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元旦的紹興,魯迅故里的老書店被改造成 90年代的古籍修補工坊,糨糊與宣紙的氣息在陽光里浮沉。楊小喵穿著沾著墨痕的校服,手里攥著張電影學院招生簡章,指尖因憤怒掐進掌心——這是他出道四年首次主演的電影《爸爸的日記》,講的是古籍修復師父親與癡迷電影導演的兒子,在書頁翻動的聲響里藏起的愛與對抗。
“你拍那破鏡頭能粘好線裝書?”張若昀飾演的父親把簡章撕成碎片,竹刀在青石板上撞出脆響,“我在書店熬了三十年,不是讓你扛著攝像機瞎晃悠的!”
楊小喵猛地掀翻修補臺,分鏡頭腳本散落一地:“瞎晃悠?諾蘭也是拍電影的!你懂什么叫《星際穿越》嗎?”他的聲音帶著青春期的尖利,卻在“星際穿越”四個字上突然卡殼——這是昨晚背臺詞時特意查的,生怕說錯露怯。
張若昀被這瞬間的慌亂戳中,揚起的手停在半空,最終攥成拳頭砸在自己布滿老繭的膝蓋上:“我是不懂,但我知道,糨糊不會讓你餓肚子!”
“卡!”導演舉著對講機站起來,棉袍上沾著紙屑,“楊小喵這聲卡殼絕了!00后流量實力派能把‘嘴硬心軟’演得這么有層次,這電影要改寫歷史!”、
楊紫拎著食盒走進來,她演的母親剛從醬園回來,藍布圍裙上沾著梅干菜。“吃塊茴香豆。”她把碟子塞給楊小喵,豆子是柯橋特產,是她托醬園老板腌的,“下午拍遞日記那場戲,記得翻到第 33頁——你爸記著你說想當導演那天,畫了個歪歪扭扭的攝像機,鏡頭還是用硯臺里的墨滴拼的。”
楊小喵嚼著茴香豆,咸香里混著淡淡的墨味。他望著不遠處正在修補《蘭亭集序》摹本的張若昀——這位以男頻劇封神的流量實力派,此刻正蹲在案前捻著宣紙,額角的汗珠混著墨汁往下淌。書店外傳來烏篷船的櫓聲,像極了劇本里寫的“父親的愛,是藏在字里行間的”。
2030年 2月 14日,《爸爸的日記》在全球同步公映。作為流量實力派楊小喵的首部電影,加上男頻頂流張若昀、女頻女王楊紫的加持,首日排片率沖到 51%,卻靠硬實力打破文化壁壘——洛杉磯的 IMAX廳里,有觀眾舉著翻譯器反復回看父子吵架戲;巴黎的藝術影院外,有導演帶著分鏡腳本站在海報前鞠躬。
票房數據像海嘯般瘋長,上映第三天就創造了影史奇跡:
首日全球票房1.3億美元,直逼《阿凡達》的首日紀錄;
第三日單日票房1.8億美元,全球總票房達6.2億美元(約 43.4億人民幣),正式超越《阿凡達》的全球總票房 212億人民幣,登頂全球票房榜首;
最終全球票房225.6億人民幣(約 31.8億美元),遠超《哪吒 2》的 159.07億,穩坐全球影史票房冠軍,成為首部登頂全球票房榜首的中國文藝片。
豆瓣開分9.1,IMDb評分8.7,熱評第一寫道:“楊小喵和張若昀的吵架戲,讓我想起跟父親冷戰的六年。最絕的是楊紫遞日記那場——她把本子放在桌上時,指尖在‘第 33頁’輕輕敲了三下,那是全天下母親共通的溫柔。這三位流量實力派,用演技讓中國故事站上了世界之巔。”
微博熱搜被全球熱度點燃,服務器兩度崩潰:
#爸爸的日記超越阿凡達#爆(閱讀量42億,討論量4.1億)
#楊小喵星際穿越卡殼#沸(吵架戲片段播放量28億,被《好萊塢報道》官網頭條置頂)
#張若昀書頁里的父愛#熱(唐藝昕發博:“他拍完戲回家,給兒子做了個墨滴拼的小攝像機”)
#楊紫敲日記的指尖#熱(外媒評“年度最具靈魂的女性角色”)
楊小喵在戛納首映禮上,被《法國電影手冊》記者問“如何看待超越《阿凡達》”,他指著臺下的張若昀和楊紫:“是三位流量實力派的合力,讓世界看到了中國故事的力量。”
后臺,馬曉桐把手機遞給楊小喵,屏幕上是計欣月的朋友圈:“恭喜宇航拿下《爸爸的日記》電視劇版男主,少年感適配度滿分!”配圖是趙宇航穿著同款校服的試鏡照,背景里的修補臺,和電影版用的是同一張民國老案幾。
楊小喵按滅手機,指尖在冰涼的屏幕上留下淡淡的墨痕。
電視劇版《爸爸的日記》官宣那天,楊小喵正在賈玲執導的《巷口炒貨鋪》劇組拍夜戲。零下 6度的合肥,他穿著軍綠色棉襖站在瓜子攤前,手里攥著糖精罐,凍得指尖發紅——這是他接的第二部電影,演一個靠炒貨鋪拉扯妹妹的老街青年。
“小喵,計欣月發通稿了。”馬曉桐裹著羽絨服跑過來,平板屏幕上的標題刺眼——《趙宇航:電視劇版將超越電影,重塑父子情》。
楊小喵把糖精狠狠撒在瓜子堆里,濺起的糖粒燙到手背:“她知道這電影里的每冊古籍都是真的?知道張老師為了演修復師,練了三個月蠅頭小楷,指尖被竹刀劃了十七道口子?”他演的角色正跟城管斗智斗勇,此刻倒像是把戲里的火氣帶到了戲外。
賈玲拿著燙傷膏跑過來,往他手背上抹藥膏:“別氣別氣,電視劇和電影受眾不一樣。你看你演的炒貨攤主,不也跟電影里的導演迷完全不同?”
可楊小喵忘不了拍最后一場戲時,導演讓他對著父親的書店說“爸,我拍的電影上映了”,他說的時候,真覺得有個沉默的父親站在書架后。這種對角色的敬畏,容不得別人拿來當墊腳石。
電視劇版開播后,口碑徹底崩塌。豆瓣開分3.5,熱評第一是:“對比楊小喵的演技,趙宇航像在念說明書。同一場掀修補臺戲,楊小喵的手在腳本上猶豫了半秒(舍不得),趙宇航直接掀翻,生怕觀眾看不出他叛逆。”
計欣月急得放出趙宇航的訓練花絮,視頻里他在書店學修補古籍,手指被糨糊燙出紅點。#趙宇航為角色受傷#只爬到熱搜第 58位,評論區全是嘲諷:“燙個紅點也好意思吹?楊小喵為電影學了三個月導演課,寫廢了五十個分鏡本也沒見他吱聲。”
那天深夜,楊小喵收工后,給大粉“喵星書店”發了條消息:“別太過火,讓他知道尊重創作。”
第二天,#趙宇航蹭全球票房#的熱搜空降第一,點進去全是水軍刷的惡評。馬曉桐看到時,正在給趙宇航改試鏡簡歷,氣得把簡歷摔在炒貨鍋沿:“楊小喵你瘋了!你知道這對新人意味著什么嗎?”
楊小喵望著炒貨鍋里翻滾的瓜子,沒回頭。蒸汽在他臉上凝成水珠,像極了電影里古籍修復時鏡片上的霧氣。
《巷口炒貨鋪》是楊小喵的轉型之作。他演的攤主阿哲,白天跟城管斗智斗勇,晚上給老街坊講笑話,炒瓜子的手法比老字號師傅還地道——為了這角色,他在合肥巷口蹲了一百天,被炒貨機燙了十九次。
拍“給失業大叔塞瓜子”的戲時,楊小喵一邊翻炒著瓜子一邊說:“人生就像炒瓜子,得火候到了才香,就像傷心事,熬透了才不疼。”賈玲在監視器前笑到拍桌子:“流量實力派演起市井小民,比專業戶還帶勁!”
2030年暑期檔,電影上映。首周票房破31億,最終以78億收官,成為年度票房冠軍。觀眾說:“誰能想到演導演封神的楊小喵,演炒貨攤主這么接地氣!他掂鍋的架勢,比我家樓下老王還熟練!”
人民日報發文《〈巷口炒貨鋪〉:流量實力派的破界之作》,特別提到:“楊小喵的表演打破了‘流量演員只會耍帥’的偏見。從電影導演到炒貨攤主,他用角色證明,真正的實力從不怕轉型。”
此時的電視劇版《爸爸的日記》已收官,最終播放量1.3億,豆瓣評分跌至3.0。趙宇航的微博評論區關了八個月,計欣月被楊紫工作室叫去談話,馬曉桐夾在中間,鬢角多了十根白頭發。
單紫怡來探班時,給楊小喵帶了本《演員的自我修養》,扉頁上是趙宇航的字跡:“小喵老師,我會好好學的。”
楊小喵把書放在炒貨鋪的調料架上,突然想起拍《爸爸的日記》時,張若昀說的:“真正的演員,不會借別人的墨寫自己的字。”
2030年頒獎季,《爸爸的日記》成了最大贏家,創造了三大電影頒獎禮大滿貫紀錄:
金雞獎:最佳男主角楊小喵、最佳男配角張若昀、最佳女主角楊紫
百花獎:最佳男主角楊小喵、最佳男配角張若昀、最佳女主角楊紫
華表獎:最佳男主角楊小喵、最佳男配角張若昀、最佳女主角楊紫
領獎臺上,楊小喵握著金雞獎獎杯的手在抖:“感謝《爸爸的日記》讓中國故事站上全球票房榜首。感謝張老師和楊老師,你們讓我明白流量與實力可以共輝。”臺下的張若昀比他還激動,差點把手里的花束扔上臺;楊紫舉著手機錄像,鏡頭晃得像在跳圓舞曲。
后臺采訪時,記者問他“是否會幫同公司的趙宇航提升演技”,楊小喵臉上的笑容淡了:“道不同,不相為謀。”
當晚,網友發現楊小喵不僅取關了趙宇航,還把他拉黑了。
微博上的祝福像潮水般涌來,服務器三度崩潰:
楊紫:“滿貫影后+滿貫影帝的組合,必須再合作!”(評論區有人問趙宇航,她沒回復)
李現:“從韓商言的兒子到三金影帝,楊小喵你這波操作太秀了!”
TNT時代少年團:“小念安太牛了!七斤瓜子慶祝,必須你請客!”張
若昀:“合作時就覺得這孩子眼里有戲,流量實力派實至名歸!”
敖子逸:“當年的小念安現在是大影帝了,火鍋局我安排!”
高瑞鑫在全平臺發布“楊小喵封神之路”合集,從飛天獎視帝到金鷹獎視帝,再到金雞、百花、華表獎影帝,視頻最后是他剛出道時的照片,配文:“從流量到流量實力派,從中國到世界之巔,這一路,他靠的是對每個角色的敬畏。”24小時播放量破45億,創內娛紀錄。
而楊紫工作室在頒獎禮后三周發布公告:“藝人趙宇航因‘個人發展規劃調整’,暫停所有演藝工作。”明眼人都看得出,這是雪藏。計欣月在朋友圈發了張老書店的照片,配文“對不起”,隨后注銷了賬號。
慶功宴結束后,楊小喵去了合肥的巷口炒貨鋪。老板還記得他,給他裝了袋奶油瓜子,特意多撒了把桂花。“聽說你拿獎了?”老板揮著鐵鏟翻動著瓜子,“我就知道你能成,你演的阿哲,跟我兒子一個樣。”
楊小喵剝著瓜子,手機震動了一下,是張若昀發來的消息:“明天來我家吃飯,說一說咱們下一部戲的合作流程。”
他笑著回了個“好”,抬頭時看見炒貨鋪的蒸汽沖上夜空,和星星混在一起,像極了《云荒引》里的彩色月亮。他知道,流量實力派的路從來不是孤軍奮戰,但也容不得投機取巧——就像父親的書店,每本書都得實打實的印刷,摻不得半點假。
夜風里,瓜子的香氣混著巷口的煙火氣,格外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