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天庭論道
- 西游之家?guī)熎刑?/a>
- 小滿如意
- 2051字
- 2025-08-07 22:02:53
卻說李寬師徒別了萬壽山,駕祥云直上九霄。
但見瑞靄千條橫碧落,虹霓萬道映天階,
不消半日,已至南天門外。
那守門天王早得仙箓傳訊,見祥云落地,忙率金甲神將拱手相迎:
“恭迎覺正真人返闕!”
李寬含笑稽首,玄樞緊隨師父身后,小手緊攥道袍,
仰望著巍峨天門上“南天門”三個(gè)斗大金字,
只覺金光灼灼,仙威赫赫,恍如夢中。
方入天門,便見兩朵赤白云氣破空而來,
云上立著兩個(gè)頭梳雙髻的童子,正是兜率宮水火二童。
水靈童子未及落地便嚷道:
“師兄一去經(jīng)年,可把小弟想煞了!”
火靈童子雖未言語,眼中亦含笑意,目光落在玄樞身上時(shí)微露訝色。
李寬撫掌笑道:
“有勞二位賢弟掛念。此乃貧道新收弟子,名喚玄樞。”
“玄樞,還不快來拜見兩位師叔。”
玄樞依言上前,端端正正稽首行禮。
水靈童子笑嘻嘻扶起,上下打量:
“好個(gè)靈秀的童子!眉間隱有清氣盤旋,根骨清奇更勝瑤池仙葩。”
他忽地伸手往玄樞腕脈一搭,片刻后眼中驚色更濃,轉(zhuǎn)頭對火靈道:
“師兄你摸摸,這孩子體內(nèi)竟自成周天,地脈水元渾厚如淵,偏又藏著一縷先天庚金銳氣!怪哉,怪哉!”
火靈童子聞言,亦伸指輕點(diǎn)玄樞眉心,閉目感應(yīng)片刻,
素來沉靜的面容也泛起波瀾,緩緩道:
“水土相生,金水相涵…此等稟賦,聞所未聞。”
他抬眼看向李寬,目光灼灼:
“師兄從何處覓得這等良才美玉?”
李寬只笑而不語,引開話題:
“此乃緣法。數(shù)年未見,二位賢弟修為愈發(fā)精純了。”
水靈童子聞言,臉上得意之色一閃,笑道:“師兄你…”
他湊近細(xì)觀李寬周身氣韻,只見其神光內(nèi)斂,紫氣氤氳,
“師兄氣象淵深如海,莫非已窺得金丹門徑?”
正說話間,忽聞清朗笑聲自云端傳來:
“覺正師兄!一別數(shù)載,風(fēng)采更勝往昔!”
祥云落地,現(xiàn)出一位身著青白鶴氅、手持玉柄拂塵的俊朗仙真,
正是太白金星首徒李長壽。
他目光掃過玄樞,眼中亦掠過一絲訝異,隨即含笑對李寬道:
“前日聞得師兄自下界歸來,小弟便掐指推算,知師兄今日必至南天門,特來相迎。”
“這位仙童想必便是師兄高徒?””
言語間,他袖中一枚溫潤玉環(huán)自行飛出,繞著玄樞盤旋三匝,
發(fā)出清越龍吟,點(diǎn)點(diǎn)星輝灑落其身。
水靈童子拍手笑道:
“長壽師兄的‘璇璣玉衡環(huán)’最是靈驗(yàn)!
此寶鳴響,足見玄樞師侄道緣深厚,根基超凡!”
李長壽收回玉環(huán),神色鄭重地對李寬道:
“此子身負(fù)天地奇氣,因果牽連甚深。”
“師兄收徒,福澤綿長,亦擔(dān)莫大因果。”
李寬頷首:“師弟慧眼。此中緣由,容后細(xì)稟。”
“今日正欲借月殿清輝,向諸位賢弟請教那金丹成就之法。”
一行人說說笑笑,足下自生云路,直投廣寒宮方向。
沿途仙娥捧花,力士執(zhí)幡,金闕玉樓在氤氳瑞靄中時(shí)隱時(shí)現(xiàn)。
玄樞初登天闕,只覺目眩神迷,緊緊牽著師父袍袖。
行至虹橋,忽見弱水三千奔涌于下,寒氣森森,
一座剔透如冰晶的宮闕懸于月華之中,匾額上“廣寒”二字流轉(zhuǎn)清輝。
殿前早有數(shù)位仙真等候,見祥云落地,紛紛上前見禮。
“覺正師兄!”
“李道兄別來無恙!”
招呼聲不絕于耳。
李寬一一還禮,將玄樞引見給眾人。
在場皆是三清四帝、九曜星君門下高徒,眼光何等毒辣,
稍一探查玄樞根骨,無不驚異贊嘆。
東華帝君座下紫陽真人手捻長須:
“水土相生,暗合金水相涵之妙,更兼一縷先天庚金孕于腎水……”
太陽星君高徒君玄道人目光如炬,指尖隱有日芒跳躍:
“奇哉!此子周身竅穴竟與周天星斗隱成呼應(yīng)之勢,莫非是應(yīng)劫而生?”
一時(shí)間,月殿前仙光繚繞,眾仙真圍著玄樞各展玄功探查,
或引星輝,或聚云氣,嘖嘖稱奇之聲不絕。
玄樞被這陣仗驚得小臉微白,卻強(qiáng)自鎮(zhèn)定,
依著師父平素教導(dǎo),眼觀鼻,鼻觀心,默運(yùn)玄功。
其體內(nèi)水土之氣受外界仙靈引動(dòng),自行流轉(zhuǎn),
周身竟泛起一層薄薄的玉色光暈,隱隱有龍吟虎嘯之聲透出。
眾仙見狀,更是驚嘆。
“諸位道友,”
李長壽朗聲一笑,拂塵輕擺,
一股中正平和之氣彌散開來,將眾人探究之力不著痕跡地化去,
“玄樞師侄根骨天成,乃覺正師兄緣法。”
“月魄清茶已備,何不入殿品茗論道,一解師兄金丹之惑?”
眾人這才恍然,連聲道善,相攜步入廣寒正殿。
殿內(nèi)清寒依舊,桂影婆娑。
眾仙依著虬曲枝椏盤坐,玉杯盛著月魄桂花熬制的清茶,異香滿室。
李寬坐于主枝之下,玄樞侍立身側(cè)。
水靈童子性子最急,當(dāng)先開口:
“師兄方才可是言及金丹之惑?”
“小弟隨老君煉丹數(shù)千載,于這‘外丹映內(nèi)丹’之理,倒有幾分淺見。”
他放下玉杯,掌心一翻,竟托出一尊玲瓏剔透的紫金小爐,
爐分九竅,隱有紫氣氤氳。
“此乃小弟觀老君八卦爐所得,煉一‘九轉(zhuǎn)紫氣爐’虛影。”
水靈童子指尖一點(diǎn),爐中騰起三簇火焰,一青一白一紫。
“丹道如烹小鮮,火候?yàn)榈谝灰x!”
“青者文火,溫養(yǎng)百骸;”
“白者武火,煅燒雜質(zhì);”
“紫者真火,熔煉本源。”
他神情專注,指尖法訣變幻,三火輪轉(zhuǎn),爐中漸有一團(tuán)混沌氣旋凝聚,似有龍虎之形沉浮。
“然此乃外丹法門,內(nèi)丹亦然!”
“修士之軀便是天地洪爐,精為柴,氣為火,神為引!”
“以武火勇猛精進(jìn),沖關(guān)破隘;”
“以文火溫養(yǎng)調(diào)和,固本培元;”
“待爐火純青,真火自生,則坎離交媾,龍虎降伏,一點(diǎn)金丹自然孕成!”
“老君曾言:‘?dāng)€簇五行顛倒用,功完隨作佛和仙’,此之謂也!”
言畢,爐中氣旋轟然一震,化作一粒龍眼大小、金紫交輝的丹丸虛影,滿室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