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月衍》背景
- 協議結婚:影帝暗戀我十年
- 序瑾
- 2043字
- 2025-07-15 12:00:00
金楚楚皺眉,弱弱地說:“這對施老師會不會不公平啊?”
她敢開口不是因為她也有背景,而是她和紀青瑤合作過,知道這姑娘不是仗勢欺人的人。
紀青瑤一直在爭取女主角她也是知道的,婁芊芊也是最早定演員的角色,所以紀青瑤早就拿到全部的劇本。
而施晴,在一周之前拿到的只有前六集的劇本。這一周對于劇本的熟悉程度不知道有沒有紀青瑤熟悉。
施晴對金楚楚釋放善意的笑容,對上紀青瑤猶豫的目光,胸有成竹地說:“沒事,就聽她的,隨便翻!”
她想,應該沒有人比她更清楚戚月這個角色了。
因為,她就是《月衍》的原著作者。
《月衍》改編自作者‘今天陰天’的網絡小說《拯救黑化反派》。
這個故事發表于她在《云中仙》的劇組時,每天面對著不受控的拍攝現場,各路關系戶強塞進來的飛頁將原本完整的劇本變得支離破碎。
她憋著一肚子的憤懣與無力,激發出了強烈的創作欲望。
于是,她從自己積攢多年的靈感庫中,翻出了這個構思,創造了這個故事。
故事的背景是一場滔天陰謀。
燕國太子和護國大將軍衛凜死在了一場本可以勝利的戰役中。
將軍府僅剩的幼子衛衍,被接入宮中撫養。
年少的衛衍很快發現,父親的死并非意外,而是老皇帝為鏟除功高蓋主的太子,精心設計的一場騙局。
從那一刻起,衛衍開始了多年的潛伏,戴著溫順無害的面具,在暗中磨礪著復仇的爪牙。
原定的故事里,他最終會掀起一場血腥的宮變,大開殺戒,囚禁老皇帝最寵愛的小女兒戚月,成為一個孤絕而瘋魔的暴君。
而一個來自現代的靈魂,穿進了戚月的身體內,穿到了故事的開端,想要活命就要拯救衛衍,防止他黑化。
于是,她從一開始,就像一顆執拗的小太陽,用盡全力去照耀衛衍,也在這個過程中喜歡上了衛衍。
她見過那個被父親忌憚、溫柔的太子哥哥,她曾拼命想要阻止悲劇的發生,卻終究沒能敵過深宮中的權術與人心。
太子死后,老皇帝的屠刀揮向了同樣在朝中嶄露頭角的二皇子。
一場精心策劃的意外,讓二皇子在狩獵中墜馬致殘。
從此,二皇子表面上成了流連煙花之地的廢人,暗地里卻與蟄伏的衛衍一樣,開始懷疑父皇的真面目。
而戚月,作為知道一切的人,用她的智慧與真誠,將兩個同樣背負血海深仇的男人聯系在一起結盟。
他們的目標很明確:衛衍為父報仇,二皇子與戚月為枉死的太子哥哥討回公道。
在后續的故事里,三人聯手,抽絲剝繭,所有的真相大白,最終成功逼宮,將老皇帝及其黨羽一網打盡,血債血償。
新帝由二皇子登基,衛衍則成為新的護國將軍。
就在衛衍和戚月即將舉行真正意義上的大婚典禮時,北境告急。衛衍不得不奔赴北境。
然而,他前腳剛走,南疆也生事端,新帝御駕親征,將京中大局托付給了戚月。
可誰也沒想到,新帝身邊竟藏著南疆的細作,他身中蠱毒,最終死于異地。
噩耗傳來,朝野震動,人心惶惶。
戚月,這個曾經的嬌弱公主,在危難之際,毅然穿上戎裝,坐鎮京師,穩住大局,誓與燕國共存亡。
在南疆大軍兵臨城下,京城即將被攻破的最后一刻,衛衍率領的北境鐵騎,如神兵天降。
戰亂平定,山河重塑。
衛衍沒有選擇自己登基,而是擁立戚月為燕國第一位女帝。
登基大典與遲來的婚禮,一同舉行。
本該是故事最圓滿的結局。
然而,施晴在創作這本書時,從一開始就決定了BE的基調。
原來戚月早在之前的宮亂中,被悄然下了與新帝一樣的蠱毒,只是發作得更慢。
她用盡了最后的氣力,與衛衍完成了那場盛世婚禮。
在大婚的第二天,在他溫暖的懷抱中,漸漸沒了溫度。
衛衍一夜白發。
他沒有隨她而去,而是選擇遵從她的遺愿,以攝政王的身份從旁系過繼了一個孩子,盡心撫養新帝長大,守住了他與她共同守護的萬里江山。
直到新帝成年親政,他才終于放下了一切,在戚月的陵墓前,拔劍自刎,追隨他的月亮而去。
施晴還記得,寫下那個結局時的難過。也有無數讀者涌入評論區,聲淚俱下地要給她寄刀片。
這本書成績優異,在連載期間就霸占了各大榜單第一,被乾坤娛樂高價買走了影視版權。
他們曾邀請她擔任編劇,但施晴拒絕了,為了保護馬甲,只答應作為線上顧問,偶爾提出一些分析和建議。
最終的劇本為了過審,刪改了‘穿書’的設定,將戚月的成長與覺醒歸因于她自身的聰慧與經歷,但故事的內核與悲劇的結局,卻被完整地保留了下來。
憑她多年的經驗來看,只要制作團隊不拉垮,這部劇會爆。
只是她萬萬沒想到,乾坤娛樂會將這部劇的制作等級,定到S+。
更沒想到,他們會如此執著地,邀請她來出演那個由她親手創造的角色。
她起初的拒絕盛寒,更多的是怕毀了這個角色。
但現在別無可選,這部劇從各方面來說對她都意義非凡,她比任何人都想要這部劇能夠創作好。
偌大的會議室里一片安靜。
在周遠維看熱鬧不嫌事大的眼神示意下,紀冠宇只覺得太陽穴突突狂跳。
他求助似的看向王行,卻只看到對方一臉‘你自己惹的禍自己解決’的表情。
最終,紀冠宇一咬牙,將手中的劇本翻得嘩嘩作響,胡亂地指向其中一頁。
“就……就試這一場吧!”
所有人的目光,瞬間聚焦于中央大屏幕上投出的劇本片段。
當看清內容時,會議室里響起一片極輕的抽氣聲。
這個情節是新帝(二皇子)戰死于南疆的噩耗傳來,敵軍即將兵臨城下,京中人心惶惶。戚月初登監國之位,于朝堂之上,發表安撫人心、誓與國共存亡的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