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海貿,與李家的接觸,交易
- 我,鄭成功侄子,從南洋稱霸世界
- 小小魚兒天上飛
- 2116字
- 2025-07-13 07:33:26
1684年,一月。
婆羅洲西部,坤甸。
今日,海面上來了一支商隊,這些商船上配了火炮,有水手,有槍手。
這些商船也叫武裝商船,沒有這個配置和實力,都不敢出海做生意。
在這隊商船上,有繡著“李”字的旗幟。
這是屬于閩南李家的商隊,帶隊的是李家的嫡子李彥昌,專門為李家跑馬六甲這邊的路線。
“父親,在坤甸的那些人真是臺島那邊出來的鄭家人?要是海盜怎么辦?”
在商隊中的主船上,一個少女正在與一個三十多歲的男子交談。
他們是父女。
女子叫李幼嫆,十六歲,喜歡航海,受父母寵愛,依著她,帶著她出來看看。
男子就是李彥昌。
“八九不離十,基本就是從臺島出來的一支鄭家人,不愿意投降清庭,才下南洋來,到了坤甸這里。”李彥昌肯定的說道。
即使是海盜,他們這支商隊也能全身而退。
更何況,消息是李家留在坤甸商貿點的人傳來的,此人可靠。
鄭家并沒有對李家在這里的商貿站動手,留著以后好跟李家做生意。
鄭寬以前雖然不管鄭家海上的生意,但也知道這個李家以前跟鄭家有不少合作,算是故交。
李彥昌也在說:“以前我們李家在海上與鄭家有不少來往,一起做生意,而且還多受鄭家關照。
唉,可惜清庭勢大,那鄭克爽不中用,把臺島丟了,還投降了清庭。
不知道坤甸這里的鄭家是不是熟人,他們敢南下到這里再圖發展,讓人敬佩。”
就在他們說話時,在商隊前方出現了鄭家的水師,戰船上有“鄭”字旗幟。
聽到下面的人稟報,李彥昌拿起望遠鏡查看后,笑著說:“果然是鄭家人。”
然后吩咐手下向鄭家水師打旗語,然后安排一艘小船過去交涉。
“閩南李家?”
“快速通知都督和司令,就說李家商隊來了。”
鄭家水師這邊趕緊回去稟報情況,而且顯然之前有得到指示,要是發現閩南李家商隊就讓他們入港。
“入港!”
李彥昌得到鄭家水師回復后,就讓商隊跟著鄭家水師去坤甸港口。
等他們到了港口不久,鄭寬,鄭明,鄭亮,唐順昌等人就來了,足見對此很重視。
不重視不行啊,鄭家要發展,需要從外面購買許多的東西。
閩南李家,鄭家熟悉,兩者做生意,都會安心許多。
“在下李彥昌,這是小女李幼嫆,見過諸位。”
李彥昌看到鄭明等人,有些失望,因為沒有見過這些人。
“鄭家鄭寬,這是犬子鄭明……”鄭寬客氣的介紹了他們這邊的人。
鄭寬?李彥昌聽了,馬上恍然,知道鄭寬這個名字,是鄭成功的兄弟,還是一個將領,會打仗。
鄭明看到了英姿颯爽的李幼嫆,眼前一亮,這個女子不僅漂亮還很有氣質,關鍵是敢來南洋,膽子不小。
注意到鄭明的目光,李幼嫆看過去,絲毫不怯,認真打量看起來比自己大幾歲的鄭明,發現鄭明沒有一膽怯,也不害羞,而且感覺很成熟穩重。
當然,鄭明本來也帥氣,只是來了這熱帶雨林曬黑了一點,但已經算這里很白的了,因為經常喝空間泉水,有防曬的效果。
兩人對視一會兒,最終李幼嫆有些害羞的移開了目光。
鄭寬邀請李彥昌他們去府中做客,李彥昌沒有拒絕,帶著女兒李幼嫆和一隊人前去。
雖然比較信任鄭家人,但不能全信必要的安全是要保證的。
到了鄭府,雙方就閩南李家和鄭家以前的交情說了一番,為了增進現在的關系,增加彼此間的信任,同時通過談話,試探雙方的一些能力。
結果,旗鼓相當,都覺得對方不是簡單人物,以后可以做生意。
之后雙方就開始說說,現在能做哪些生意。
鄭寬嘆道:“我們剛來幾個月,能拿得出手的東西不多。還是你說說需要什么,我們以后好準備。”
李彥昌點頭,想了想說道:“這里是婆羅洲西部,有沉香,胡椒等香料,這是我們很需要的。
還有就是這里似乎有一些金礦,可以用一些金子來交易。
其他的,糧食,水果,皮毛等等,數量多的話,我們也要。”
鄭明在一旁聽著,發現他們現在真沒有什么拿的出手和李家交易的。
李彥昌也看出鄭家暫時沒有什么拿得出手來交易的,但知道鄭家南下肯定帶了不少錢的。
有錢,可以跟他們李家買東西啊。
于是李彥昌善解人意的說道:“這些東西暫時沒有沒關系,以后有了再交易。
鄭兄,你們需要什么,看看我們李家能不能幫上忙。”
需要什么,需要很多。
鄭寬不可能全說,那樣全兜底出去,就讓人看出虛實了。
選急需的東西說:“我們現在需要的東西不少,但最急要的是品質好的鐵礦,還需要一些火器,比如燧發槍。
另外,就是需要人,男女,小孩都需要,老人也可以……”
鐵礦,火器,人口!
李彥昌聽了后就在想鄭家是想在這里快速擴張,所以才需要這些東西。
鐵礦好說,李家容易弄來。
火器的話,那燧發槍需要與西方人交易,有些麻煩,但也能做到。
至于人口。
聽說清庭準備全面開海,到時候可以忽悠,不,是讓一些想下南洋的人來,李家幫他們到南洋。
李彥昌思考后,都應了下來。然后雙方就談談大概的價錢。
一算嚇一跳。
鐵礦和火器的價格鄭家能承受,但人口這個東西,人數多了花費就很恐怖。
青壯男子李家開價二十五兩銀子一人,青壯女子二十兩銀子一人,孩子(十五歲以下)十兩銀子一人,老人(五十歲以上)五兩銀子一人。
一千青壯男女,就要花費兩萬多兩銀子,一萬人就是二十多萬銀子,十萬人就超過兩百萬銀子。
鄭家這次出來也只有帶了兩百多萬銀子。
掏空家底,也只能弄來十多萬人,但那是不可能的,最多能來幾萬人就頂天了。
安置弄來的人,都要花費很多。
李彥昌這個價還是友情價,換作其他商隊,起碼要多五兩銀子以上。
鄭寬先讓李家運來兩三萬人,之后再看情況。
事情談好,當天李彥昌就帶著商隊離開,他們要去三發那邊跟蘇丹人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