一的腳印。
“妙啊!“郭襄眼中閃過興奮的光芒,正欲繼續研習,忽聽身后傳來一聲冷笑。
“小姑娘,半夜練功,好興致。“
郭襄心頭一凜,猛地轉身。十步開外,一個黑衣人抱刀而立。月光下看不清面容,只能辨出是個身材高大的男子,刀鞘在背后露出半截,泛著冷光。
“閣下何人?“郭襄手按劍柄,暗自戒備。
“河西五鬼雖不成器,卻也不是誰都能動的。“黑衣人緩步走近,聲音沙啞,“你斷他們生計,我斷你一只手,公平交易。“
郭襄冷笑:“原來是馬匪同伙。想要我的手?自己來取!“
話音未落,她已拔劍出鞘,劍尖直指黑衣人咽喉。這一劍快如閃電,正是桃花島“玉簫劍法“中的殺招“流星趕月“。
黑衣人卻不慌不忙,身形微側,背后長刀不知何時已出鞘,“鐺“的一聲格開長劍。刀勢未盡,順勢下劈,直取郭襄手腕。
郭襄急忙變招,劍鋒上挑,堪堪架住這一刀。刀劍相擊,火花四濺。她只覺虎口發麻,連退三步才穩住身形。
“好強的內力!“郭襄暗自心驚,不敢再大意。
黑衣人也不追擊,只是站在原地,刀尖斜指地面:“再給你一次機會,現在走,還來得及。“
郭襄沒有答話,長劍一抖,使出落英神劍中的精妙招式。劍光如雨,點點寒星向黑衣人籠罩而去。這一招她練了千百遍,自信同輩中無人能擋。
然而黑衣人卻像能預判她的劍路一般,長刀左格右擋,將她的攻勢盡數化解。更可怕的是,他的刀法看似簡單,卻每一招都留有后手,逼得郭襄不得不中途變招。
三十招過后,郭襄額頭已見汗珠。她越打越心驚——這黑衣人武功明顯高出她許多,卻始終沒有下殺手,仿佛只是在試探她的底細。
“桃花島的劍法,黃藥師的傳人?“黑衣人突然開口,“可惜,徒具其形。“
郭襄聞言大怒:“休得辱我外公!“劍勢陡然一變,竟是將剛剛領悟的波斯身法融入劍招。她身形飄忽,劍路詭譎,一時間竟逼得黑衣人連退數步。
“有意思。“黑衣人輕笑一聲,刀法突然凌厲起來。他的刀不再防守,而是化作一道黑色閃電,直取郭襄咽喉。
郭襄倉促閃避,卻見那刀鋒在中途變向,改劈為掃,直奔她腰間而來。她急忙后仰,刀鋒擦著鼻尖掠過,帶起的勁風刮得臉頰生疼。
還未站穩,第三刀又至。這一刀看似簡單直劈,卻封死了她所有退路。生死關頭,郭襄腦海中突然閃過波斯殘卷上的一個怪異姿勢。她不及多想,身體本能地按照圖示一扭,竟從不可思議的角度避開了這必殺一擊。
黑衣人“咦“了一聲,顯然沒料到她能躲開。郭襄抓住這瞬息的機會,長劍疾刺,同時將新悟出的身法運用到極致。她的劍不再拘泥于桃花島原有招式,而是隨心所欲地刺出三劍——
第一劍如風中柳絮,飄忽不定;
第二劍似云間飛燕,靈動迅捷;
第三劍若雪里寒梅,清冷凌厲。
這三劍毫無章法可言,卻正因如此,反而讓黑衣人一時難以招架。他的衣袖被第三劍劃破一道口子,露出里面蒼白的皮膚。
“好!“黑衣人竟出聲贊嘆,“這才像樣。“
郭襄喘著氣,握劍的手微微發抖。這三劍耗盡了她大半內力,卻只換來對方一點皮外傷。
“你究竟是誰?“她咬牙問道,“以你的武功,絕不可能只是個馬匪!“
黑衣人沒有回答,而是突然問道:“你剛才那三劍,叫什么名字?“
郭襄一愣:“我...我不知道。“她這才意識到,自己在危急關頭竟然創出了全新的劍招。
“無名之劍,最為可怕。“黑衣人收起長刀,“因為你不再模仿任何人,而是在走自己的路。“
這句話像一把鑰匙,突然打開了郭襄心中的某個鎖。是啊,她練武至今,不是學外公的桃花島武功,就是模仿楊過的劍法,何曾有過真正屬于自己的東西?
“你還在追尋誰的影子?“黑衣人繼續道,聲音忽然變得年輕了許多,“楊過?黃藥師?還是你父母?“
郭襄如遭雷擊:“你...你怎么知道...“
黑衣人卻不答,轉身便走。
“站住!“郭襄提劍欲追,卻見黑衣人回手擲來一物。她本能地接住,發現是塊黑鐵令牌,上面刻著個古樸的“墓“字。
“終南山下,活死人墓。“黑衣人的聲音遠遠傳來,“若想明白自己該走什么路,三個月后來此尋我。“
話音未落,他的身影已消失在夜色中。
郭襄呆立原地,手中的令牌冰涼刺骨。活死人墓?那不是楊過和小龍女曾經生活的地方嗎?這黑衣人與古墓派有何關聯?又為何要指點她?
無數疑問在腦海中盤旋,但有一點她很清楚——今晚這一戰,她似乎觸碰到了武學中某個全新的境界。那三招無意間創出的劍法,或許就是她武學之路的真正開始。
河風漸冷,郭襄收起令牌,牽著馬慢慢往回走。路過一片蘆葦蕩時,忽聽里面傳出微弱的呻吟聲。
她警覺地撥開蘆葦,發現是個受傷的西域商人,正是白天她救下的那支商隊的一員。那人腹部中刀,氣息奄奄,看到郭襄時眼睛一亮。
“女...女俠...“他艱難地抬起手,指向黃河下游,“商隊...遇襲...蒙古兵...“
郭襄心頭一緊:“其他人呢?“
“被抓...往下游...大營...“商人話未說完,便昏死過去。
郭襄連忙檢查他的傷勢,簡單包扎后,將他安置在蘆葦叢深處。她猶豫片刻,還是翻身上馬,朝著商人所指方向追去。
若是從前的她,或許會權衡利弊,考慮是否值得冒險。但此刻,她腦海中浮現的是父母在襄陽浴血奮戰的身影,是楊過當年在絕情谷救她時的毫不猶豫。
“有些事,明知不可為也要為之。“她輕聲對自己說,馬鞭一揚,沖向黑暗。
月光下,那個曾癡戀神雕俠的少女,正一步步走向屬于自己的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