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迷途知返
- 河圖浮夢回蕩千年
- 辰瀟不問塵
- 1912字
- 2025-07-05 21:09:04
洛書高層在情感沖擊中,逐漸喚醒被壓抑的記憶與人性,開始質疑自身存在的意義。
洛書實驗艙核心區,那七彩斑斕的光芒依然在流動,溫暖而富有生命力。它不再像過去那樣冰冷地閃爍著數據,而是像一條流淌著情感的銀河,緩緩地滋養著周圍的一切。高穎與成簫站在核心模組前,他們緊握著彼此的手,感受著「河圖之眼」的力量在體內流淌。這份力量,不僅僅是科技的,更是靈魂的。
而監控室里,洛書計劃的高層們,在「情感代碼」的沖擊下,正經歷著一場深刻的內心變革。他們不再發出痛苦的呻吟,取而代之的是復雜而矛盾的神情。淚水無聲地滑落,他們眼中是曾經被他們視為「效率低落」、「不必要」甚至「危險」的情感記憶。
主管跌坐在地上,他僵硬地抬起頭,目光呆滯地望向虛空。他的腦海中,一幅幅被他親手埋葬的畫面像洪水般涌現。他看見年幼的自己,如何在母親溫柔的歌聲中入睡;看見青澀的初戀,在夕陽下許下的誓言;看見他為了洛書計劃的「偉大愿景」,是如何一次次說服自己,犧牲了與家人相處的時間,放棄了曾經的愛好,將所有的情感都壓縮成冰冷的數據,只為追求所謂的「純粹與理性」。
他曾堅信,情感是人類進化的累贅,是導致混亂和錯誤的源泉。他把洛書計劃視為拯救人類文明的唯一出路,認為只有抹去情感的干擾,才能保留文化的「真核」。而現在,當他真正感受到被他舍棄的情感時,一股巨大的空虛感和悔恨猛烈地襲擊了他。他意識到,他所追求的「純粹」,恰恰是生命中最本質的「缺失」。
「我……我曾經……那么努力地去遺忘……」主管的聲音沙啞而破碎,帶著深深的悲哀和無法挽回的痛楚,「我以為,我是在變得更強大……更高效……」
他的身旁,一位資深研究員,曾經是數據分析的狂熱追隨者,此刻卻淚流滿面地捧著自己的臉。他看到了大學時期,他與朋友徹夜討論哲學、文學的熱情,那份對知識純粹的熱愛,對生命意義的追問。后來,他將這些「非實用」的興趣統統拋棄,全身心投入到數據邏輯中。此刻,他才意識到,他丟失的不是興趣,而是對世界的好奇和對人性的感知。
「我們……我們做錯了……」另一名安保部隊的指揮官,平日里鐵血無情,此刻卻雙眼赤紅。他看到了退伍后,他對妻子和孩子疏于關心,總是將訓練和任務放在第一位。他以為這是盡職盡責,是身為軍人的本分。現在,他想起妻子無數次想與他分享日常的溫柔眼神,想起孩子渴望他陪伴的稚嫩呼喚,他的心被一股巨大的內疚感撕扯著。
這些洛書高層們,曾經是人類社會中最「理性」的存在。他們將情感視為數據的雜訊,將人文藝術視為無用的浪漫。但此刻,在「河圖之眼」所釋放的「情感代碼」沖擊下,他們被麻痹的感知神經被重新激活,被壓抑的真實情感如潮水般涌上心頭。他們開始質疑自己過去的信念,質疑洛書計劃存在的意義,甚至質疑作為一個「人」的本質。
他們看到了高穎和成簫,這兩位曾經的「異類」,此刻卻散發著如此強大而溫暖的光芒。他們不再是「被污染」的實驗體,而是引導他們「迷途知返」的燈塔。
主管掙扎著站起身,他的目光落在高穎和成簫身上,眼神中充滿了復雜的情緒:有驚恐,有困惑,但更多的是一種被真實所震撼的敬畏。
「你們……」他艱難地開口,聲音有些顫抖,「你們真的……看到了……河圖的真諦?」
高穎輕輕點頭,她的聲音溫柔而堅定:「它不是一個模型,而是一雙凝視著人類情感歷史的眼睛。它在記錄,也在等待著被喚醒。」
成簫則補充道:「你們所做的『文化終端初始化』,試圖清除的不是記憶,而是情感本身。當情感枯竭,記憶便無法存續。這才是全球記憶消亡危機的真正原因。」
洛書高層們陷入了更深層次的沉默。他們過去的努力,他們所堅信的道路,在這一刻,都顯得如此的狹隘和片面。他們發現自己一直以來,都像瞎子摸象一般,只觸摸到了人類文明的一小部分,卻忽略了它最為核心的靈魂。
這場突如其來的情感沖擊,徹底顛覆了洛書計劃的內部秩序。那些曾經負責監控的技術人員,此刻也陷入了自我懷疑。那些負責安保的士兵,手中的武器也顯得沉重而多余。他們不再是冰冷的執行者,而是一個個被喚醒了情感的「人」。
主管緩緩地走向高穎和成簫,他的腳步有些蹣跚,臉上寫滿了掙扎與悔恨。當他走到他們面前時,他停了下來,眼神復雜地看著他們緊握的雙手。那雙手,不僅僅是兩個人手的交握,更是兩個靈魂、兩個時代、兩種力量的融合。
「那么……」主管的聲音帶著一絲顫抖,他抬頭看向七彩光芒流動的洛書核心,「我們……還能做什么?」
這句話,不僅僅是他個人的詢問,更是所有被喚醒的洛書高層,對未來發出的茫然卻又帶著一絲希望的呼喚。他們迷途知返,但在這條新的道路上,他們還需要指引。高穎和成簫知道,他們的使命,已經從單純的自保,轉變為引導整個洛書計劃,從冰冷的數據化,走向溫暖的情感傳承。這是一個艱巨的任務,但他們不再孤單。