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突如其來的電影之神
- 導演?不,華娛教父!
- 一米九五王矮虎
- 2282字
- 2025-08-09 17:03:47
劇組等候在紐約郊外的墓園外。
鄭小龍和馮鋼正在激烈辯論。
“鄭導,按照關導的分鏡設計,這場戲就該用直升機航拍。”
凍得僵硬的手指在分鏡本上戳了兩下,“先俯拍墓地,這就是展現美利堅是個地獄。鏡頭慢慢往上搖,把那些高樓大廈都拍進去,展現紐約是天堂。”
馮鋼雙手比劃著,像個巨大的取景框:“天堂和地獄出現在同一個畫面里,這多給勁兒啊!”
紐約剛剛遭遇了寒潮,才十月中旬就已經接近零度。
鄭小龍裹著厚實的大衣,把圍巾從臉上拉了下來。
“現在情況不一樣了!根本找不著直升機,想航拍必須提前十五天報備,通過之后再排隊。等排到咱們,早都殺青了!”
“他媽的,這破地方怎么那么多事!”
紐約的墓園修的像公園一樣,墓地被綠植包圍,還有條小河穿流而過。
馮鋼望著遠處高聳入云的摩天大樓,呆呆地發愣。
他實在不想錯過這樣幾近完美的構圖。
鄭小龍單腿跪在地上,視線正好和墓碑持平:“改第二個方案吧,拍點遠景,爭取把那些高樓帶上。”
“問問關導吧!”
“他去哪了?”
“早上看完這個景,他覺得不滿意,帶著黎安去曼哈頓勘景了。”
最初的劇本里,并沒有墓地里拍攝的這場戲。
劇中王啟明有個關系密切的同鄉大李,雖然是個不起眼的配角,但關文湖似乎挖到了這個角色身上的悲情。
大李在紐約八年,一邊讀書一邊打工,拿到了兩個博士學位,卻連綠卡的毛也沒摸到。
他軟弱、隱忍,在餐館里也是任人欺侮的軟柿子。
這樣的角色,最終死于車禍,無法通過合法的身份留在紐約,卻終將尸骨永遠埋葬在紐約。
原本只是通過對話介紹的劇情,被關文湖當做了重場戲排入拍攝計劃。
鄭小龍和馮鋼臨時尋到了位于郊外的墓園,并沒有入關文湖的眼。
兩人在蕭瑟寒風中顫抖著,低聲盤算著怎么用所剩不多的預算,拍完余下的十幾個重場戲。
忽然關文湖開著車飛馳而來,搖下車窗招了招手。
“我找到一個合適的景,上車!”
……
華爾街,整個美利堅甚至全世界的經濟中心。
劇組的工作人員下了車,站在墓地前看呆了。
面前的高樓層疊入云,左邊是紐交所大樓,右邊是美利堅證券大廈。
建筑群中,藏了塊凄冷的墓地。
紐約正午的陽光,都無法穿過樓群的夾縫,照射進墓園。
鋼筋水泥與現代摩登的映襯下,古樸的墓碑更多了幾分蕭瑟。
“早上黎安帶我來這,他以前經過華爾街的時候,隱隱約約記得有這么塊地方。”
關文湖壓低了聲音,腳步安靜地走進了墓園。經過正門口時,蹲在地上用兩只手比作了取景器。
“在這也不用航拍了,把攝影機放在地上稍微仰一點,換個廣角鏡頭,把天際線都帶上。”
馮鋼蹲在關文湖身邊,閉上一只眼審視著畫面。
“絕了,這太絕了。”
他站起身,神色肅穆地走進墓園。整個園子還不到兩百平米,緊挨著一座教堂。園中的墓碑像是百年前所立,石碑上滿是歲月痕跡。有個別墓碑已經被侵蝕,殘缺不堪。
“就是不能拍特寫了。”
唐人街上的喪葬店開價極高,一塊刻字的墓碑要價2000美金。馮鋼不忍浪費劇組有限的經費,花200美金買了塊石料,熬了兩個晚上刻好了字。
這塊石碑只在特寫鏡頭里用到。
“回頭找個地方補拍特寫。”
關文湖招了招手,把劇組的工作人員叫來,在他定好的機位架起了設備。
江文和于菲虹等演員穿著黑色的大衣,戴著墨鏡。
剛剛踏進墓園,像被某種無法言說的力量所感召,心里一酸,險些流淚。
關文湖帶著演員走在墓園里,默默感受鬧市中的肅靜。
一塊看起來年頭最長的石碑矗立在正中,仔細辨別斑駁的字跡,發現石碑是1775年所立。
于菲虹蹲下身子,湊近觀瞧殘缺的文字。
“這埋的是個獨立戰爭時期的愛爾蘭士兵。”
“我現在忽然覺得,大李這個人是真實存在過的。”
江文一反常態,抬頭望著高聳的鋼筋水泥。
“美利堅這地方有點魔力。不管什么地方的人,一旦來了就不想走,還把這當成自己的家,哪怕和自己的祖國打仗也在所不辭。”
演員們無需關文湖的提示,身處高樓夾縫中,似乎被特殊的氣場所喚醒,個個仰望著高不可及的大廈。
關文湖悄悄走到攝影機旁,盯著攝影師面前一塊小小的監視器。
廣角鏡頭加強了景深,兩側的高樓雖略微扭曲變形,卻更顯壓抑。
畫面的縱深感極強,遠在天際的高樓像睥睨眾生的上帝,遙遠而冷漠。
近在眼前的斑駁墓碑與蕭瑟清秋,在高樓的陰影中,如同地獄般令人膽寒。
天堂與地獄,同時出現在了鏡頭里。
關文湖原本設計好了這場戲的人物調度,剛剛趁著演員體驗環境,還一遍遍在腦海中演練。
但他在監視器中看見了演員們沉浸于凄暗環境的背影,靈光一閃,操控著攝影機把鏡頭推了上去,按下了開機鍵。
攝影師愣了一下,隨即會意。跟著關文湖拍攝了將近一個月,他對導演多少有些了解。
在嚴苛的萬全準備之下,仍然保持對靈感的敬畏。
“穩住焦點,慢慢拉回來,拉成一個全景,把高樓帶上。”
攝影師點點頭,聚精會神地操作。他似乎被畫面感染,努力控制微微顫抖的手,穩穩地把景別拉了回來。
轉瞬之間,頭頂上的那片云消散開來,身后高樓的玻璃幕墻將陽光折射而來,不偏不倚照亮了墓地,給演員身上打上了一層明亮的輪廓光。
如同話劇舞臺上沉默低吟的尋道者,正穿行于命運的迷霧,忽然受到了一縷光明的指引。
只是他們無法分辨,這指引究竟來自天堂還是地獄。
紐約,究竟是天堂,還是地獄?
忽然變化的光線讓攝影機的焦點虛化。
天堂不再明亮,地獄也不再黑暗。
混沌一片,讓人迷醉。
“導,這鏡頭……”
關文湖已被畫面震撼。
“你覺得怎么樣?”
“太他媽牛逼了!”
正在墓園中央的演員們,被忽如其來的陽光喚醒,轉過頭喊道:“導演,什么時候開拍?”
關文湖笑著搖搖頭,指著攝影機:“已經拍完了。”
他讓攝影師回放了剛剛拍攝的素材。
眾人的背影出現在天堂與地獄之間的那一刻,引來了江文一聲驚嘆。
直到地獄被意外闖入的陽光照亮,驚嘆啞然。
觀眾未必能讀懂導演的視聽構思,但一定看得懂畫面帶來的震撼。
“難道,真有電影之神?”
黎安在一旁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