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Rv6網絡部署指南
- 金閩偉 李振斌主編
- 2759字
- 2025-07-11 16:39:30
前言
IP網絡正在發生改變。最近幾年,隨著IPv4(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第4版互聯網協議)地址的耗盡,運營商和企業已經逐步開始將網絡協議從IPv4升級到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第6版互聯網協議);同時,伴隨著5G、云和行業數字化的發展,SRv6(Segment Routing over IPv6,基于IPv6的段路由)在全球范圍內的部署正在加速。目前,SRv6已經成為一種成熟的技術,為運營商和企業提供了更強的網絡編程能力和端到端業務部署能力。
最初,段路由(Segment Routing,SR)技術作為SDN時代誕生的協議,提供了一種靈活的半集中、半分布式的架構。在這個架構下,不僅協議的數量減少,而且在引入網絡控制器之后,與傳統的TE(Traffic Engineering,流量工程)相比,能夠更加靈活地對網絡路徑進行編程。隨著技術的發展和實踐,SRv6因為天然兼容普通IPv6路由轉發功能,能夠基于IP可達性實現不同網絡的聯通,并可以隨著用戶網絡IPv6的升級同時進行部署,而豐富的IPv6擴展報文頭可以給用戶帶來更多相關的網絡服務,例如隨流檢測、網絡切片等功能。
現在,SRv6已被人們廣泛接受,并應用到許多不同的服務提供商網絡(包括電信運營商網絡、企業網絡、ISP網絡等)中。在SRv6被廣泛部署的過程中,由于SRv6的靈活性,以及SRv6網絡與傳統網絡的差異性,我們發現有許多新的因素需要在網絡設計和部署時進行考慮。在工作交流中,我們也了解到有很多人希望有一本具有系統性的圖書對此進行全面且詳細的介紹。這是我們寫作本書的初衷。
本書聚焦SRv6網絡的實際部署,不僅提供了詳細的部署指南,還匯集了多個詳細的實踐案例。
本書共11章,各章內容簡要介紹如下。
第1章:簡要回顧SRv6的發展歷史,介紹SRv6實現網絡編程的原理與特點,以及SRv6的標準化進展、產業活動和商業部署現狀。
第2章:簡要分析SRv6報文頭變長對網絡的影響,介紹SRv6傳輸效率提升方案的產生過程、基本原理、工作范例,以及SRv6傳輸效率提升方案的部署與產業進展。
第3章:對SRv6開啟的網絡能力創新進行闡述。面向5G和云時代業務的發展,SRv6開啟了IPv6應用的新時代。IPv6網絡切片、IFIT和APN6等IPv6擴展技術,可以和SRv6一起部署在IPv6網絡中,提升IPv6網絡的服務能力。
第4章:介紹當前網絡向SRv6演進的路線、策略和樣例。本章可以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從傳統MPLS網絡向SRv6目標網絡的演進。
第5章:主要介紹現有網絡向SRv6演進之前,需要做好哪些準備。本章主要從網絡基礎條件和網絡承載的業務兩個方面進行評估,隨后給出向SRv6演進之前的網絡規劃建議。
第6章:詳細介紹SRv6方案設計與部署的一個方案——運營商E2E VPN方案。本章圍繞E2E VPN over SRv6方案,詳細介紹IPv6地址、IGP(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內部網關協議)/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邊界網關協議)路由、SRv6路徑、移動承載業務、專線業務、網絡切片、可靠性、時鐘、QoS和安全方面的設計原則。同時,本章以G國M運營商為例,介紹E2E VPN over SRv6方案的實際部署過程。
第7章:詳細介紹SRv6方案設計與部署的另一個方案——運營商HoVPN方案。本章圍繞HoVPN over SRv6方案,詳細介紹BGP路由、SRv6路徑、業務VPN、網絡切片、可靠性和QoS等方面的設計原則。同時,本章以T國A運營商為例,介紹HoVPN over SRv6方案的實際部署與驗證過程。
第8章:詳細介紹SRv6在企業金融骨干網絡場景中的方案設計與部署,包括網絡總體架構、物理組網設計、IPv6地址的規劃設計、承載方案設計、可靠性設計和網絡安全設計等。
第9章:詳細介紹SRv6在企業智能電力數據網絡場景中的方案設計與部署,包括網絡總體架構、物理組網設計、IPv6地址規劃設計、承載方案設計、可靠性設計和網絡安全設計等。
第10章:首先論述SRv6網絡在運維方面的變化,然后詳細介紹如何通過控制器來管理和運維SRv6網絡,包括日常維護、路徑調優、質量測量和問題定位等。
第11章:展望SRv6網絡的發展前景和發展趨勢。
本書由金閩偉和李振斌擔任主編,駱蘭軍和李維東擔任副主編,他們共同負責全書整體框架設計。全書由李振斌統稿。第1章由李振斌和駱蘭軍編寫,第2章由李呈和謝婷編寫,第3章由耿雪松、劉瀟楊和蔡義編寫,第4章由金閩偉、陳達和陳婧怡編寫,第5章由韓晶和駱蘭軍編寫,第6章由金閩偉、李維東、蘇建華、閆朝陽、李強和駱蘭軍編寫,第7章由李維東、李明、柳巧平、姚博涵和駱蘭軍編寫,第8章由孔繼美和駱蘭軍編寫,第9章由鮑磊和駱蘭軍編寫,第10章由王楓、孫君祥和吳卓然編寫,第11章由劉冰和李小盼編寫。李小盼、湯丹丹組織完成了書稿整理等相關工作;王焱淼、韓濤、張雨生、段學罡、劉炎、馮旻、朱科義作為技術審校,為圖書提供了大量寶貴的技術建議。
本書編委會匯集了華為數據通信架構與設計團隊、標準與專利團隊、協議開發團隊、路由器產品開發團隊、網絡設計保障團隊、全球技術服務團隊、戰略與業務發展團隊和技術資料開發團隊的技術骨干。這些團隊成員中,有SRv6標準的制定者和推動者,有負責SRv6設計實現的研發成員,有幫助用戶成功完成SRv6網絡設計與部署的解決方案專家,還有優化、保障與維護SRv6網絡高效運行的技術服務專家。他們的成果和經驗經過系統的總結體現在本書中。本書的推廣得到了左萌、慈鵬、王焱淼、呂東、郝辰欣、伍連和、徐國君、徐歡、張杰、蔡駿等主管和專家的大力支持。本書的出版是團隊努力的成果,也是集體智慧結晶的體現,衷心地感謝本書編委會的每一位成員!
借本書出版的機會,衷心感謝胡克文、王雷、劉少偉、吳局業、趙志鵬、馮蘇、左萌、邱月峰、丁兆坤、王焱淼、錢驍、王建兵、金劍、張雨生、唐新兵、古銳、呂東、郝辰欣、伍連和、徐國君、徐歡、張杰、蔡駿、任廣濤、劉凱、李小盼、朱科義、范大衛、劉悅、劉樹成、徐峰、鮑磊、宋健、劉淑英、曾毅、盧延輝、孫同心、陳松巖、胡珣、謝振強、李正良、吳哲文、高曉琦、李佳玲、文慧智、徐菊華、陳新雋、韋乃文、張亞偉、王肖飛、耿雪松、董文霞、毛擁華、馬琳、黃璐、王開春、莫華國、田輝輝、王白輝、孟光耀、郭強、李泓錕、田太徐、夏陽、閆剛、胡志波、楊平安、盛成、王海波、莊順萬、高強周、方晟、王振星、曾海飛、張永平、陳闖、張卡、徐國其、錢國鋒、陳重、張力、劉春、李慶君、趙大赫、張亞豪、曹建銘、張敏虎、曹毅光、湯宇翔、朝日雅拉、郭衍勤、李天宇、解立洋、黃偉、王笛、趙艷青等華為的領導和同事。
衷心感謝田輝、高巍、趙鋒、馬科、陳運清、趙慧玲、解沖鋒、史凡、雷波、王愛俊、朱永慶、阮科、尹遠陽、陳華南、段曉東、程偉強、姜文穎、李振強、劉鵬、唐雄燕、曹暢、龐冉、秦壯壯、李鐘輝、李星、李鎖剛等長期支持我們SRv6創新和部署應用的中國IP領域的技術專家。最后,特別感謝馮征、唐宏、唐雄燕為本書作序。
我們希望通過本書盡可能完整地呈現華為SRv6網絡部署的成功案例,幫助讀者詳細了解SRv6網絡部署的評估、設計、配置、調測和運維過程,推動SRv6網絡在全球快速部署,幫助人類打造更加優質的IP網絡,快速邁入萬物互聯的智能時代。但是因為全球IP網絡的發展現狀千差萬別,而SRv6本身作為新興技術也還處于不斷變化的過程中,加之我們能力有限,書中難免存在疏漏,敬請各位專家及廣大讀者批評指正,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本書作者
- 物聯網安全(原書第2版)
- Hands-On Full Stack Development with Spring Boot 2 and React(Second Edition)
- 計算機網絡與通信(第2版)
- 2018網信發展報告
- Mastering JavaFX 10
- Metasploit Penetration Testing Cookbook
- OMNeT++與網絡仿真
- Master Apache JMeter:From Load Testing to DevOps
- 網絡設計與應用(第2版)
- 紅藍攻防:構建實戰化網絡安全防御體系
- Implementing NetScaler VPX?
- 工業以太網技術:AFDX/TTE網絡原理、接口、互連與安全
- 5G智慧交通
- React Design Patterns and Best Practices(Second Edition)
- Architecting Data:Intensive Applic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