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信任網絡:在不可信網絡中構建安全系統(第2版)
- (美)拉齊·賴斯 (美)克里斯蒂娜·莫里洛 (美)埃文·吉爾曼 (美)道格·巴斯
- 1915字
- 2025-07-11 16:41:29
1.7 邊界安全模型與零信任模型
邊界安全模型和零信任模型之間有天壤之別,前者試圖在可信資源和不可信資源之間(本地網絡和互聯網之間)建立一道屏障,而后者基本上放棄了這種想法,接受了“壞人”無處不在的現實,不再通過設立屏障來保護內部易受攻擊的對象,轉而采取全民皆兵的策略。
邊界安全模型賦予了受保護網絡一定的信任等級,這種做法違背了零信任模型的基本原則,引發了一些糟糕的行為。當網絡被認為可信時,管理員常常會放松警惕,畢竟他們是人。位于同一個信任區內的主機很少會彼此防范,畢竟既然在同一個信任區,好像就意味著大家的可信度是一樣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逐漸認識到這種假設不成立,因此,不僅需要保護主機免受來自外部的攻擊,還需要使其免受來自內部的攻擊。
零信任模型假定網絡被完全攻陷,因此必須同時假定攻擊者可能使用任意IP地址進行通信。鑒于此,僅根據訪問者的IP地址或物理位置來授予資源訪問權限是不夠的,所有的主機都必須提供合適的身份標識,甚至位于當前信任區內的主機亦如此。攻擊者并非只會發起主動攻擊,他們還可能執行被動攻擊,即通過監聽流量來獲取敏感信息。在這種情況下,僅有主機身份標識還不夠,還必須對流量進行強加密。
在零信任網絡中,有3個關鍵組件:用戶/應用認證與授權、設備認證與授權、信任。其中第一個組件具有二元性(用戶和應用),因為并非所有操作都是由用戶執行的。對于自動執行的操作(例如,數據中心內的操作),需要考慮應用的質量,就像在正常情況下需要考慮用戶的品性一樣。
設備認證與授權同用戶/應用認證與授權同樣重要,但在采用邊界安全模型的網絡中,很少使用這種特性來保護服務和資源。這種特性通常是使用VPN或NAC技術來部署的,在較成熟的網絡中尤其如此,但在端點(而不是網絡節點)之間很少部署這種特性。

邊界安全技術——NAC
網絡訪問控制(Network Access Control,NAC)指的是一系列相關技術,用于對要訪問敏感網絡資源的設備進行強認證。這些技術包括802.1X和可信網絡連接(Trusted Network Connect,TNC)等協議族,專注于網絡訪問許可而非服務訪問許可,因此并不在零信任模型的范疇之內。一種更符合零信任理念的做法是,在離受訪問服務盡可能近的地方做類似的檢查(可使用TNC來執行這樣的檢查,有關詳情請參閱第5章)。在零信任網絡中,也可使用NAC,但它距離遠程端點太遠,無法滿足對零信任設備進行強認證的要求。
最后,需要計算信任評分,并將應用、設備和信任評分組合在一起,形成代理(agent)。然后,將策略應用于代理,以便給訪問請求授權。代理包含豐富的信息,可用于實現靈活而細粒度的訪問控制,即通過在策略中包含信任評分,設置各種適應條件來調整訪問控制策略。
訪問請求獲得授權后,控制平面通知數據平面,讓它接受請求。在此過程中,還可配置詳細的加密參數。加密可在設備層面、應用層面或這兩個層面進行,為確保機密性,至少需要在其中一個層面進行加密。
借助于這些認證/授權組件,以及控制平面在協調加密信道方面提供的幫助,可確保網絡中的流量都經過了認證。對于沒有經過認證、授權和加密的流量,主機和網絡設備將其丟棄,以確保敏感數據不會被泄露。另外,通過將每個控制平面事件和操作都寫入日志,可輕松地對網絡流量進行基于流或基于請求的審計。
在有些采用邊界安全模型的網絡中,也提供了類似的功能,但只在網絡邊界執行它們。VPN力圖提供這些功能,以確保對內部網絡的安全訪問,但流量到達VPN集中器后,便不再處于這些安全功能的保護范圍內了。管理員顯然知道互聯網強度的安全措施是什么樣的,只是沒有將這些安全措施貫徹到整個網絡中。
只要想象一下全面實施了這些安全措施的網絡是什么樣的,就會發現零信任網絡這種新范式存在很多亮點。它使用加密技術來驗證身份,這意味著對于所有的連接,其源IP地址不再重要(嚴格地說,依然可根據源IP地址來判斷風險,稍后將詳細討論)。自動化系統消除了技術壁壘,這導致VPN基本上已成明日黃花。私有網絡不再有任何特殊之處,其中的主機與互聯網中的主機一樣堅固。如果以批判性思維看待NAT和私有地址空間,可能會發現零信任模型使得它們提供的安全功能毫無意義。
總之,邊界安全模型的缺陷在于缺乏全面的安全保護,猶如由安全外殼包裹柔弱軀體,而我們真正想要的是堅固的軀體:知道如何核查身份,還知道如何以無法被竊聽的方式發送信息。有堅固的軀體并不意味著不再需要維護安全外殼,在極度敏感的場景中,維護安全外殼的做法依然值得提倡。然而,堅固的軀體確實將安全的堤壩構筑到了足夠的高度,即便弱化或取消安全外殼,也絕非不理智的。同時考慮到大部分零信任功能是對最終用戶是透明的,零信任安全模型看起來幾乎消除了安全性和便利性之間的矛盾:越安全,越便利。解決便利性問題的責任或許已被轉移到管理員的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