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陸續(xù)離開
- 諸天,從淬火年代開始
- 龍卷黃沙
- 2556字
- 2025-08-21 09:08:54
在給他們講完了社會責任感后,陳言道:“我要讓港島十多年后的下一代年輕人,很多都是從我們家的學校畢業(yè)的。”
“同時我們有錢了,還要多做慈善,不能讓人家說我們?yōu)楦徊蝗省!?
“所以在小學建好后,跟中學一起,我們還要在各區(qū),各來辦一家孤兒院,收養(yǎng)孤兒。”
“并且要給予他們良好的教育。”
“在他們到了入學年齡后,就讓他們入學我們的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就讀。”
“畢業(yè)后我們也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推他們一把,送他們一程。”
“畢業(yè)后,他們愿意從政的,就支持讓他們去從政。”
“如愿進入警隊的,就支持他們去警隊。”
“愿意進入一般工作的,如果有跟我們家生意相關的,有合適的,就可以直接讓他們進入咱們家的公司。”
“老二從小就學習最好。”
“建設公司重新并入房地產(chǎn)公司。”
“從此老二就進入教育行業(yè),負責辦學,開孤兒院。”
“記住了,現(xiàn)代社會的基礎是什么?”
“就是現(xiàn)代教育。”
“現(xiàn)代教育是現(xiàn)代一切的基石,根本,是重中之重,孩子更是未來。”
“所以一定要辦好,知道嗎?”
老二嚴肅道:“爸,你放心吧。”
“這件事交給我,我一定辦好。”
陳言道:“好。”
幾天后,老二在又把建筑公司并回房地產(chǎn)公司后,就開始辦建學校的事。
港島一聽陳言家要辦學校,那是很樂意的,很快審批手續(xù)就都給痛快的辦完了。
并且給了一堆規(guī)定內的,各方面的優(yōu)惠。
隨著老二那邊破土動工,很快各大報紙,媒體就報道了盧氏公司,關心公共事業(yè),助力教育,興辦學校的事情。
這一下陳言家族的公司,立刻正面聲望就快速的上漲。
陳壽亭他們這次由于缺少社會責任感,看現(xiàn)在弄也沒太大好處,對教育也沒什么興趣,就不跟著干。
到了11月份,第一所小學就建好了。
陳言給起名叫幸福小學。
這第一所學校就建立在長沙灣。
離幸福公寓不遠。
接著學校就開始招聘。
等該招聘的人員都招聘夠不,學校就開始招收第一批學生。
按照陳言的規(guī)定,幸福小學,劃出一半的學位,住在幸福公寓的人優(yōu)先入學。
并且由于有港島的補貼,陳言收的學費也不貴。
這下子幸福公寓的床位就更火爆了。
甚至有人看沒有床位,花錢買別人的床位。
而且一買還最少得買兩個。
因為陳言規(guī)定,家長和孩子必須都得住在幸福公寓。
當趙東俊哥倆知道這情況后,就找到陳壽亭。
趙東俊拍著腦袋道:“咱們真是老了,怎么就沒想出,他辦學校后的這一步呢。”
“不過我有一點想不明白,他的公寓也不愁租啊,一直都是滿的,他這干有這個必要嗎?”
陳壽亭道:“這事還自己想什么,直接把他叫過來問問不就行了。”
然后他們就給陳言打電話。
陳言聽了他們的問題后,回答道:“現(xiàn)在咱們已經(jīng)不是愁怎么賺錢了,是愁怎么花錢了。”
“我就是想真的干點好事。”
“幸福公寓的人優(yōu)先入學,我也只是想照顧一下,住在自己公寓里的人。”
“畢竟每個月都給咱們交租,總比別人親。”
“我建議你們,也辦幾所學校。”
“就花點錢而已,沒壞處。”
三人聽了對視一眼。
趙東俊道:“我年齡大了,就不折騰了。”
陳壽亭和趙東初道:“我也也不折騰了。”
陳言一聽也不勸他們。
接下來三年,陳言家就把幸福小學,開遍了港島各區(qū),并且開辦了兩家中學和一家高中,還有四家孤兒院。
到了1960年,陳言家就在北九龍開始建設大學。
并且就在這一年,陳言在太平山頂,花40萬買了一處破房子。
然后陳言就把這處房子給徹底推平,開始建設豪宅。
隨著陳言買了這處房子后,其他人看現(xiàn)在買了太平山的房子也沒事,就也有人開始買。
不過太平山的房子本來就少,賣的人也不多,不太好買。
有人想直接買地,不過港島不賣。
當?shù)搅?961年的春節(jié)前,陳言就搬進了自己的豪宅。
在這里,陳言坐在臥室里,就能俯瞰到維多利亞港,俯瞰到整個港島。
這一年的三十,陳言全家就是在這里過的。
在這里熱熱鬧鬧,俯瞰著萬家燈火,看著全港燃放的煙花爆竹過的。
61年沒有發(fā)生什么發(fā)生。
到了62年,由于大旱,港島就又開始缺水。
其實港島從1950年開始,由于人口激增,就一直處于缺水狀態(tài)。
直到連續(xù)新建了兩個蓄水池,再加上用海水沖廁所,從粵東買水,到了1960年,這缺水的情況才解決。
可這才好了一年,就又趕上大旱,就又開始缺水。
而且這次還更嚴重。
在以前缺水的時候,最起碼還一天供水12個小時。
這次直接干旱到,一天只供水4個小時。
就這樣挺了一年,結果到了1963年,情況更糟。
在62年是50年一遇的干旱。
到了63年,就又繼續(xù)是百年一遇的干旱。
這下好,一天四小時供水,慢慢就變成了,四天供水一次,一次四小時。
這日子過的,陳言都想直接移民了。
還好到了63年,不再那么干旱了,情況有所緩解,不過還是缺水。
一直到了1965年,嚴重缺水的問題才解決了。
結果在66年,才剛過了一年不那么缺水日子。
到了67年,就又開始出現(xiàn)暴動。
這次暴動,真的是把全港島的人給嚇著了。
很多人就開始大量的拋售資產(chǎn),移民國外。
在這種情況下,連帶的還造成了銀行擠兌。
不過陳言家沒事,一直儲備的現(xiàn)金充足,再加上港島反應的及時。
在擠兌出現(xiàn)的第二天就進行限制,每人每天就只能取100港紙,這場擠兌風波就過去了。
然后陳言家就跟其他房地產(chǎn)商們一樣,趁著這個時機,大量的購入房產(chǎn),地皮。
當這波移民潮過去,到了1968年,港島的經(jīng)濟就又開始變好了。
房地產(chǎn)又開始大火。
這下所有在去年大量收購房子,地皮的房地產(chǎn)公司,在接下來幾年里,就都發(fā)了。
而陳言一輩子,從這一年開始,有人開始去世了。
而走的第一個不是別人,就是陳壽亭。
很快十年就過去了。
到了1978年。
陳言這一輩的人,就剩下陳言,翡翠,還有陳壽亭的媳婦,采芹了。
也是在這一年,陳言開始讓老三前往美子,開始布局歐美。
到了1979年的冬天。
這天晚上翡翠晚上睡著睡著,突然心臟病發(fā)作,無聲無息的就猝死了。
陳言第二天早上行了,才發(fā)現(xiàn)她沒氣了。
陳言擦了擦眼淚道:“挺好,沒受罪。”
然后陳言在停靈三天后,就把她給葬在了,從家里擴展開的一塊地方。
這也是這些年,陳言買下緊挨著太平山家里土地,原本的打算。
到了1980年,采芹就也走了。
就在采芹走后一個多月,也到了冬天。
陳言站在自己的臥室里,俯瞰著整個港島,心道:“都走了,自己也該走了。”
“一晃61年就過去了。”
“其實自己要是去年走的話,那倒正好是60年,一個甲子。”
“不過現(xiàn)在自己把所有人都送走了,也挺好的。”
然后第二天,陳言就把所有人都給叫回來了。
在他們回來之前,陳言就把小婷給收起來了。
而這次陳言也沒帶走什么,就給戒指里增加了一噸的黃金。
當孩子們都回來后。
陳言就把家產(chǎn)給分了。
并交代他們,把自己和翡翠葬在一起后,就閉上眼睛,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