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家書
- 諸天,從八零趕山遇到熊招手開始
- 中辣泥不弄
- 2481字
- 2025-08-24 16:25:00
幾個男人湊到一起,會很自然的誕生一個點子王。
現在就是這樣。
楊東籬這業務員提出了留下東西埋下去,其他人紛紛贊同。
胡彪從盔甲下面一把扯下自己的白色T恤,拿手指在屁股下那個栗特人的傷口上沾了點血,以手作筆在衣服上寫了起來。
可是,當他僅僅是寫下了“爸、媽”兩個字后,就鼻子一酸,身體顫抖著再也寫不下去了。
旁邊其他的網友也都一樣,看著就跟飛機要墜毀之前空姐讓大家寫遺書似的。
大家都是在和平年代長大的普通人,突然穿越過來,又是沙漠求生又是白刃搏殺的。別看現在幸存的每個人手里至少三五條人命,可本質上他們還是那個父母的孩子,妻子的丈夫,孩子的父親。他們更想回到那個下班后能在大排檔喝啤酒和擼串兒的時代。
幾千號白發兵中僅有的十幾個年青人聚在一起用普通話交流,不可能不引起那幫老卒的主意。
雖然聽不懂大伙兒說的普通話,可一看到胡彪那寫字的架勢,梁大牙等幾個老卒瞬間明白了什么,一個兩個的渾身都顫抖了起來。
他們的顫抖,不是因為戰斗帶來的脫力引起的肌肉筋攣,而是因為內心的激動難以抑制。
“娃娃?”“嫩們這是阻撒涅?”
“沒啥~”“打算臨死前寫點什么東西~”胡彪跟他解釋道“怎么說呢,就當是家書吧。現在大軍圍城,沖估計是沖不出去了,但是我們可以找個地方埋起來,萬一誰活下來了就給挖出來帶回去,好歹給家里一點念想。”
“要不就帶點兒咱們的頭發指甲蓋回去,葬在老家,好歹不算死在異鄉的孤魂野鬼。”
“就算我們這些人死光了,說不定幾百年后被好心人挖了出來,也能把東西帶到了關中交給朝廷,讓大家知道我們這些人是戰死的,咱不是慫貨!”
胡彪解釋的時候都沒有抬頭,所以他根本沒有意識到,“家書”兩個字在梁大牙等老卒中的含金量。
楊駿一把扶住了顫抖的老梁,聽他對胡彪說“胡家娃娃,能不能替俺也寫上一封家書?俺上一次聽到家里的消息,還是36年前。說是俺娘病重,想要見俺一面。”
“自從北庭都護府陷落,安西和大唐的聯系就徹底中斷了。二十來年,咱再也沒有了大唐的消息···帶封書信都難,更別說人回去了。”
“行,沒問題!”
胡彪一口答應了下來。他沒敢告訴老梁,以現在這個時代的醫療和生活水平,他老娘可能在他收到信的時候都已經不在了。
梁大牙撕扯下來的衣服上,胡彪蘸著敵人的血,用手指認真的寫著。時不時的還要停下來,回憶一下繁體字的寫法。
人一老,腦細胞就會大量死亡,帶來的是思維混亂和語言組織能力下降。梁大牙三十多年的思鄉之情,想要在這個時候表達出來,在他們這些現代人的耳中就變成了一些效率低下的啰嗦和絮叨。
其中有很多語言都是無意義的瞎扯,這讓楊駿很是煩躁。
兩三年前他做的那份工作中就接觸過不少這樣的人。
每次楊駿都恨不得手里頭有個縣太爺的驚堂木,能夠讓他拍在桌子上對那些人大吼一聲“別東拉西扯!說重點!!”
這種效率低下的絮叨,對在工程行業和暴力機關工作過的楊駿來說,簡直是一種折磨。所以他干脆選擇了眼不見心不煩,走到幾十米外的床子弩上坐著。
網友們跟前,梁大牙割掉了自己的一綹頭發放在自己的錢袋中。然后告訴讓胡彪繼續寫著“麻煩你在家書上寫好,請把這一封家書和頭發送到,關內道鳳翔府岐山梁家村,村中間的梁老實家中就好。
錢袋中的資財寥寥,就算是對幫忙君子送回家書的一點心意;只要將家書送到,老漢我下輩子一定結草銜環,報答這一份恩情。”
僅僅接觸了不到一個星期,所有的網友們都知道梁大牙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滾刀肉。可現在他居然在胡彪這個他之前看不上的‘慫貨’面前這么謙卑。
胡彪寫完最后一個字,將錢袋和血書用繩子捆扎起來。正打算安慰一下老梁呢,張鐵柱和另外一個老兵就抬著肚子上扎了一根長槍的宋瘸子走了過來。
“快點,牛瘸子堅持不了多久了!”
鋒銳看了一眼肚子上的長槍,對所有人搖搖頭。現在把長槍扒出來,肯定會噴血而死。還不如讓他就這么挺著說完遺言呢。
胡彪立刻從敵人的尸體上扯下一塊衣服,繼續蘸著敵人的血書寫起來。
牛瘸子在乎的不是家里的親人,據說他來的時候家里就沒人了。他在乎的是長安城內歸義坊一個叫張繡娘的女子,她是一個翰林學士府上的廚娘。當年兩人約好,等牛瘸子軍功三轉之后就回去娶她····
胡彪沒敢說,這么多年過去,她可能已經嫁人了。又或者跟他說,當年的安史之亂,長安城被攻陷后,女人可能已經死于亂軍之中。
反正,所有人都默契的沒有打破這個老兵死亡之前內心中最后的美好。
在胡彪寫到“那年”兩個字的時候,牛瘸子就已經咽氣了。
帶著對年輕時愛情的回憶和遺憾,還有軍人戰死沙場的榮耀走了。
楊駿在十幾米外的距離上,看著胡彪將牛瘸子的書信綁扎好,然后喊了“下一個!”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其他網友身上。至于他們寫的簡體字唐朝人認不認識,這個已經不重要了。反正他們也只是想找個地方埋起來,得到被人挖出來,誰知道是猴年馬月了。
其實,這一點根本不用擔心。現代的簡體字基本是繁體字去掉復雜的偏旁部首形成的,還有一些則是從草書中提取的。古代人看到簡體字,只需要幾個有文化的師爺喝喝茶聊聊天的強度,兩個時辰基本上就能破解的七七八八,其他的只需要從不同的字體中尋找對照就能破解。
老卒們聽到這幫年輕后生能幫忙代寫家書后,很自然的朝著他們這邊靠攏過來。
就連楊駿面前,也排滿了二三十個人的隊伍。
楊駿不像胡彪那么文明,讓這些老卒述說,還用手指頭蘸著敵人的血來寫。
他直接拉出一具剛死不久的尸體,剁掉一根手指頭當筆,指頭里的血用完了就再剁一根。
寫信的內容也非常簡單,先報家門,就是自己的姓名和住址,東西給誰。然后報功,自己砍了多少胡人的腦袋,身上有多少傷疤。接著是遺囑,撫恤金怎么分,給家人有什么交代;最后則是遺物怎么處理。
和胡彪他們不同的是,楊駿會寫繁體字。是在《精絕古城》的世界跟著一個老人家學的。畢竟那個電視機都算奢侈品的時代,不打獵的時候實在是無聊,總不能拉著英子和燕子天天窩在房間里“練槍”吧?總得找點事做阿!
而且,楊駿的語言總結能力非常好,總能用最少的話把經可能多的信息表達出來。
所以他寫的非常快!遇到那些啰嗦的,他直接就吼:“別廢話,撿要緊的說。”
軍隊講究一個強者為尊。他今天在城頭的表現,早就被這些老卒認可,自然不敢跟他炸刺兒。
三十多個人的家書遺囑,他比胡彪那邊快了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