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書計劃向全球發(fā)送「前世模組」的試用版,引發(fā)熱烈回響,但同時也引起舊勢力的反彈。
在洛書實驗艙內,高穎與成簫正與主管及核心團隊緊鑼密鼓地準備著一項史無前例的計劃:將「前世模組」以安全、可控的方式向全球開放,作為一項「共情體驗」的試用版。這是一步險棋,但他們堅信這是讓世界理解「河圖之眼」力量的唯一途徑。
「我們必須確保數據的穩(wěn)定性和體驗者的安全。」成簫嚴謹地審查著模組的底層代碼。經過他們的重新定義,新的「前世模組」不再是冰冷的數據灌輸,而是情感與記憶的溫和引導。它能夠根據體驗者的潛意識需求,呈現出與其文化背景相關的記憶片段,并著重激活其中蘊含的正面情感。
高穎則負責內容的篩選與編排。她從「河圖之眼」中汲取最能引發(fā)共情、最能促進理解的記憶片段,將其巧妙地融入模組設計中。她希望透過這些體驗,幫助人們跨越文化隔閡,理解彼此的歷史與情感。
經過數周的努力,洛書計劃向全球發(fā)布了「全球共情體驗」的試用公告。最初,外界充滿了疑慮和嘲諷。許多媒體將其視為洛書計劃在記憶危機面前的「黔驢技窮」,甚至有陰謀論者認為這是一種「精神控制」。
然而,當第一批體驗者戴上特殊的「共情頭盔」,進入模組時,一切都改變了。
一位飽受焦慮困擾的年輕設計師,在模組中回到了古代江南的水鄉(xiāng),體驗了一個畫匠在戰(zhàn)亂中堅守藝術的執(zhí)著與寧靜。當他從模組中醒來時,他感到內心前所未有的平靜,手中的畫筆仿佛獲得了新的生命。
一位因全球文化隔閡而對未來感到悲觀的國際外交官,在模組中體驗了不同民族之間,在歷史上如何透過共同的節(jié)日和歌舞來建立連結。他從中感受到了人類共同的喜悅與對美好的追求,對國際合作產生了新的理解。
一個曾因家庭矛盾而與親人斷絕往來的商人,在模組中經歷了一個古人家庭,在貧困中相互扶持、不離不棄的溫情。當他脫下頭盔,他立刻拿起電話,撥通了多年未聯系的父母的號碼,聲音哽咽。
這些真實而深刻的體驗,迅速在社會上引起了熱烈回響。社交媒體上充斥著用戶分享的「共情體驗」心得,許多人表示,這些體驗讓他們重新找回了迷失的情感,看到了被遺忘的美好,甚至修復了破碎的關系。
「這不是簡單的虛擬現實!這是一種……靈魂深處的對話!」一位著名社會學家在節(jié)目中激動地評價。
「記憶的枯萎終于有了逆轉的希望!」國際聯盟的領導者也公開表示了肯定,并呼吁各國積極參與。
然而,這份熱烈回響也引起了舊勢力的反彈。那些長期依賴記憶消亡危機牟利的科技巨頭,他們所販賣的「數據化記憶儲存服務」正面臨嚴峻的挑戰(zhàn)。一些堅持「純粹理性」的學術派別,也無法接受這種「情感」凌駕于「數據」之上的概念。
他們開始在媒體上散布謠言,攻擊洛書計劃的「共情體驗」是一種「精神麻醉」,警告人們可能會因此「迷失自我」,甚至暗示這其中存在「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一些極端組織則發(fā)起抗議,聲稱「古老記憶」的復蘇會破壞現有秩序,阻礙人類「進化」。
洛書實驗艙外,抗議的人群越來越多,他們的標語上寫著「停止精神控制!」、「還我純粹!」等字樣。國際聯盟雖然表達了支持,但也要求洛書計劃提供更詳細的數據,以證明「共情體驗」的「安全性」。
高穎和成簫知道,他們不僅要面對技術上的挑戰(zhàn),更要面對來自人類社會內部根深蒂固的偏見與恐懼。但他們堅定不移,因為他們看到了一線希望,看到了一個由情感連結起來的,充滿溫暖的未來。這場記憶的漣漪,才剛剛開始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