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百味診脈
王根德掛出了“義診三日”的牌子,整個蓉城,都為之震動。
第二天清晨,天還沒亮,他的小店門口,就已經被圍得水泄不通。那條前來“求醫”的隊伍,比前一天,還要長,還要夸張。
面對眼前這,望不到頭的,充滿了期盼和痛苦的人龍。
王根德,沒有急于,開火做菜。
他知道,對付“天饕后遺癥”這種“心病”,關鍵,不在于“藥”的猛烈,而在于,“藥”的精準。
他要,對癥下藥。
于是,他搬了一張小板凳,坐在了店門口。
他,要利用自己那,已經達到了化境的“廚神之心”,為這些,可憐的“病患”,進行一次,前所未有的,“望氣診脈”。
第一個,走到他面前的,是一個,穿著一身重點高中校服的,年輕男孩。
他看起來,不過十七八歲,戴著一副厚厚的眼鏡,臉上,寫滿了,與他年齡不符的,疲憊和麻木。
“王……王師傅。”男孩的聲音,有氣無力,“我……我吃什么,都沒味道了。我爸媽,帶我看了好多醫生,都查不出問題。他們說,我可能是,學習壓力太大了。”
王根德看著他,開啟了“廚神之心”。
在他的視野里,他清晰地看到,這個名叫高遠的男孩身上,正籠罩著一層,如同秋天枯草般的,枯黃色的光暈。
那光暈里,充滿了,焦慮,壓力,和一種,對未來的,深深的迷茫。
他能“看”到,無數的,教科書,練習冊,像一座座大山,壓在這個男孩的,身上,讓他,喘不過氣來。
他能“聽”到,他父母,那一句句,“你要為我們爭光”、“你一定要考上名牌大學”的,充滿了期盼的,嘮叨,像一道道無形的枷鎖,捆綁著他。
王根德知道,這個孩子的病根,不在于“味”,而在于,“心”。
是,過度的壓力,和對未來的迷茫,讓他,失去了,對生活,最基本的,感知和熱情。
“嗯,我知道了。”王根德對著男孩,溫和地,點了點頭,“下一個。”
第二個,走到他面前的,是一位,拄著拐杖的,白發蒼蒼的,老人。
老人,姓孫,是這條街上的,老住戶了。
“王師傅……”孫大爺的聲音,充滿了,無盡的,落寞,“老婆子,走了之后,我……我吃什么,都跟嚼蠟一樣。”
“孩子們,都孝順,天天給我,送好吃的??晌?,就是,嘗不出味道來?!?
王根德看著他,開啟了“廚神之心”。
他看到,孫大爺的身上,正籠罩著一層,如同燃盡的灰燼般的,死寂的,灰白色的光暈。
那光暈里,充滿了,孤寂,和對逝去老伴兒的,深深的,思念。
他能“看”到,孫大爺,一個人,守著一間空蕩蕩的屋子,看著墻上,老伴兒的遺像,一看,就是一整天。
他能“聽”到,他心里,那一聲聲,無言的,嘆息。
王根德知道,這位老人的病根,在于,那份,無處安放的,思念,和那,再也無法,被填滿的,孤獨。
“嗯,大爺,我明白了?!蓖醺聦χ先?,安慰地,拍了拍他的手背,“下一個?!?
……
一個上午的時間,王根德,就在這小小的板凳上,為,成百上千的,“病患”,進行了“望氣診脈”。
他,看到了,各種各樣,不同顏色的,“情感光暈”。
有,因為失戀,而散發著,破碎的,粉色光芒的,年輕女孩。
有,因為事業失敗,而散發著,頹喪的,褐色光芒的,中年男人。
有,因為夫妻吵架,而散發著,充滿了火藥味的,橘紅色光芒的,家庭主婦。
……
他,精準地,診斷出了,每一個人,味覺失靈背后,那,最真實的,情感缺失的,根源。
也為他,接下來的,“批量治療”,找到了,最精準的,“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